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一個媽媽對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實操分享,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鑑

一個媽媽對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實操分享,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鑑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父母有一個特點:喜歡用一些“很恐怖”的人或物來要挾孩子聽話,也喜歡在孩子面前裝堅強,只有這樣他們纔會覺得父母是威嚴的。哪怕很多時候非常難過或者害怕也不會在孩子面前輕易表現出來的。當然,我並是鼓勵父母在孩子面前天天哭天搶地,而是要正確地真實地表達一些感受和儘量準確的描述事實。像成人一樣尊重孩子並不是一碗雞湯,一旦你真的這樣做了,孩子發生的變化將讓你感到吃驚。

一個媽媽對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實操分享,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鑑

相信有一個場景大家並不陌生,就是孩子打針。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每次都是連哄帶騙的帶孩子去打針,在打針房孩子的哭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我見到很多父母和老人在打針前跟孩子說:不痛,一點都不痛。打完了之後跟孩子說:好咯好咯,不痛啊不痛啊。這不是胡扯嗎,哪有打針不痛的,又不是打的一塊木頭。孩子明明會有很強烈的疼痛感,這種感覺不需要你描述,它是真實的在孩子身上發生的。

我的孩子現在2歲,基本每個月都有一針疫苗甚至更多。從1歲半開始她打針基本已經不會哭泣了,而且每次去打針會讓周圍的父母和護士極爲震驚。因爲我抱着她,她會自己將袖子往上拉,每次打完之後都會跟護士說一聲謝謝。也就是說她對打針已經沒有了恐懼感,她能很正確的來面對這種疼痛。因爲從她能聽懂我話的第一次開始,我就告訴她,生病了需要打針,寶寶就不會難受,打針會疼,但疼一會就自己好了。然後每次打針之前我都會告訴她,會有一點點疼哦。而現在很多成年人還是無法克服打針的恐懼,真實疼痛其實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來自心理的抗拒。

一個媽媽對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實操分享,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鑑 第2張

(打完針後自己給自己按着呵呵)

人的恐懼來源於他腦海對一個事物的原有印象,這種印象也許並非是事實。就像每個人的心中就有一個鬼的模樣,也許你從來沒有見過鬼,但卻對他充滿了恐懼。因爲從小到大,不論是電影還是周圍的人,都將這個東西描述的極其可怕。所以你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儘量真實的向孩子描述客觀事實,而非添油加醋的用自己的一些感受去恐嚇孩子。例如你再鬧就被警察叔叔抓走了,本來警察叔叔是一個維護正義的形象,這樣導致孩子會在警察叔叔面前充滿了恐懼感,甚至很多人長大了之後內心對警察叔叔還是很牴觸,不能在他們面前合理的伸張自己的權益,因爲他們面對警察叔叔就感到害怕。

還有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指的是,如果父母感到難過或害怕或其他的負面感受,他們一般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這一點我認爲國外的父母值得我們借鑑學習,你如果能在孩子面前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孩子纔會更容易的接近你。孩子不會在心裏覺得,這個事情自己如此害怕,爸爸媽媽從來不會害怕任何東西,他們會下意識的尋求父母的保護,而不是想着去克服這種不好的感受。

列舉一個反面案例:一次高空飛行,如果孩子感到害怕你完全可以跟他站在一起,表達確實有點可怕,然後一起去克服這種感受,而不是像目前很多父母的做法:這有什麼害怕的!!然後取笑孩子。甚至有一部分親戚和朋友,喜歡利用一些說起來很“可怕”的事來恐嚇孩子,然後孩子真的害怕的哭了,他們就樂了。恩,我明確的告訴你,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精神摧殘。

一個媽媽對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實操分享,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鑑 第3張

還有一種極端的父母和長輩,當一個孩子非常“懂事”,他們會從心裏感到孩子懂事的有點可憐,一個孩子這麼懂事肯定經歷了很多“滄桑”,他們會認爲自己的孩子不堅強反倒是一種幸福,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畸形的愛。自己矯情就算了,還希望孩子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感受來自世界的愛。我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談【像成人一樣尊重孩子】,很多人會認爲是雞湯。其實如果你真的能感受到這一點,生活中處處都有你發揮的點,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並能真正開始學會獨立。

就像孩子吃飯基本是很多家庭面臨的問題,核心原因有2點:1是長輩覺得孩子太過弱小,2是把這個事看的太過嚴重。覺得孩子太過弱小的直接表現是他們總認爲孩子不會自己吃飽,怕孩子餓着了。拜託,孩子從生下來就是一個人,他是完全具備這種基本的生存意識的,他不吃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餓。飯前一堆含糖量高的零食,飯中怎麼可能吃的下啊?正是由於沒有第一點的正確認識,又把這個事看的過於重要,日復一日的催促式吃飯,打賞式吃飯,哄騙式吃飯,讓吃飯這個最基本的日常項目成爲孩子最爲厭煩的項目。說到底這也是沒有像成人一樣去尊重孩子的結果。

孩子基本從1歲半開始她就能比較好的用筷子,我並沒有刻意去訓練她使用筷子,孩子對於新鮮事物永遠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你像成人一樣尊重她,就會給她時間去探索,他們的學習能力非常強,而不是爲她們吃的一身飯而感到憤怒。

對於吃飯基本已經不用我任何操心,飯菜放她旁邊就可以,我認爲這正是由於我對上面2點的清醒認識,才讓她在這個年齡段就有比較好的獨立能力。

所以,在孩子面前做一個真實的人,站在對等的視角下和孩子交流和表達你的感受,不要老想着“我是大人,他是孩子”,真正的把她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將會讓孩子直面恐懼和學會獨立,並順暢的克服掉那些負面感受,而這種心理習慣會在孩子成年後,給他帶來非常正向的影響。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