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孩子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家孩子不願意分享,父母該怎麼辦呢?孩子不願意分享,需要支持嗎?面對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情況,父母該怎樣引導孩子們“分享”?

瑞典斯德哥爾摩有一項長期研究,研究者從孩子出生,一直追蹤到他們40歲,發現好命運的孩子的指標是從小“被喜歡”,這些孩子擁有的共同特徵之一是“能與人合作、樂於助人和懂分享”。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在分享“給予”與“索取”的話題中,也說過一個這樣的研究結論:只會利人不會利己的人,常常有較低的自我價值感;既會利人又會利己的人,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纔是正確人生之道。

爲什麼?當一個孩子既重視自己的內心需求,又顧及他人的需求,這樣的孩子能懂得在人際中“拿捏”,就像分蘋果一樣,這些孩子不會把唯一的蘋果送給別人後,自己暗自憂傷;而是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他們享受着與別人聞着果香、聆聽啃咬蘋果的咔擦聲的快樂,他們也最終能獲得美好的友誼。

懂得分享,其實也是一種人際技巧

父母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一個小寶寶把手裏的牛奶“分享”給他的玩具熊喝,他甚至也把其他玩具或小零食都分享給玩具熊吃,小寶寶實際上是把玩具熊當成自己的好朋友了。這是寶寶學習人際技巧的“雛形”。從兒童心理髮展來看,當孩子們長到6,7歲時,真正的人際交往的需求迅速增長,那麼一個總是想着把零食或玩具抱在懷裏的孩子,會妨礙他的人際交往。正如朗格尼醫學中心小兒心理學主任Joe Taravella說,幼兒期是學會“分享”與“輪流”的重要階段,當孩子們學會了這兩點,也就相當於掌握了初步的人際技巧。

有一位媽媽曾經跟我說過,她從兩個雙胞胎女兒2,3歲時開始,買玩具或零食什麼的,每次只買一份。媽媽的理由是:“世界上不是所有東西都是雙份的,孩子既要學會應對‘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情形,也要學會與人分享的喜悅。當一個孩子從小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諧相處,未來心態纔會幸福。”不知你是否認同這位媽媽呢?

父母該怎樣引導孩子們“分享”?

舉個例子

一個小男孩手裏拿着糖果,這時一個小女孩跑過來,盯着糖果看,甚至開口對小男孩說:“能分享一些給我嗎?”如果我是小男孩的媽媽,我會這樣對小男孩說:“看,你喜歡的糖果,也有小朋友喜歡呢。你如果願意,可以分享一些糖果給她。”一般當父母這樣說時,有些小朋友已經採取分享行動

孩子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可是,當小朋友不願分享呢?如果我是小男孩的媽媽,我會說:“小妹妹有些傷心。你還記得你上次想玩別人手裏的玩具恐龍,但是別人卻不讓你玩,你是不是也很傷心呢?”引導孩子同理他人,永遠都不會錯。可是,當孩子仍舊拒絕,那麼爸媽也不用強迫,先尊重孩子。因爲有研究證明,當孩子越來越習慣於同理他人,也會變得更樂意分享,所以父母們不用着急。先尊重孩子的意願,再鼓勵分享,是父母基本的養育原則。

想讓一棵樹苗長得茁壯,農民既要重視樹苗的營養供給,也不要妨礙樹根往外伸展。養育小孩也是同樣的道理,顧及孩子的自尊,也要重視孩子的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