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給孩子做個榜樣

面對選擇,孩子缺乏經驗,不能預知做出決定的後果,也不會權衡每種選擇的利弊。他需要學習,最好的榜樣就是父母。因此,以後當你遇到要做決定時,無論是晚餐要做什麼,或什麼時候出去遛狗——都不妨和孩子商量商量。你可以就每一種選擇的優缺點加以描繪,然後說出自己做決定的過程。例如,爺爺的生日快到了,你打算買份生日禮物,你可以談論不同禮物的價錢,爺爺的喜好,哪種禮物他最用的着。要讓孩子看到,你是如何做出最終決定的,這可以幫助他了解,需要自己做決定的時候,要從哪裏開始思考,要考慮哪些因素,做哪些努力,幫助他學會在心裏畫出一幅指明決策道路的地圖。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第2張

縮小範圍

讓孩子自己選一款蛋糕,父母給孩子自主權,期待他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這麼做沒錯。但是,你會發現,這更讓他迷茫了。研究表明,如果人們面對太多選擇就會迷茫,因爲在心底我們不想拒絕那麼多可選項。小孩子尤其如此,他每個蛋糕都想吃一口,可你卻只讓他選一個,選了這個意味着別的口味都吃不到了,怎麼會不糾結呢。縮小選擇範圍,只留下幾個,或是就兩個——“寶貝,你想吃草莓味,還是巧克力味的?”這個問題,會讓他感覺容易得多。父母還應該讓他明白,下一次他可以選擇其他口味的蛋糕,這樣一來,他就不會因爲錯過了其他口味而感覺太難過。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第3張

幫孩子認清各種層次的決定

孩子們在做選擇時卡殼,因爲他們認爲做決定是件大事。幫助孩子認識到,決定有很多不同的層次,能減輕他決策時的焦慮感。你可以幫助他認識哪些是小決定,例如出去玩帶哪些零食,穿什麼顏色的T恤,這些決定都沒那麼重要,可以快點解決。中等重要的決定,例如是買一套積木還是買個玩具車,就需要稍微想一想了。而那些重要的決定,比如幼兒園聯歡會表演什麼節目,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考慮。這樣,下次他又在餐館爲喝哪種果汁而糾結時,你就可以提醒他,這只是個小決定,他就不會感覺有壓力了。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第4張

給孩子“猶豫”的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做不了決定,並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當孩子在做選擇時,父母如果一直不耐煩地催促他,或乾脆替他做決定,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主積極性。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相信他能做出決定,父母的信心將會轉化爲孩子的自信。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第5張

4歲以上,玩玩“如果”的遊戲

研究發現,當孩子們向自己提問,或做對比評估時,他們會放慢自己的思考速度,以便更好地進行考慮。4歲以上的孩子,父母不妨跟他們玩玩“如果”遊戲,通過將選擇和解決基本問題場景化,讓孩子習慣考慮的過程。例如可以問他,如果兩個好朋友都邀請他週日去參加生日慶祝會,他將如何處理;或問他,如果給他5元零花錢,他想買些什麼。這都是些有趣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思考技巧,提升他做決定的能力。

5個策略,幫寶寶獨立有主見! 第6張

孩子缺乏主見的原因有哪些?

選擇困難,與缺乏經驗有關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釋放孩子的焦慮》一書的作者,塔瑪.瓊斯基博士說:“小孩子對於確定的事很容易做決定,例如,他們不喜歡的蔬菜,但在另外一些事上,就會陷入糾結,例如選擇玩具。”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他們缺少經驗,不能確定做出選擇後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指令過多,造成孩子選擇混亂

孩子選擇困難,有時也源於父母的教養方式。父母教養觀念不統一,總是給孩子不一樣的指令,會讓孩子無所適從。長此以往,就會形成猶豫不決的個性,爲了做出選擇而磨蹭。

強硬地讓孩子承擔責任令孩子壓力更大

父母有時擔心孩子做出不合適的選擇,於是說:“你可選好了!如果選得不好,後果自己負責,我可不管……”孩子聽到這些話,只會更加怕自己選錯了後悔、父母不管他,更害怕父母不高興,自然會在大人的壓力面前猶豫不決、磨磨蹭蹭了。

父母習慣於替孩子做主

很多父母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自己選擇了一樣東西,父母卻覺得不夠好,例如不夠健康、不夠划算等等,於是要麼勸說孩子選其他的,要麼直接替孩子做其他決定。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選擇總是不夠好,父母真的讓孩子自己選擇時,他卻沒有自信來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沒錯,孩子小時多半時候需要父母替他們做決定,但是他們總要長大,要面對很多需要決策的問題,瓊斯基博士說:“學會自己做決定,可以塑造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心和自信心,這是一個需要特別培養的技能。雖然孩子不會在一夜之間變成一個有決斷的人,但作爲父母,我們還是有可以給他們幫助的好方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