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沒人陪伴的孩子可憐?其實有人陪伴的孩子更可憐!

沒人陪伴的孩子可憐?其實有人陪伴的孩子更可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家長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可是沒人陪伴的孩子就很可憐嗎?其實不然,要知道有時候有人陪伴的孩子才更可憐。

週末帶月寶到淘氣堡玩,遇到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別的孩子都是自己玩,只有他,身後跟着一隊家長。

一隊的數量是,媽媽、姥姥和姥爺,一共三個。(平時淘氣堡最多隻讓一個家長陪同,這幾個人是怎麼進來的?)

想象一下皇上的遊行隊伍,你就會了解那陣仗,一個人在前面器宇軒昂的走,後面一行人拎着包、打着傘、彎着腰、亦步亦趨地跟着,如果不小心和他們迎面撞見,會讓人本能地退到一邊,讓出一條匝道。

但是後來我才明白,這個孩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跟着。

簡直是一個小惹禍精!

他先是跑到積木區,把別的小朋友剛剛搭好的積木一腳踢倒,然後跑到鞦韆旁,拽着鞦韆讓別的小朋友蕩不了。一會跑到決明子區,抓了一把決明子就往滑梯上撒,一會抓別人的衣服,一會拍別人的腦袋。別說是三個大人,就算是十個大人跟着,也不足爲怪。

後來家長們終於“穩住”了他,“隔離”出一小塊區域讓他恣意玩耍,但是沒兩分鐘,大呼小叫又開始了:

“帥帥,來,玩這個!你爬上去,姥姥扶着你!”

“帥帥,別拽那個繩子,摔掉你的牙!”

“帥帥,給你這個球,這球好玩!”

“別跑了,快回來!”

……

這一個家庭鼓搗出來的動靜比整個淘氣堡的動靜都大,後來帥帥不知怎麼就急了,對着姥爺又踢又打,非要往淘氣堡上爬,而姥爺就死死拽着他的衣服,說什麼也不讓他上去。

剛纔還讓人有些討厭的“熊孩子”忽然又讓人有一絲同情,在家長這麼緊鑼密鼓的監管下,這孩子能玩得痛快嗎?

他玩不痛快可不就是想“惹禍”、打人來發泄心中的壓抑嘛!

想起上次在必勝客遇到的一對母女,女孩大概五歲,在吃飯的過程中,她的媽媽一直不停地對她說:"先吃披薩吧,一會涼了……別吃沙拉了,太鹹……擦擦手,趕緊擦擦手,一會摸的衣服上都是油了……哎呀!燙你嘴!你吹吹再喝!……"

我暗自佩服這個小女孩,心理素質真夠好的,別說是她本人,我在旁邊聽着都煩,能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吃頓飯嗎!

最近家長們都在報團吐槽陪孩子寫作業有多痛苦,其實如果孩子可以發聲,他們一定怨氣更重,被家長看着寫作業更煩好嗎!

好好地寫個作業,身邊非有一雙眼睛盯着,走神不行,咬筆不行,挖鼻孔也不行,數算錯了不行,字寫歪了不行,去廁所也不行。

整個寫作業的過程變成了一場家長和孩子的拉鋸戰,雙方都想在這件事上獲得主導權,孩子想邊玩邊寫,家長想讓她規規矩矩地寫,但是家長越讓他規規矩矩地寫,孩子越想玩。

最後就是兩敗俱傷。

曾經有一個孩子講述過他釣魚的經歷,本來他非常喜歡釣魚,但是有一次他釣魚時遇到了一個釣魚“高手”,這位身經百戰的老爺爺爲了幫他多釣幾條魚,就不停地在旁邊指導他:

“釣竿高一點,再高一點……停下,不要動……馬上起竿快起竿!……哎呀,這樣不行的……來,我抓着你的手……”

這個孩子最後把釣竿一扔,說,我一點也不想釣魚了!

你可能無法理解,你的熱情會澆滅別人的熱情,你的好意會讓別人很失意,你盡心盡力的指導在比別人看來不過是無休無止的打擾。

沒人陪伴的孩子可憐?其實有人陪伴的孩子更可憐!

