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美國教育學教授來解惑

“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美國教育學教授來解惑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育孩子,男孩和女孩有啥區別?養育孩子“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家長知道嗎?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和我們分享的兩個例子。

“我女兒5歲,上半年在看美國選舉時問我,媽媽,女的怎麼可以當總統,她們當選後穿什麼衣服呢,西裝和領帶不是我們穿的啊。另外一個例子是她班級裏的一個7歲的男孩,男孩很愛玩角色扮演遊戲,經常玩的就是醫生和病人遊戲。他指派角色時經常脫口而出,爸爸是醫生,媽媽是護士。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他們家,他媽媽纔是醫生”。

這兩個例子讓我們當時在座的每個教育工作者(我是打醬油的,哈哈)都非常震撼,同時也引發了很多討論和反思。

“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

談到性別,很多父母第一反應就是,當然要區分啊,不然孩子以後對自己性別混淆怎麼辦?這裏面其實混淆了一個概念。

大部分孩子在1歲半左右開始自我意識萌芽,他們開始越來越意識到“我”是誰,伴隨而來的是他們對於性別的認識。對於性別的認識有兩大部分組成。第一個就是性教育啓蒙範疇,他們會開始知道男女生理構造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具體戳->媽媽你爲什麼有乳房,我沒有|和孩子一起聊聊身體吧,這的確是需要我們幫助孩子區分的“性別”知識。

第二部分指的是關於性格思維方面的塑造,比如我們對於男女經常會有的印象,“男人更有邏輯,女人更懂情感”;“男人理科好,女人文科好”等等。但仔細想想,這些難道不是我們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嗎?

這些我們家長自己有意或者無意的刻板印象,不自覺地就會影響孩子。於是,這些刻板印象就成爲了孩子發展的限制因素,“因爲我是男孩,所以我就是沒有想象力;因爲我是女孩,所以我就是空間感不好”。

很多時候,這樣的差異並不是來自於性別,而是父母包括孩子,都選擇屈服於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把它們當成“不努力”的藉口,而不是“努力”的方向。

因此,當我們在談養育孩子的“男女有別”時,記得先問問自己,我們在談的是生理特徵啓蒙,還是性格思維塑造?如果是後者,我們就需要提醒自己不要進入“性別刻板印象”的潛意識了。

我們當時在課堂上做過一個小遊戲,教授讓我們快問快答,喊出你覺得男孩需要擁有的性格和思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勇敢、有力量、堅強、邏輯。。。”;當提到女孩時,我們的答案大都是,“有同理心、善於表達、會照顧人、專注。。。”。

這些都是我們下意識說的答案,但當教授把這些關鍵詞寫在黑板上時,我們所有人都意識到,女孩也要勇敢啊,男孩也要學會照顧人啊。這時,我們才真正明白,刻板印象裏所謂的“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思維,原來都是“中性”的,加一起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類”特徵。

“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美國教育學教授來解惑

多鼓勵混合性別玩耍

一般而言,到了2~3歲,孩子的社交需求就開始萌芽,他們會開始觀察留意周圍的孩子們,有時也會偷偷模仿。與此同時,大部分孩子的玩耍偏好也會顯現了,比如女孩都偏好“過家家”這類發展語言和想象力的遊戲,而男孩可能就更愛“搭軌道積木”這類發展空間感和邏輯能力的遊戲。

這時,我們就需要多提供機會讓男女孩一起玩耍,這樣就能最大化擴展孩子們玩耍的種類,男孩有機會去體驗一些看似比較“柔”的遊戲,在這樣的遊戲裏去體驗照顧他人、表達情感、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而女孩也有機會去體驗一些更“野”的遊戲,在這樣的遊戲裏去體驗競爭、掌控、展現自己力量的一面。

不要擔心這樣的遊戲混搭就會讓男孩變“娘”,我們需要面對,成年男人就是有柔軟脆弱的一面。勇敢堅強的男子漢不是一句簡單的“不要哭”,敢於表達自己的脆弱,敢於直面之後的繼續前進,纔是真漢子。

不要擔心這樣的遊戲混搭就會讓女孩變“野”,很多時候我們誤解了“溫柔”的意思,它並不僅僅指的是外表的恬靜。溫柔其實是一種及其柔韌又及其剛強的力量,“以柔克剛”的前提是,體驗過“剛”的狀態。

質疑任何的一概而論

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語言中。“三人成虎”,語言重複多次後,這些話就變成了孩子內心的聲音。因此,家長需要有意識,讓孩子學會質疑任何的一概而論。

比如開頭舉的兩個例子,我們就可以嘗試反問孩子,“我們想一下,你有沒有見過女的穿西服的呢?”,“你知不知道身邊有哪個媽媽也是當醫生的呢?” 這樣的反問,就讓孩子學會了質疑,而不是屈服於刻板印象。

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在不斷地質疑一概而論,慢慢這就會成爲他的思維模式,他會理解,差異不是性別,而是個體,他會多問一句,“爲什麼女的不可以呢?爲什麼男的不可以呢?”這一份認知就能讓孩子的潛力最大化。

下一次,當我們下意識說,“這個男孩/女孩不可以”時,也許先問問,“爲什麼不呢?” 也許,每個孩子出生時自帶的格局都比我們父母大,才需要提醒自己,在養育的過程中,不要用我們的有限格侷限制了他們的無限可能性。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