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天涼了,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衣服呢?摸摸寶寶的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天涼了,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衣服呢?摸摸寶寶的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幾場秋雨一下,貴陽氣溫一下就垮了......

俗話說:貴州下雨當過冬,真的是一點沒有說錯!

貴陽還算好了,現在很多城市都早已進入冬天模式,大棉襖厚毛衣早已裹上身,好些城市甚至已經迎來了降雪!

氣溫一降,穿衣就成了問題。關注育兒問題的瓜媽,這裏不得不替大家操一操心,因爲瓜媽身邊已經不少朋友因爲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適的問題引發了家庭大戰。

天涼了,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衣服呢?摸摸寶寶的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判斷寶寶冷不冷,到底該摸哪裏?

判斷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加衣物,許多家長的習慣還是老一套方法——摸手!其實,這樣的判斷方法並不完全正確。

嬰幼兒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系統發育不完善,有時候衣服雖然穿了很多,但是手腳卻稍微有點涼。但實際上,寶寶的中心溫度並不低。

對此,許多兒科醫生也解釋過:

@崔玉濤:孩子的心臟力量相對較弱,每次泵血後到達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我們就會感覺孩子的手腳比較冷。只要家長摸着孩子的頸部溫暖,就不用擔心。

@張思萊醫師:孩子冷不冷不以手腳涼爲標準,因爲小兒心臟博出的力量較弱,末梢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發涼,其實中心溫度並不低,家長盲目給孩子多穿衣服反而不利於孩子自身調節體溫反而容易生病。

正確的判斷方法,應該是摸頸背部。

將手伸入寶寶的後衣領,摸一摸後頸和上背心處(如下圖),左右橫掃一下。

天涼了,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衣服呢?摸摸寶寶的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第2張

頸背部皮膚溫熱,那麼表示穿衣合適;

頸背部有點出汗了,皮膚黏乎乎的,那就穿的有點多了;

頸背部皮膚髮涼,那麼表示要加衣了!

寶寶穿衣過多,危害也不少!

小兒外科裴醫生在《穿衣強迫症》一文中舉了不少例子,指出家長給孩子衣服穿太多實在是很普遍,情願塞吸汗毛巾也不願脫掉一件衣服,到了冬天更是把孩子裹得像糉子。

“凍到孩子不應該,但是熱到孩子一樣是會出問題的。”

導致捂熱綜合徵

天氣稍微一涼又或者孩子發燒,就給穿得裏三層外三層的,這樣導致產生的熱量無法散發,身體的溫度越來越高散發不出,短時間內大量的出汗還可能導致孩子脫水,休克。

降低孩子抵抗力

適當穿多可以避免着涼,但穿太多容易導致孩子更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的變化更脆弱,更容易生病。

限制發育

穿衣過多還會限制孩子的肢體活動,讓孩子的運動發育落後。

出現皮膚疾病

比如長痱子、毛囊炎等。

天涼了,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衣服呢?摸摸寶寶的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第3張

天冷了,該如何給寶寶穿衣?

網上流傳的溫度穿衣法,幾件衣服加起來能產生多少溫度,相信大部分寶媽都記不住。所以,給孩子穿衣,還得靠經驗+科學:

還不會走路的寶寶,活動量小,代謝低,體溫相對會低一些,可以比媽媽多穿一件。

已經學步的寶寶又或者是學齡兒童,穿衣的標準可以和媽媽一樣,又或者少穿一件。

兒科醫生也是這麼說的:

@鮑秀蘭:寶寶晚上睡覺以“穿少蓋多”爲好。蓋被和大人差不多。白天穿衣,可稍微比成人少一些。

@張思萊:孩子穿衣與成人一樣或多一件衣服,千萬別多穿,孩子愛活動,出汗多,你們想一想他們多難受呀!

天涼了,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衣服呢?摸摸寶寶的這個部位就知道了 第4張

以下是幾點“穿衣法則”,可以幫助媽媽們更合理的給孩子把握穿脫衣服的要領哦~

01、洋蔥式穿衣法

給寶寶貼身多穿幾層薄衣服,衣服之間層層相扣,這樣可以讓衣服之間的空氣更好地流通。再者,不論熱了還是冷了,穿脫衣服也方便。

02、時刻保護好肚子,腳丫子

寶寶的腹部受涼,極易導致腹瀉,消化不良。晚上睡覺時穿好小肚兜,平時穿衣要穿貼身小背心,讓腹部保暖。

秋冬季節給寶寶的小腳穿上襪子。選擇的襪子大小要剛剛好,不要因爲擔心被寶寶拽掉而選擇緊襪子。襪子的裏襯以純棉材質爲好,可以吸收跑跳出的汗,保持腳部的乾燥清爽。

03、首選易穿脫的小馬夾,小坎肩

小馬夾,小坎肩穿脫及其方便,又可以很好地保護寶寶的肩部,背部,腹部這些容易受涼的部位。

04、出汗了,先等等

寶寶出汗時,不要立即給寶寶脫衣服。先拿乾淨毛巾擦乾寶寶後背,額頭的汗,再脫衣服。

05、出門常備外套

帶寶寶外出時,手裏常備着一件外套或者帽子。畢竟秋天的天氣,你懂得,變天比變臉快多了。

06、早晚比中午多穿一件,活動時比靜態時少穿一件

秋天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早晚溫差大。一天時間內,秋天、夏天、秋天的溫度輪着來。寶媽根據早晚氣溫的變化,及時給寶寶穿,脫衣服。

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都有差異。以上穿衣法則僅供參考,寶媽要從寶寶的實際需求出發,靈活應用,不要讓寶寶凍到或者熱到哦~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