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眼中父親的樣子,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

孩子眼中父親的樣子,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經做青少年叛逆期專訪的時候,採訪過一箇中學生。他整天沉溺於網吧不回家,當被問到原因時,他說的一段話讓我至今難以忘懷,並且在我養育了CC之後,一直鞭策着我的言行。

他說,我一點也不喜歡回家,因爲我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什麼位置上,小的時候我跟我爸特別敵對,就因爲聽了我媽的話,看見我爸就反感,所以我們父子關係非常糟糕。

後來長大了,我看得更明白了一些,我發現我爸並沒有我媽說的那麼壞,我又開始討厭我媽。如果她覺得我爸不好,可以跟他離婚啊,爲什麼要一直跟我說,破壞我們父子的感情呢?

你有沒有在孩子面前抱怨過你的老公?

當你覺得家醜不可外揚,不好意思跟親戚朋友說,怕大家看笑話的時候?

當你沒爭論出令你滿意的結果,對方又讓你無能爲力,你只能在孩子面前扳回一局纔算了結的時候?

當你迫不得已放棄論戰,表面忍讓,實際卻怒氣未消,只能在背後用語言攻擊對方的時候。

當你覺得爲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沒必要正面衝突,不發泄出來又憋屈,發泄出來還能趁機教育孩子的時候?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那個少年不是個例,他其實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

孩子天然就是家庭的保護者,他們的內心希望家庭能夠和睦。

如果母親長期抱怨,孩子的感情很容易分裂成兩個部分:一方面想保護母親對抗父親,另一方面則想要親近父親。

這兩種感情分別存在於孩子的意識和潛意識中。當有一天意識與潛意識的衝突到達頂峯的時候,通常也就是孩子叛逆和崩潰的時候。

孩子跟母親的好,好似是與生俱來的,從出生就喝媽媽的奶、親密無間, 生活起居、事無鉅細皆由母親照顧。

而中國式父親,大都深沉內斂不善表達,而且大都忙於外事,所以孩子跟父親的好,除了孩子自己能感受到的那一小部分,其他的大半卻是由母親營造出來的。

家人之間的生活習性、理念不同引發的矛盾在所難免。

女人天生愛叨叨,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孩子眼中父親的樣子,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

但凡事,都在人爲,叨叨不完全是壞事,它可以壞事,卻也可以成事。

我自認爲,自己是一個在很多很多愛裏長大的人。

我跟父親的關係極好,這其中我母親功不可沒。

我一直這麼愛父親,一半是他真的很好,我看得見的好;還有另一半是母親說出來的好,我未曾看見的那一半。

小的時候父親在外做生意,大了之後我們常年在外上學,若論相處的時間,遠沒有與母親的長,但只要回家,從母親嘴裏聽到的,大都是爸爸如何如何掛念我們。

當我們取得成就的時候,父親也高興,但在我們面前反應相對內斂,不過他會在外人面前驕傲的說,我家姑娘如何如何…

而母親呢,就會非常恰如其分的把剩下的聊天內容轉述給我聽。

愛要說出來纔好聽,父親說不出來愛,由母親來轉達,對於聽者而言,反而更多了一層欣喜。

關於父親對我們的好,母親說得太多,多到什麼地步呢?

多到我一度以爲,父親對我們的愛比母親更多。

因爲分分鐘都能列出很多條啊,那些天天掛在嘴邊被重複的,早就根深蒂固的種在了我們心裏。

所以,當父母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有時候還會更偏心於父親。

成年之後我曾想,母親這種只發揚別人,對自己的付出隻字不提的行爲,反而讓天平傾向了對方,真有種賠上夫人還折兵的不公感,何必呢?

論真正的付出,明明是母親更多啊,甚至多到無法歸類,多到無法總結成“一條條”。

我一直都沒懂,直到我自己有了CC,直到C爸最近去進修。

起初我怕C爸不在身邊,CC對爸爸會有所生疏,愛會有所減少,所以每天刻意的提提爸爸:爸爸最喜歡給CC講《爸爸,我要月亮》對不對?上次回來爸爸帶CC去動物園喂猴子了對不對?

我居然驚奇地發現,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不僅把C爸的愛重複傳遞給了CC,我的內心竟然也是無比幸福的,原來我的老公這麼愛我們的孩子。

當然我也會每天跟C爸說,今天CC摟着你的照片親了半天呢,今天你姑娘說我好想爸爸回家呢,今天女兒說把最大的蘋果留給你回來吃呢。

如你所感,我說的時候,C爸聽的時候,脣齒淺笑間,滿滿的,都是愛的流動,彼此對這個家的牽掛也又多了一分。

我才明白,原來把愛叨叨出來,不只是成全了別人,更是幸福了自己。

當然,跟任何一個家庭主婦一樣,我的母親並非不抱怨,但多半抱怨的是爸爸作爲丈夫的身份,而從來不是作爲父親的身份。

母親抱怨過父親很多:不修邊幅,不重人情往來,性格倔強… …

但她從未抱怨過一句:你們爸爸把你們磕了碰了,你們爸爸不知道帶你們學習玩耍,你們爸爸從來不管你們….

所以,即便爸爸不是媽媽眼中完美的丈夫,但媽媽卻依然把他塑造成了我們眼中,完美的父親。

所以媽媽們,我們可以在孩子面前指責他作爲丈夫的行爲,因爲那是你的丈夫;但是不要再孩子面前指責他們作爲父親的行爲,因爲,那是人家的父親。他好與不好,真的不是你說了算。

這兩者其實並不難區分。

比如週末回去,我又聽到了我媽的抱怨。

她說,知道你們今天要來,你爸專門起了個大早去買你們喜歡的魚,生怕去晚了賣完了。

嘿,你猜怎麼着,人家老先生就真的只拎了幾條魚回來,他就不知道順便捎點蔬菜回來麼,不知道一大家子人中午除了魚還得吃菜麼,這不還得讓我再跑一趟麼?

你說他這出去一趟不是瞎耽誤工夫啊,一把年紀了,都不知道聚會該準備什麼東西,一點都不知道多幫我分擔分擔,balabala... ...

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恩,是啊,他真不是一個貼心的好丈夫,但是,他真的是一個愛我們的好爸爸。

不得不抱怨“過”的時候,順便提一提他的“功”,有一個這樣的母親,怎麼會愁跟父親的關係不好呢?

當然,搭夥過日子,總會有爭吵不可避免的時候,不妨借鑑一下電影《怦然心動》裏那對父母的經典做法。

當見到父母吵架的時候,朱莉很難過。爸爸立刻控制了自己,晚上爸爸向朱莉道歉,並告訴她,不是你的錯,大人會解決好的。

孩子眼中父親的樣子,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 第2張

後來媽媽也來安慰她,並告訴她,她有一個又堅強又善良的爸爸。

孩子眼中父親的樣子,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 第3張

要始終讓孩子明白,家人之間會有矛盾,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相愛。

對孩子來說,矛盾或爭吵本身不是最殘酷的。

殘酷的是,大人把他當籌碼,要求他敵視他所愛的親人,甚至以他爲由,去破壞這個他一直努力維護的家庭。

曾經看過一句話,非常認同,“媽媽的素質將決定孩子的一生”。一個家庭哪怕窮到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善良、節儉、樂觀和整潔的女人在料理,這個家庭都是心靈的聖殿。

做爲家庭靈魂的老媽子們,咱們任重道遠啊。

如果一定杜絕不了抱怨,至少我們該學會,如何聰明的抱怨。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