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知道嗎,孩子學會說話時就會說謊

知道嗎,孩子學會說話時就會說謊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很早就能學會說謊,肯定比你以爲的還要早。有研究表示,孩子們在兩歲左右就擁有認知能力,他們知道應該如何爲了掩飾自己而說謊。
在2-4歲間,孩子說謊的目的通常都是簡單的、本能的,爲了逃避一些小過錯的懲罰,而且說謊技巧不高明,被點破了馬上就會供認不諱了。
到了4歲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到了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意識地去說謊,而且他們也知道自己在說謊話,但是如果你質疑他,他還是會面不改色的堅持自己說的是事實。等到再大一點,孩子們的說謊技巧越來越好了,他們知道了說謊的好處:逃避懲罰、吸引注意力或者是得到贊成,他們對說謊就更感興趣了。

知道嗎,孩子學會說話時就會說謊

美國神經科學家的《讓孩子的大腦自由》裏就有提到,4歲的孩子每120分鐘撒一次謊,6歲的孩子每90分鐘就撒一次謊。說謊可以說是孩子正常成長的一個階段,爲什麼孩子會說謊呢?
因爲一開始,小孩子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和感知是和他不一樣的,他不知道別人不懂得他在想什麼。當他某一天明白了別人無法知道他在想什麼的時候,他就開始學會說謊了。其實這也是智力發育的一種體現,也有不少研究結果支撐,越早學會說謊的孩子,認知能力和智商就越高。
知道嗎,孩子學會說話時就會說謊 第2張

當然,不是要鼓勵孩子說謊,只是對於孩子說謊這件事,家長沒必要太過緊張。不少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說謊,馬上急得瞪眼跺腳,少不了一頓兇罵狠打。其實仔細想想,進了社會,不會說謊的人還被叫做沒情商。
孩子說謊了,我們要理解他爲什麼說謊,並且適當的引導他,而不是就“說謊”這個事對他進行批判。如果大人指責孩子說謊的行爲,反倒會讓他們產生不信任感。

媽媽發現家裏錢少了,就懷疑是10歲的女兒偷拿,於是悄悄翻看了她的書包,在裏面翻出了有一百多塊,大大超過平時給的零花錢。她跟蹤着女兒上下學,在女兒正拿出錢買零食的時候,馬上衝出去當場“人贓並獲”。


回家後開始就開始嚴厲的批評教育,讓她自己交代拿了多少錢,女兒就開始哭,第一次回答3元,讓她再想想,第二次回答30元,讓她最後一次想想,就回答50元。 媽媽特別生氣,從她書包裏翻出一張100元,這下女兒哭得更厲害,徹底招了,最後以批評的方式結束了談話。

這樣的教育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女兒的撒謊問題還越來越嚴重。


在孩子的心理髮育敏感期,嚴厲的教育並不是好事,反而更容易推動說謊的行爲。要潛移默化地孩子營造一種“誠實很重要”的氛圍,更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樣的偷錢問題,看看另一位聰明的媽媽是如何處理的。

媽媽發現放在鞋櫃上面的一些零錢不見了,開始更加註意觀察錢包和隨手一放的零錢,發現真的偶爾就會少一點。於是等到睡前講故事的時候,媽媽說了一個小時候的故事給兒子聽:以前媽媽還小的時候和哥哥偷偷拿了家裏的錢去買零食吃,結果爸爸知道了,把哥哥痛打了一頓,哥哥也沒有把我供出去,這件事雖然沒有打媽媽,但是真的把媽媽嚇壞了,以後再也不敢偷錢了。

兒子聽後,很沉默,媽媽觀察到他神情的變化,裝作沒事的樣子哄他睡覺。當走出房門後,卻聽到裏面隱隱傳來哭聲,才馬上進去安撫。兒子坦承了偷錢的事,哭得很傷心,說以後再也不敢了。後來,就真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了。


發現孩子偷拿錢後,沒有打罵,而是用溝通的方式引導他認識錯誤是一個正面的做法。科學教育中是不提倡暴力威脅,一個上學的孩子,思想基本要定型,如果像第一個例子的媽媽,用跟蹤,翻書包等侵犯隱私的方法去尋找證據,只會更加激發孩子的反叛心理。不止沒有教育意義,反而會讓問題更加嚴重和極端。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