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推諉,父母不需要做法官

孩子推諉,父母不需要做法官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推諉,父母不需要做法官

這不,晚上寶貝爹媽一回家,就看見家裏亂得像狗窩,娃娃躺在飯桌上,書包橫在客廳裏,臥室裏枕頭、衣服扔了一牀,最可氣的,媽媽看見廚房的地上還躺着兩隻不一樣的襪子 . . . . .,寶貝媽咪這兩隻腳,愣是不知道怎麼才能踩進房間裏。站在門口,媽媽的氣簡直就不打一處來,不覺河東獅吼馬上現形:寶兒貝貝,趕緊給我出來收拾房間!

聽見媽媽的聲音,叮叮咚咚,感覺我家倆小就像皮球一樣從樓上滾了下來,撲進媽媽懷裏:媽媽,媽媽!,

唉!要是沒有這一屋子的亂,媽媽當然很開心遇見我家倆位小天使。可惜這種背景下的溫馨,怎麼看都不是很和諧。媽媽忍住一口氣,放溫和了聲音,依然不滿的問:告訴媽媽,誰幹的?

不出媽媽的意外,倆小一臉茫然,彷彿剛剛看到亂成一團的房間,脫口而出:不是我!大一點的寶兒環顧四周,忽然鬆了一口氣,很高興的指着地上的糖紙:媽媽,這個是賽妮兒乾的,我請她吃的糖,肯定是她扔的。

媽媽不覺嘆口氣,心裏說了:還好,倆孩子知道說:不是我,而不是“妹妹(哥哥)乾的,這說明孩子還是知道不隨便推卸責任,看來媽媽平時教育孩子們不要說沒有根據的話還是比較成功的。不過,寶兒呀,你怎麼就只看得見賽妮兒乾的壞事呢?你看看,貝貝的襪子,寶兒的書,貝貝的娃娃,寶兒的擎天柱 . . . . . ,不是你們做的,又是誰?真當媽媽是糊塗蟲麼?這小辮子一把一大把,居然你們還給我撇的這麼幹淨,好意思?

不過,寶貝媽咪沒有一件一件揭穿他們,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吧,他們脫口而出的“不是我”的時候,並沒有說謊,也不是故意推卸責任。大家都知道小朋友很容易被轉移注意力,當他們被別的事吸引了注意力,經常就會把手裏的東西隨便一扔,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所以輪到媽媽問他們的時候,他們的感覺是:我是好孩子,壞事怎麼回事我做的呢?所以他們脫口而出:不是我!

其實大人也有這樣的時候,隨手把一件東西放到哪裏了,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等到需要的時候,怎麼也回想不起來:到底放哪裏啦?

媽媽覺得,這個時候非要把“撒謊”或是“陷害”的帽子扣到寶貝頭上,沒有任何好處,相反倒是有諸多的壞處:

第一, 強迫孩子承認自己是“壞孩子”,所以纔會做媽媽不喜歡的壞事,久而久之,想想看,小朋友會不會向媽媽“希望”的方向發展變成壞孩子?

第二, 教會孩子推卸責任:是我乾的“壞事”,我纔會負責收拾殘局,別人做的,我就可以不管了。

第三, 教會孩子撒謊:媽媽不喜歡壞孩子,所以以後萬一不小心做了壞事,一定要想辦法不能承認,實在不行就推到別人身上就好。

第四, 萬一事情真的不是倆孩子做的,可是寶貝倆卻在強勢媽媽的壓力下”屈打成招“承認了錯誤,是不是會對孩子的個性成長有害?教會孩子屈服於強權?

寶貝媽咪一直覺得,對於孩子做壞事這種情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像現在這種不能完全確定到底誰是責任人的情況下,注重事情的結果比懲罰孩子的錯誤更有意義。

所以,寶貝媽咪假裝相信了寶兒的話,然後問他們:寶貝,告訴媽媽,賽妮兒是不是你們的客人?寶貝點頭。媽媽繼續說:你們是小主人哎,那,你們告訴媽媽,你們的客人在我們家裏淘氣,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兩位小主人是不是應該收拾好呢?

寶貝倆若有所思,到底寶兒是哥哥,先點頭,跟媽媽說:媽媽對不起,下次我會記住告訴她不要亂扔東西。

非常好!媽媽很高興,那,我們現在就開始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好,成麼?這樣下次小朋友再來,也不好意思把這麼整齊的家搞亂,你們說是不是?

既然還是媽媽眼裏的好孩子,小哥倆開始開開心心的滿屋子轉悠着收拾房間。

在寶貝媽咪看來,小朋友的嫁禍於人,基本上是兩種情況,一種是上面說的,他們無意識做的一些事自己不記得,還有一種就是自己知道做錯了事,但不能承擔做了錯事之後父母的懲罰,於是就採取鴕鳥政策。關於後一種,關鍵在於父母的處理方式。比如:我家的貝貝是個毛手毛腳的娃娃,經常不小心,就會砸破杯子碗,這時候,寶貝爸爸是怎麼做的呢?

通常對於貝貝這些不可預料的失誤,爸爸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批評孩子不小心,而是:貝貝別動,小心碎片扎到腳,會出血,很疼的。於是貝貝就老老實實的站在原地,看着爸爸媽媽清理她鬧出來一地碎瓷片,自己內疚的唸叨:媽媽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哇,那麼可愛,媽媽還真捨不得再批評她:貝貝,以後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受傷哦。

因爲知道爸爸媽媽不會因爲自己的無心之失而懲罰自己,所以我家寶貝還真不會因爲幹了這些壞事而嫁禍於人。這不,週末媽媽還在回家的路上,就接到了貝貝的電話:媽媽,還記得今天我把你的項鍊帶到學校了麼?結果項鍊墜子鬆了,掉到了地下,不小心摔碎了,媽媽對不起!

媽媽雖感到可惜,卻也知道那條項鍊是貝貝最喜歡的,她絕不會有意破壞,再說了,已經碎了是不是?生氣也不會讓那項鍊恢復原狀。而貝貝等不到媽媽回家就打電話,顯而易見是害怕面對媽媽的怒火,溫言安慰貝貝:媽媽知道了,記不記得媽媽跟你說過,最好不要把項鍊帶到學校?下次記不記得最喜歡的東西一定要保護好?媽媽幾乎可以想像得到電話那頭的貝貝鬆了一口氣。在寶貝媽咪看來,在這件事情上媽媽的收穫不少:一是貝貝的信任,她選擇相信媽媽,所以在第一時間向媽媽承認了錯誤,而媽媽需要告誡貝貝的,不過就是以後不要把貴重物品帶在身上,而小貝在摔碎了項鍊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教訓,達到了教育目的的媽媽就不需要再雪上加霜了,對不對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