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心中的惡從何而來

孩子心中的惡從何而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重慶10歲女孩摔嬰事件備受關注,讓人難以相信的是10歲的小女孩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孩子心中的惡從何而來呢?

孩子心中的惡從何而來

暴力的花朵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攻擊行爲是人的一種本能。就像動物能通過爭鬥保護自己,人也會利用攻擊行爲來維護自己的生存。但社會和文化限制了我們,只 有在特定情況時人們纔會將潛伏在心中的暴力釋放出來。相對於大人而言,一個孩子更易受到情緒的影響,更容易做出一些受消極情緒影響的過激行爲,表現出攻擊 性。

就像兒童的大腦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全一樣,兒童心理也在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他們不像大人一樣有較穩定的人格和理性的認識。而且兒童的發育快 慢存在着個體差異,同樣是10歲的兩個兒童,他們的心理髮育程度可能相差甚遠。而且在這一階段,兒童的可塑性較強,後天環境極易誘導他們出現嚴重的問題行 爲。對於一些較小的兒童,由於他們認識能力的發展局限,常常很難認識到一個行爲可能造成的後果,只是出於模仿和好奇就做出一些特殊行爲。大量的實驗研究證 明,兒童會由於後天的模仿和學習,更多地出現攻擊行爲。在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一個實驗當中,孩子們在看見大人毆打充氣娃娃之後,也學會了毆打充氣娃娃發 泄情緒。該實驗影像資料中孩子毆打玩具的行爲,幾乎和電梯中小女孩的行爲如出一轍。

孩子的這些心理行爲受到家庭、老師和同學的影響。許多調查研究都顯示,在那些有暴力行爲的青少年家庭當中,他們的父母多表現出感情不和、對孩子 的管教冷漠甚至直接對孩子暴力虐待等問題。本該是給孩子提供關愛和支持的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只有不安、痛苦和恐懼,不僅使孩子的心理沒有得到健康發展,更 易成爲推動孩子表現出過激行爲的內在驅力。家庭中的暴力,也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暴力的學習環境。

現在,許多人用“惡童”來形容這個女孩,從道德的角度批評她的所作所爲。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的道德認識發展是從低級到高級一步步發展起來 的。一開始,兒童的道德認識只能停留在膚淺層面上,以大人對自己的獎懲來認識對錯。隨着心理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才能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慢慢 理解道德背後的深層含義,使道德認識達到較高水平。

因此,對於孩子的培養,不應只重視吃穿和學習,還應該重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作爲家長,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溫暖和愛,溫馨積極的家庭氛圍使得孩子較少產生來自家庭的不良情緒,家庭帶來的情感支持也能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

當然,複雜的生活環境中負面情緒的產生在所難免,但是暴力攻擊並不是唯一的宣泄出口,成人在教導孩子學習方法的同時,也應該引導他們用積極的方 法來排解情緒,比如運動和遊戲。同時,成人也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一個人體會和理解其他人情緒感受的能力,和平常所說的換位思考比較接近。 當一個人能以同理心感受別人的感受時,暴力攻擊行爲也會隨之減少。

此外,還應注意心理疾病的治療。當孩子表現出一些問題行爲的時候,別光想着打罵和管教,有必要的話,應該及早尋找專業的心理和精神科專家給予指導和幫助。因爲對於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更有效的矯正治療。

 教育缺失 引發的悲劇

是什麼讓一個孩子做出摔嬰這樣讓人悚然的事情?目前的一些報道細節似乎都指向同一個問題——親子教育的缺失。

親子教育是控制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線,青少年的道德品質與家庭教育的成敗有着直接關係。數據顯示,近60%的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不健 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道德成長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模仿讓他們獲得經驗,並以父母爲榜樣。雖然沒有離開家門,但過於忙碌或對孩子不聞不問的 父母,實際使孩子處於一種“隱性留守兒童”的狀態,他們缺少道德榜樣,也沒有分辨是非的基準。這些孩子以自然和無序狀態發展出來的所謂道德,因爲缺少校 正,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出現了道德信念的淪喪。

這時候,孩子往往會更多地受到社會和媒體的影響。如據調查,有14.5%的未成年犯承認,影視作品中的某些內容使他們產生了違法犯罪的想法。事 實上,少年虐童的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 1993年就曾經有過一起震驚英國的案件,兩名10歲左右的男孩將一名兩歲的小孩虐殺致死,還製造了孩子被火車碾軋致死的假象。而且,在其中一個孩子的住 處還搜出了《鬼娃回魂3》和《鐵路少年》等暴力影片。

