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女士也是不停地抱怨:“這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根本就不服管,說什麼都不聽,該如何是好呀。”當君君小的時候,王女士夫婦就是堅持“娃哭了,千萬不要抱,過一會他自己就好”,這種教養孩子的方式。當孩子哭了的時候,千萬…

原標題: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文|啞鈴媽媽

關於“孩子哭到底要不要抱”這個命題,向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最聽不得孩子哭,一聽見孩子哭,立馬就抱過去安慰。但還有一些人的觀點不一樣:“孩子千萬不能慣,他哭任他哭,哭夠了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娃哭了就不抱”已毀了國外幾代人,可中國家長還在效仿,你是嗎

“滾,我纔不要你們管,從小到大你們管過我嗎?我哭的時候你們問過嗎?”又是哐的一聲,小君把門關上,自己一個人回到了臥室,留下外面一臉痛苦的父母。

王女士也是不停地抱怨:“這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根本就不服管,說什麼都不聽,該如何是好呀。”我們只看到了表面現象,但卻不知道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關鍵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當君君小的時候,王女士夫婦就是堅持“娃哭了,千萬不要抱,過一會他自己就好”,這種教養孩子的方式。無論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哭的多麼傷心,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王女士和王先生都不會多問一分,只會讓孩子自己的撫慰傷口。兩口子像沒事人一樣,就看着孩子在那哭,抱也不抱,連一句略微的關心都沒有。

久而久之,這孩子也就變得叛逆了。漸漸地長大,當王女士和王先生想管的時候,卻是悔之晚矣。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第2張

孩子哭了,若是家長不管不顧,這其中肯定會引起很多的問題,首當其中就是這幾點:

首先,親子間的隔閡,讓孩子親情淡漠

孩子哭了,家長卻在一旁不聞不問,想着讓孩子哭累了自己好,這種做法表面上看起來沒毛病,但實際上說導致的問題會非常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疑問:“父母愛不愛我?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或許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可笑,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確是沒有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親近和喜歡,有這種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冷眼相待,肯定會讓親子間產生隔閡,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越來越淡漠。

其次,導致性格問題,讓孩子愈發孤僻

關於孩子健康性格的塑造,其實和家庭關係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體會到家的溫暖和依靠,性格肯定不會差到哪兒去。

但如果讓孩子從小生活在冷漠的家庭環境,日後很有可能會養成極端和孤僻的性格,釀成嚴重後果。

當自己出現了問題,父母確實不管不顧,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解決,所有的委屈都是自己受着。父母的工作不僅僅是把孩子養大,更是給孩子陪伴,給孩子溫暖和愛意,當孩子遇到了委屈,就應該主動過去安慰,當孩子遇到了問題,就應該陪伴孩子一起解決。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第3張

最後,容易引發叛逆,與孩子溝通困難

現在不管孩子,日後更加無法施展育,正如同從上述案例中所言,君君現在已經完全不聽從父母的管教。而造成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不僅僅是孩子本身,更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能夠和孩子進行充分溝通,充分交流,那麼根本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現在對孩子不管不顧,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冷眼相待,讓孩子自己去消化,很容易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現在管不了,日後更管不了,久而久之就變得和孩子溝通困難,乃至無法交流。

“娃哭了不抱”,已經毀了無數外國孩子,我們也一定要警鐘長鳴,意識到這種教育方式的錯誤。父母存在的意義,就是能夠正確教導孩子成人,僅僅將孩子“養活養大”,只是對孩子生存方面最基本的責任。而最應該做的,是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人。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第4張

所以當孩子哭了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

1.及時安撫孩子情緒,給孩子關心和愛意

2.問清楚孩子的訴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3.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升溫親子間的感情

當孩子哭了的時候,千萬不要不管不顧,及時的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此刻便是你和孩子關係升溫最好的時機。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千萬不要冷眼相待,主動過去安慰孩子解決問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助力孩子優秀成才。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小時候哭的時候,你有沒有選擇抱呢?

娃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若你還效仿“冷漠育兒”,很可能會毀了他 第5張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