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冬季要重點保護的5個部位

寶寶冬季要重點保護的5個部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5.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大降溫,天一冷,媽媽羣裏反而熱鬧起來,除了關心別人家孩子穿幾件衣服,更多的是關於長輩們給孩子穿衣的吐槽。

最近大降溫,天一冷,媽媽羣裏反而熱鬧起來,除了關心別人家孩子穿幾件衣服,更多的是關於長輩們給孩子穿衣的吐槽。

“我家娃已經穿得像個球,彎腰撿個東西,都可以滾走了。奶奶還整天嘮叨,寶寶的手不熱嘛。”

“我們家也是,老人也總擔心寶寶穿少了。孩子打個噴嚏都要緊張得不行。”

作爲過來人的80後都懂,曾經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而當媽之後,又面臨一個新問題,就是“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寶寶冬季要重點保護的5個部位

寶寶到底冷不冷?

穿多少到底誰說了算?

怎麼給孩子加衣服呢?

給孩子穿衣服其實有很大學問,原則是,衣着要舒適、保暖、寬鬆、方便穿脫、便於活動。

孩子的新陳代謝比成人、特別是比老人要旺盛的多,且清醒狀態下又比成人運動量大,所以穿蓋要比成人偏少纔是。

可現實如何呢,大人慣有的思維就是氣溫降低,寶寶容易着涼,怕感冒咳嗽,就拼命加衣服,非要捂到出汗手腳發熱才行,寶寶出汗後,遇風特容易感冒。

一入秋冬寶寶感冒,很多家長認爲是凍着了着涼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出汗後風吹着了。當然,這並不是說不給寶寶加衣,而是要適度,根據氣溫變化隨時適當的增減。

同樣的,穿太多,也會引發很多皮膚病,捂熱會加重寶寶的溼疹,經常在醫院看的小月齡的寶寶大夏天穿個棉衣抱着去皮膚科看溼疹.......

怎麼判斷寶寶衣服是否穿多了呢?

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摸脖子後面是否有汗。如果摸着頸部或背部是溫熱的,沒有汗,那就正好。如果有點汗或者皮膚有點黏,那就是穿多了。

如果脖子溫熱,手腳卻有點涼要緊不?不要緊。

因爲寶寶的心臟小,收縮一次,心臟泵出的血一次達到四肢末梢的相對少,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的四肢特別是手腳是有點偏涼的,這在秋冬天會更加突出。

所以僅靠手腳的溫度來判斷冷暖是不科學的,不能摸着寶寶手腳偏涼就認爲寶寶穿少了。

對於愛動的寶寶,背後放一塊吸汗巾是個不錯的方法。出汗了及時換一塊毛巾,省去了換衣服的煩惱,也大大減少出汗後風吹感冒的可能性。

中國有句俗話叫”春捂秋凍“,是非常有道理的。秋天是訓練寶寶耐寒能力的好時機,適當的耐寒訓練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使寶寶的身體能夠感知自然氣溫的逐漸變化,在冬季來臨時,才能適應冬季的低氣溫,不易感冒。

國外很早就有給寶寶進行耐寒訓練的觀念了。在美國,全美的產房病房室溫大多保持在24℃,就連剛出生的小嬰兒一般也就穿一件衣服加包一條毛巾。

我們都知道日本姑娘是出了名的抗凍,冬天零下十幾二十度,街上到處可以看到穿短褲短裙的學生,這種抗寒訓練從很小就開始了。

韓國姑娘也奶凍,大冬天光腿穿裙子的一大把,看着都渾身起雞皮疙瘩。

受過耐寒訓練的寶寶,身體會很好地適應氣溫,因而不易生病。

而一直生活在恆溫環境中的寶寶,體溫調節中樞沒有這方面的訓練,抵抗力就會降低。

但不得不提醒各位媽媽們,各國人的體質及周圍的環境、生活習慣等都不同,這些國外的抗寒訓練不能盲目照搬。

寶寶保暖要護住的五個部位:頭、頸部、腹部、背部、腳。

所以,這些必備的裝備,媽媽們應該提前給寶寶們準備好:一頂舒適透氣的帽子,一條淺色、不會掉毛的圍巾,肚兜、吸汗巾、棉襪、保暖的鞋子和棉手套。

寶寶冬季要重點保護的5個部位 第2張

具體要怎麼穿衣才合適呢?

網上曾流傳過一個冬季穿衣公式:環境溫度+衣服的溫度=人體舒適溫度(26℃)。可以此參考來給寶寶增減衣服。其中每件衣服的溫度大致如下:

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如室外的溫度爲10℃,則穿衣溫度爲16℃(26-10)=6+4+4+2,可以給孩子穿一件薄款羽絨服(6℃)+厚羊毛衫(4℃)+棉背心(4℃)+厚棉毛衫(2℃)。

但是因人體體溫不同,人體散熱情況也不同,僅根據穿衣公式也不一定完全準確。

這裏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原則:三個月以下的寶寶要穿得比大人多一層,三個月以上就要比大人少一層了。

保暖背心絕對是冬天寶寶必備單品,背心可以保護背部、腹部、肩部這些易受冷部位。

內穿的外穿的都必需備上幾件。內穿式棉背心穿在貼身內衣和毛衣之間。

另外貼身穿的純棉內衣一定要選擇純棉、單層、A類標準,不要選擇夾棉的保暖內衣,這類衣服的填充物一般都爲人造纖維,不利於吸汗排汗。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年輕爸媽和長輩們在育兒理念上存在意見是很正常的,畢竟過去的生活條件、物資資源都沒有現在的好,對於增減衣服這個問題,我覺得,只要認真和長輩們溝通,她們會理解我們的這些做法的,重在溝通。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