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我控制能力是人生有所成就的關鍵因素之一。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1.週末,我帶小樹去“水上樂園”玩耍。因爲酷暑難耐,而這裏又清涼又好玩,所以人特別多。孩子們上躥下跳,玩得不亦樂乎。

我坐在旁邊看着小樹,突然,耳邊傳來一聲尖叫,我回頭,看到一個5歲左右的小男孩愁眉苦臉的樣子,他不耐煩地拉扯着媽媽的衣服,時不時尖叫幾聲。

他的媽媽似乎也很生氣,說:我跟你說過了,現在不讓你玩手機就是不能玩,你大喊大叫也沒有用!

大概明白了幾分:小男孩想玩媽媽的手機,可媽媽不同意,所以他以生氣撒潑作爲籌碼,跟媽媽進行着一場較量與談判。

小男孩聽完媽媽的話,又急又氣,開始哭着在地上打滾。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大人開始跟媽媽一起勸這個孩子,可無論曉之以情還是動之以理,孩子根本無動於衷,依舊哭鬧不止。

那裏冷氣開的很足,可這位媽媽因爲心急和焦慮不時擦着臉上的汗水。

原本以爲他哭一番就會停止,誰知,他突然站起來搶了媽媽的手機,快速地把手機扔到了水裏。

周圍人一片唏噓不已。

可以看出,這個小男孩的自我調控能力太差,情緒一來,就像黃河之水滔滔而來,勢不可擋。如果他的性格不去改善,長此以往,會對他以後的發展造成多大的影響?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第2張

2.在1970年左右,曾任教於斯坦福大學,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米歇爾發起了一個“棉花糖實驗。”這個實驗在現代心理學中非常著名也非常有趣。

他讓一組幼兒園的孩子們坐在一個房間裏,房間的桌子上放着一塊棉花糖。他告訴孩子們:有兩個選擇,第一,他們可以馬上吃掉這塊棉花糖;第二,他現在要出去一下,如果誰能在他回來之前不吃棉花糖,就可以得到兩塊棉花糖。

透過實驗錄像觀察孩子們面對棉花糖誘惑時的表現,簡直妙趣橫生:有的坐立不安,有的搓手頓腳,有的捉耳撓腮……

隨後多年,教授都對這些進行過實驗的孩子追隨訪問。

在13年後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中,那些可以忍耐15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的成績要比只能忍耐30秒的孩子高處210分以上。

20年後,面對棉花糖的誘惑,更能忍耐的孩子的大學畢業率要高很多。

30年後,忍耐時間長的孩子的社會地位和收入相比而言都要高出很多。而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們更容易遭受毒品和酗酒的折磨,日後的犯罪率相對而言要高一些。

這無疑是一個關於自控力的實驗,讓孩子們在短期衝動與長期獎勵之間作出抉擇。

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強的孩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表現較爲優秀;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軌跡中,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失敗。

3.所以,如果孩子把手機扔到水裏以此來泄憤,如果孩子因爲搶不到玩具而對小夥伴一頓暴揍,如果孩子因爲被控制看電視的時間故意把牛奶打翻到地板上……

一定不要這樣輕描淡寫地以爲:孩子還小,難免任性不懂事兒。這是孩子自控力差的表現,孩子的自控力關係到孩子以後的發展,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的重視。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一、要推遲孩子的滿足感

我家附近有家麪包店,他們家的特色是摩卡面包,摩卡面包有咖啡的味道,像小野麗莎的嗓音,微微苦,麪包中間夾着一層植物奶油,嫩滑甘甜。

小樹尤其喜歡吃麪包裏面的植物奶油夾心。人的潛意識具備衝動的特性,它需要及時犒賞。所以給他買了麪包後,他先急不可耐地把麪包掰開,把夾心奶油吃完以後,剩下的咬幾口就扔掉。