都說孩子需要陪伴,但是有一種陪伴叫做“過度陪伴”,即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過多的干涉孩子的決定,過於植入自己的觀念,讓孩子無法擁有獨立的意識,無法做出自己的選擇,也無法有效地獲得成長的經驗。

過度陪伴一般會造成兩種後果:

一、孩子過於依賴父母

習慣了父母不停地在身邊給予指導的孩子,離開父母就不知所措。

我們經常看到沙坑邊那些玩沙子的孩子,有的孩子鞋裏進了沙子,會脫下來把沙子倒掉,但是有一些孩子第一時間會去找她的媽媽幫忙。

久而久之,我們會覺得後者的獨立性太差,但,那還不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萬事親力親爲造成的?

還有一些孩子會接受到一些暗示,覺得父母在的時候,就需要做某些事,不在,就不需要做。

比如寫作業,習慣了有父母陪同寫作業的孩子,父母一走開,他會馬上扔掉作業本,因爲他會默認爲,父母在旁邊看着才需要寫作業。

二、孩子戾氣很重

如果孩子的自由意識比較強,他在面對家長不停地指導時會奮起反抗。

家長越讓他往西,他越往東,家長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偏要試試看。

這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個淘氣堡中的孩子,他需要不停的挑戰家長的權威,去做一些“越軌”的事,調皮搗蛋的事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有的孩子表面上過得像個皇帝,其實活得像個奴隸。

陪伴太少孩子感覺不到愛,陪伴過多又讓孩子失去了自由,到底什麼樣的陪伴才恰到好處?

需要做到三點。

一、在場,但不干涉

在場當然不是指在孩子旁邊玩手機,而是讓孩子感覺你是和他一起在做一件事,或者同時、同地地在經歷一件事。

比如,孩子在玩滑梯時,我們總想玩會手機,或者和別人聊天,但是孩子總會大叫:媽媽,你看我!

你看她擺個花樣滑下來,然後誇聲“好棒!”,她就很滿意,因爲,你關注了她,看到了她,她纔會感覺你是和她在一起。

但是如果加入了你的觀念,例如告訴她不要頭朝下滑下來,不要弄髒了裙子,不要從滑梯底下爬上去……就是在干涉。

所以,關注他在做什麼,但不要摻雜進自己的觀念。

是不是很難?

因爲我們都想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我們把它叫做愛!但是,那不是愛,是干涉,是剝奪孩子自由體驗的枷鎖。

二、放棄自己的身份,讓自己成爲孩子的同齡人

陪孩子玩得最爽的時候,不是忍着自己的無聊,虛情假意的和她過家家,也不是端着家長的架子,對他指手畫腳。

沒人喜歡一個心不在焉的演技派,也沒人喜歡一個一本正經的大人。

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同齡人,以他的視角看問題,纔可以看到他的內心。

寫作業的確有一點無聊,算這麼多數的確很麻煩,背了好幾遍還沒背下來,真的很挫敗。

老師批評我了,讓我很難堪(鬼才相信他是爲我好!)同學欺負我了,我很生氣,恨不得把他擰碎(別跟我扯什麼團結友愛)。

如果你是他這個年齡,你不愛聽的話他也不愛聽,你會有的情緒他也可以有。爲什麼不可以?!

普通的家長做家長,厲害的家長卻可以成爲孩子的哥們,閨蜜!

三、陪伴,但以放手爲目的

還記得教孩子走路嗎?

開始是託着他走,架着他走,拉着他走,但是每走一步,我們都會嘗試着放手。陪他走,是爲了以後讓他獨立行走。

同樣,如今的陪伴是爲了以後不再陪伴,爲的是,他可以獨立於世。

可是我們常常在做相反的事,本來孩子要自己走,我們卻不停的指導、控制、說教,碎碎念……直到他像那個釣魚的孩子一樣,扔掉魚竿,不想再繼續了。

所以,在陪伴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自己的行爲,我們的陪伴方式是會延續這種陪伴模式,還是在幫孩子拓展某種能力,引導他獨立?

陪伴孩子就像烹飪,火小一點,不熟,火大一點,就糊了。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