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羣裏什麼樣的爸媽,才能養出讓老師省心的娃

家長羣裏什麼樣的爸媽,才能養出讓老師省心的娃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年頭當家長真心不容易!自從娃上了幼兒園,家長患了一種叫“家長羣恐懼症”的病。家長羣裏什麼樣的爸媽,才能養出讓老師省心的娃。

微信羣聲響一響,心肝脾肺抖三抖;不回害怕被冷落,回了又怕話說錯。

只要老師一說話,心跳加速有點怕;其他家長忙吹捧,自己好像小透明。

親子作業一發下,猶如領導要視察;竭心盡力去完成,態度還得要端正。

各種代購閃瞎眼,花樣投票求轉發;雞湯謠言齊上陣,信息氾濫快崩潰。

排隊點贊、蓋樓謝師、炫娃曬富、閒嘮家常……這些家長羣的存在成爲了家長日常生活的“定時炸彈”,每天都生活在焦慮之中。

家長該如何利用家長羣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溝通的時間

家長羣是爲了提高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效率而設置的羣組,如果不注意溝通時間,家長羣的功能性將大大減弱。

別做擾人的“夜貓子”

堂媽有個朋友在電臺工作,每天11點下班,睡前她習慣翻看家長羣,並“及時”地進行回覆。

有一天幼兒園老師“忍無可忍”地告訴她,好多家長都投訴她發消息,嚴重影響他人休息,希望她能改掉這個習慣。

及時回覆的初衷是好的,但打擾了老師和其他家長的休息,不僅得不到迴應,甚至還會招來厭煩。

所以,建議家長在晚上10點後,儘量別在家長羣裏回覆了,除非老師有必須得到回覆的要求。

養成定點看羣的好習慣

很多家長爲了白天能安心工作,將家長羣設置成了免打擾,有時候就錯過老師發佈的通知。

其實,誰也不能時刻守着家長羣,爲了避免錯過重要消息,家長可以養成定點看羣的好習慣。

比如每天設置兩個鬧鈴,中午1點和晚上7點,定時查看家長羣的重要通知和信息。

家長羣裏什麼樣的爸媽,才能養出讓老師省心的娃

溝通的內容

家長羣的構成有老師和家長,有些話題並不適合公開討論,家長在選擇溝通內容時要稍加註意。

針對孩子有幫助的話題

諸如此類沒營養的話,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會刷屏,常常淹沒了老師發佈的重要消息。

所以,見到老師公佈的消息、佈置的作業,爲了防止沒必要的刷屏,家長看到即可,無需回覆。

家長想要孩子獲得老師的關注,首先要花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然後將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以減輕老師不必要的顧慮和有針對性地照顧孩子,這纔是能讓孩子真正獲益的有效溝通。

跟大家息息相關的話題

攀比、炫耀、舔屏……這些話題統統都要pass!

一班幾十個孩子,你發十幾張孩子玩耍的圖片,我發好幾段孩子跳舞的視頻,要是沒個WiFi,還真不敢打開家長羣。

家長可能擔心,如果自己不稱讚老師,老師會不會冷落自己的孩子呢。

就像下面這位老師說的,與人相處簡單點兒,沒有必要這樣追捧。

家長要在羣裏討論與所有孩子都息息相關的問題,比如學習方法、如何減少疾病等,但也要注意控制數量,畢竟老師也要有私人時間。

老師號召大家討論的話題

老師提出需要大家羣策羣力時,家長可以積極地發言,比如運動會口號、家委會申請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老師過度參與到某些與學校事務無關的紛擾和是非中。

溝通的形式

家長和老師的目標一致,都是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有了一致的目標,雙方在溝通時一定要以“一切爲了孩子”爲前提。

有一個家庭成員進羣就夠了

班裏有40個孩子,但家長羣內成員近200人。不少祖父輩也加入了微信羣,一個小小的擔憂就可能傳染一片家長。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全家齊出動加進家長羣,其實沒必要,一個人就足夠了。

別在羣裏上演“刀光劍影”

前段時間,有個家長因爲孩子在班裏被另一個孩子欺負,他直接在家長羣點名罵街。矛盾很快激化,雙方家長在羣裏罵開了。

不要因爲孩子之間起了衝突或懷疑老師就選擇在羣裏“舌戰羣雄”,這樣只會激化矛盾,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當家長對老師或某個家長產生質疑的時候,可以私下溝通。私下溝通也不要過於衝動,應冷靜處理問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諮詢也要有時有度

很多家長因關心孩子,事無鉅細地找老師諮詢,比如孩子一天喝了多少水,上了幾次廁所……

私聊過於頻繁,佔用老師太多時間和精力,往往會導致老師應接不暇而錯過真正有需求的溝通。

除了校園暴力、老師虐童等原則性問題,建議家長儘量避免過度諮詢,一來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二來給老師一定的私人時間。

家長羣是家長獲得學校重要通知的平臺,也是家長與老師交流的窗口,但不是展示孩子和家長風采的舞臺

親愛的孩子,希望幾年過後,你依然是那個心中有愛、眼裏有光的孩子。而爸爸媽媽和老師們願意爲這個目標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