網絡是另一個影響當代孩子發育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網絡遊戲,遊戲中的虛擬身份會干擾他們對現實角色的清晰認識。青少年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理性行爲能力都較低,具有衝動性和攻擊性。網絡遊戲的暴力性內容往往會引發他們衝動性暴力犯罪。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處於“放任”狀態的孩子對親情往往是淡漠的,這使他們變得對人無情和冷漠。如果再配以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情況則更加糟糕。 後者也最能反映出家庭教育的低下和無能。粗暴懲戒的唯一功效只能暫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爲,使其成爲在家長或其他權威人物面前老實、而背後表裏不一的人。粗 暴的管教還會增加孩子的孤獨感和叛離性,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情緒不穩、殘暴和缺乏同情心。而被粗暴對待的孩子也更容易用同樣粗暴的手段去對待 他人,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溺愛、粗暴或放任都不是合適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家長在孩子教育上“耍滑頭”,“公共教育”成了他們的救星,以爲把孩子早早送進幼兒園或學校就萬事大吉。家庭將更多的教育監護責任“轉嫁” 給學校,面對道德問題還常常問上一句“你們老師怎麼教的”?教師和學校往往面臨的是一個有心無力的窘態,智能中心主義的教育模式讓他們不得不優先重視智力 而輕視道德。我們計算一下,如果一個班有40個學生,教師每天給每個學生哪怕一分鐘的特別關注,總時間就是40分鐘……再看看作息時間表、課程表以及教師 備課、作業批改等其他工作安排,就會明白教師到底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幫助家長完成這個“轉嫁”的重任了。

更糟糕的是,從影響力上來講,老師的“言傳”,遠比不上父母的“身教”。家長及家庭成員的各種不良行爲會對青少年造成實質性影響,使他們對社會 認同的道德和行爲規範產生懷疑,偏離正確的道德取向。一些家長因爲一些小利益去鼓勵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爲,這無疑樹立了糟糕的榜樣。

如果想讓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家長就必須分出一部分精力來關注孩子,我們可以試着坐下來,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只有多觀察,才能 在細微處發現問題,在孩子犯錯之前引導化解。我們要防微杜漸、循循善誘,而不是平時關注不多,一旦出現了問題便簡單粗暴。雖然在追求物質生活的今天,多掙 一些錢不是壞事,但錢是掙不完的,孩子的教育卻是耽誤不得,一個成功的家庭應該在其中找到平衡點。

 讓尊重生命 成爲普適文化

重慶10歲女孩摔嬰案在媒體引發一陣波瀾後,在反思還不夠充分的時候,又逐漸歸於平靜。

依據我的長期調查,這個10歲女孩內心再壞也壞不到哪兒去,但她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卻可能存在她難以免疫的毒素。這纔是導致女孩捅出大婁子的惡 因,也是大衆更應該反思的地方。這種惡因就是瀰漫於整個社會的對生命的怠慢、輕視,而非尊重、敬畏。由於長期生活於這種環境中,人們對此的意識並不很清 晰,甚至覺得沒有什麼異樣。但在我的教育工作經歷中,有一件事讓我深有警醒。那天是天津薊縣某商場重大火災的第七日,我受邀到天津爲一批公立幼兒園園長做 講座,一開始我就提議 :尊重和敬畏生命是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前提,今天正好是天津薊縣某商場火災中遇難同胞的頭七,我們一起默哀一分鐘。接着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所有的園長 都穩坐如鐘。

有人或許要說這是一個孤立的案例,不足爲證。恰在今年4月20日,我去深圳參加一個校長論壇,在機場得悉蘆山地震了,次日,論壇的主持人在開始 之前提出爲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一分鐘,在現場數百名學生面前,依然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站了起來,這就是一種無聲卻“有效”的教育。

事實上,這種無聲而有效的教育時時刻刻存在着,在學校裏、社會上、家庭中。既然生命在這些長期從事教育的主流人羣中都如此輕若鴻毛,就無怪乎幼 兒園和學校中常常發生兒童傷害、性侵、虐待案,就無怪乎孩子們對生命的懵懂和無知;反過來說,家長們還放心把孩子們送進這樣的幼兒園和學校,家長乃至整個 社會忽視生命的意識與學校之中並無兩樣。在這樣密佈毒素的環境中,希望孩子們表現得好一點,本身就是一種奢望。

八十多年前,陶行知感觸到“中國廢掉的只是人的生命”,專門寫了《中國的人命》一文,發出呼籲:“中國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貴於財富,人命貴於機器,人命貴於安樂,人命貴於名譽,人命貴於權位,人命貴於一切,只有等到那時,中國才站得起來!”

近些年來,人命在中國的地位已逐漸有所提升,每次遇到大的災難,已經改變了過去先救財物後救人的錯誤做法。但對生命的尊重依然尚未達到應有的程度,不斷髮生的不應有的傷害或命案就是例證。

之所以處於這樣的狀況,還是由於一些邏輯的顛倒,這種邏輯認爲消滅了壞人就能建成理想社會,而非所有人共同去創造理想社會,認爲意見不同的人的 生命價值要輕於意見相同人的價值,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的生命價值不等。於是一些人常常以似乎高尚的名義傷害另一些人的生命,以似乎高尚的名義褻瀆另一些人 的生命;於是在這個社會中就自然存在一些厚命的人、一些薄命的人,一遇到某種情況,那薄命的人就會因此喪失自己的生命。

怎樣讓那些園長和校長們真誠地敬畏生命?怎樣在政府官員中確立發自內心的敬畏生命觀?怎樣在所有國民中確立生命高於一切的意識?這是一個社會系 統性的難題。改變現狀就必須徹底改變潛存於社會意識中的錯誤邏輯,讓尊重和敬畏所有生命成爲一種普適文化,所有人的生命都具有同等的價值,都應無條件地獲 得尊重和敬畏。這種文化所能浸潤到的地方,無辜的生命傷害就會減少乃至消失;唯有在這種文化哺乳下,所有的中國人才能挺起胸膛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