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在所有的親子關係中,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極爲天然和親密。很多研究表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韓國有研究表明,認爲在決定胎兒性別的問題上,女性的影響更大。女性食指和無名指長度相差懸殊,生女兒的機率更高。丹麥有研究說,母親在懷孕期間多吃堅果,孩子更不容易得哮喘或過敏。無獨有偶,據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血糖較高的母親(即便血糖值仍處於正常範圍),她們生出的寶寶仍舊會體型偏大。與此相對,懷孕期間血壓較高的母親往往會生出體型較小的寶寶。美國科學家通過跟蹤調查研究認爲,母親生活壓力大,孩子更容易患齲齒。美國加州大學研究表明,女兒的情緒遺傳母親。哈佛大學有研究者還驚奇地發現,職業女性更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職場母親的女兒收入更高。諸如此類的研究還有很多,無不說明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之大。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就心理需求而言,孩子越小,越需要母親。在頭三年的養育中,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勝過對玩具的喜歡。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爲,母親與孩子這種獨特的關係是將來兩性之間愛情關係的典範。嬰兒渴望母親的愛和陪伴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是與他渴望食物一樣強烈。只要母親消失在孩子的視線中,他會產生強烈的憤怒和失落感。所以,將孩子託給保姆或親戚養育,這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弗洛伊德的學說是基於嬰孩的本能,認爲嬰孩對母親的渴望是出於最初的“力比多”(性力)。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和母乳的渴望極其強烈,這是一種被生物本能驅使的慾望。這一時期的母子關係最爲微妙,母親出於私慾想控制孩子,而孩子則千方百計地想把母親據爲己有,表現出極爲霸道的情感,即“母親是屬於我一個人的”、“母親只爲我一個人服務”。孩子稍大些,母親漸漸淡出孩子的視線,他發現母親並不屬於他,還有一個比我強大的人——父親。弗洛伊德認爲,這是孩子的“二弟普斯情結”(戀母情結)。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對父親的感情非常複雜,孩子因爲本能地嫉妒父親奪走了母親,但又害怕父親懲罰自己。反過來講,同樣存在“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即女孩子存在此情結,例如有女孩子將自己的父親作爲擇偶的標準。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第2張

一個成熟母親的特徵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一詞溫潤而美好。時至今日,我一直保持着孩提時代對母親的稱呼,一進家門便直呼“母”。母親帶給我是溫良和敦厚。母親是“人類的引路者”,給予孩子“一扇通向生活的門”,將一個普通的孩子變成有文化有教養、能獨立思考生存的公民。因此,一個成熟的母親應該具有這樣幾個特徵:愛、慈、定、慧。

愛孩子是母親的本能。人們常說“母愛無私”,但這“愛”有真僞,也有陷阱,甚至有毒。我們看到,很多母親毫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這當然不是真正的愛;有些母親過多地關注和陪伴孩子,這同樣會抑制孩子的成長。特別當母愛氾濫的時候,母親對孩子的愛變爲一種權力,加以控制孩子的時候,這愛就變得非常有毒。誠然,一個享受不到母愛的孩子,是一個心理缺鈣的孩子,有可能會變得冷漠、偏激和刻薄。母親愛孩子的前提是深入地瞭解孩子,應建立在平等基礎上,而不是將愛看作一種施捨,一種獎懲。

密歇根大學、丹佛大學和德州大學研究團隊歷時五年,對全美約3300多個家庭的研究表示,母親愛的教育能提高小孩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而打屁股的行爲只會增加小孩的攻擊性。例如溫暖鼓勵或者積極表揚強化小孩行爲,他會變得更自信、樂觀,更願意與人接觸交往。此研究的領銜作者丹佛大學副教授Inna Altschul表示:“如果溫暖鼓勵與打屁股兩者並施,那麼打屁股引起的逆反攻擊心理會逐漸破壞溫暖鼓勵帶來的良好社交能力。”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第3張

與愛相對應的是慈。“慈”是一種仁愛與和善。古人將自己的母親稱爲“慈母”,孟郊有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一個成熟的母親,她的面容慈祥而溫良,她的行爲從容而優雅。母親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最珍貴是那慈愛的目光。一個慈愛的母親,能給孩子成長塗上愛和善良的底色。孩子看到的是光明還是黑暗,這取決於母親是否擁有慈愛的心境。

佛家的“定學”,是通過修行達到內心的平靜。母親的“修定”,同樣爲了止息煩惱,使內心平靜、安寧、專一。女人很容易情緒化,作爲母親的女人容易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所以,母親要“理解孩子,控制自己”。成熟的母親不會整天擺着一副嚇人的臉,不會因爲孩子的搗亂而煩躁不安,不會因爲孩子學習不好而心焦如焚,也不會因爲孩子犯錯而氣急敗壞。

誠然,育兒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智慧。作者認爲,母親應該擺正位置,她是一個養育者,也是一位引路人,“用我們的愛去挖掘孩子的愛”,爲孩子“種下一課善良的種子”。在很多人眼裏,善良的孩子會得到獎勵,而不善良的孩子則被視爲壞孩子,但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爲“好孩子很有可能變得更好,而壞孩子很有可能變得更壞”。

其實,母親的境界有大,孩子的人生之路就有多寬。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母親應當學會漸漸淡出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開拓自己的世界。面對孩子的成長,她思考着“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該如何做母親”、“如何理解人的成長”。這些看似簡單的思考,卻是許多年輕媽媽所忽視的問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