小樹的這種吃麪包的方式無疑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我決心幫他改掉這個習慣。

下次買摩卡面包之前,我對他提了一個條件:你要先吃外面的麪包,再吃裏面的夾心。否則,媽媽不再給你買這種麪包了。

小樹答應了。以後,他都按照我說的順序吃麪包,結果每次他都把麪包吃得乾乾淨淨。

就這樣,我給他重新排列了吃麪包的順序:先吃自己不喜歡的,再吃自己喜歡的;把他的滿足感推遲,改掉了他浪費食物的不良習慣,也鍛鍊了他的自控力。

同樣,在學習中,有的孩子偏科,比如說,喜歡語文,不喜歡數學。做作業時,他會先寫語文作業,把數字作業放在最後面。

可在寫語文作業的過程中,總會感覺到隱隱的壓力,因爲排在最後的數學作業就像一座大山壓在自己頭上。所以,即使在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視,快樂值也大減折扣。

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推遲孩子的滿足感,讓他先完成數字作業,最後再完成自己喜歡的科目,這樣,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會獲得更大的快樂。

生活和工作也像摩卡面包一樣,有苦有甜,有坎坷有平坦,有痛苦也有快樂。如果我們在平時多推遲一下孩子的滿足感,先他們先面對問題感受“苦”,再解決問題享受更多的“甜”,孩子的自控力,在潛移默化中,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第3張

二、讓孩子明白行爲與後果的關係,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有次去海邊散步,看見一個小孩的沙灘鞋左右穿反了,走起路來有些蹩腳。我提醒孩子的爸爸,說,孩子的鞋子穿反了,小心他摔倒。

那位爸爸聽後神祕一笑,說,沒事兒,是他自己要求這樣穿的,摔倒一次他就心裏有數了。孩子答應過我:如果摔倒後,保證不會哭。

我們知道,作爲成人,就得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也應該爲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

這位爸爸的所作所爲告訴我:這不止是成人應該的知道的道理,小孩子也應該早早學會。

去年冬天,早上小樹去幼兒園時不想穿羽絨服。我對他說:外面很冷,如果不穿羽絨服,出門就會被寒風打透。

小樹一臉倔強:媽媽,我說了不想穿,穿羽絨服太笨拙了。

我說:好吧,你可以不穿羽絨服去幼兒園。但這是你的選擇,如果你因受涼感冒流鼻涕的話,你要喝水吃藥爲自己負責。

一走出單元門,寒風一吹,小樹凍得打了個寒顫,看他的表情,他明顯後悔了。

好在幼兒園有暖氣,小樹沒有因此而感冒。但從那以後,小樹回答問題時,懂得了先進行一番短暫的思考,因爲他已經知道,只有他才能爲自己的任性和倔強買單。

在很多事情上,我們要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學會選擇,學會思考,學會承擔責任,這樣,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就會提高很多,能有效減少因一時衝動而錯失的機遇。

三、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在行爲方面以身作則

自控力相對較差的孩子,通常會把世界想象得過於黑暗。他們會在面對失敗時過度自我保護,會反覆揣摩別人的無心之舉,會因子虛烏有的事而忐忑不安。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而這些,都來源於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

德國有個經典繪本,叫《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

繪本中寫道:“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着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渾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裏,我的肚子落進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進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個謎……”

很多家長,一生氣就歇斯底里,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許,事後我們會後悔會反思會彌補,可我們的行爲,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傷害,並且這種傷害就像影子,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就像在籬笆上釘了一個釘子,拔出來時,籬笆上依然留有傷口,不能癒合,也無法消除。

未成年孩子是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我們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孩子也會把我們面目猙獰的樣子照單全收。

所以,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如果家長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像一頭受傷的小獸一樣咆哮不安。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第4張

4.自我控制能力是人生有所成就的關鍵因素之一。具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長大後,他們大多性情溫和,樂觀果斷,敢作敢爲又腳踏實地,聰明自信卻不高大自負,就像落地生根的蒲公英一樣,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能茁壯成長。

“雖然我無法控制這個世界,但可以控制自己來看待這個世界。”

那些能夠掌控自己的人,通常都會掌控自己的生活的節奏,控制好自己的步伐,跟對命運的節拍,舞出一片優雅與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