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如何讓孩子不和自己對着幹

如何讓孩子不和自己對着幹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總是和父母作對,也許真的因爲他們不聽話,性格頑劣。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大腦的本能反應,很多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否定信息,反而會讓大腦不由自主的去想,從而使孩子產生肯定的暗示。

孩子總是和父母作對,也許真的因爲他們不聽話,性格頑劣。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大腦的本能反應,很多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否定信息,反而會讓大腦不由自主的去想,從而使孩子產生肯定的暗示。

什麼是潘多拉效應?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心理學中把“不禁不爲”、“愈禁愈爲”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爲“潘多拉效應”或“禁果效應”。潘多拉效應的心理實質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相信大家都聽過亞當與夏娃的故事:

禁果一詞來源於《聖經》,傳說上帝耶和華創造了亞當和夏娃以後,把他們倆放在美麗的伊甸園裏,上帝告訴他們:園子裏所有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獨智慧樹上的禁果不能吃。但上帝禁止的話卻激起了夏娃的好奇心,她在蛇的誘惑下忍不住偷吃了禁果,被上帝貶到人間吃苦受累。於是,越是有禁止,越是想嘗試,在心理學上被稱爲禁果效應。

潘多拉效應告訴我們:要求人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必須有相對充分的理由。

爲什麼孩子熱衷於做父母禁止的事情?

1、引起父母的注意

試想兩個孩子同樣坐在書桌旁看書,一個孩子聚精會神,一個孩子時不時亂跑,父母會關注誰呢?當然是到處亂跑的孩子會引起父母的更多注意,因爲他們做了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所以自然容易被父母責罵。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也樂意承擔這樣的結果,也許在孩子的心中,責罵就是父母關心他們的一種方式。和父母對他們不管不顧相比,至少這樣還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存在。

2、孩子天生的好奇心

俗話說好奇害死貓,不僅是動物,我們人類也有着很強的好奇心,只是作爲成人,我們能夠對自己的行爲有所剋制。但是孩子卻不同,因爲心智等發育尚未成熟,所以他們在行爲上難免會有所欠缺,好奇心會表現得非常明顯。

哈佛大學的丹尼爾·魏格納教授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教授要求參加實驗的成員們不要不在腦海中想象一隻白色的熊,但是實驗發現,教授說完之後,大家都在去想這隻白色的熊,白熊的形象很快便浮現在不同參加者的腦海之中。

很顯然,這些帶有“不要”、“不能”、“不是”等“不”信息的指令,並不會像人們所期待的那樣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包括上面提到的潘多拉效應也是這樣,當父母總是禁止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往往會用實際行動去進行探索和嘗試。父母說的越多,他們的好奇心也會越大,自然就會變的不聽話,甚至一意孤行。

3、自身能力的限制

由於孩子年齡小,他們自身的很多能力還處在不斷的發展完善之中,這使得他們對父母的要求也許不能夠完全領會。所以當父母對他們有所要求的時候,孩子會有所選擇的忽視對他們並沒有意義的虛詞。

孩子是具有破壞性心理,但是我們不能只要看到孩子犯錯,就認爲他們是故意和自己作對,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誤解,反而容易讓他們引起反感。

如何讓孩子不和自己對着幹?

如何讓孩子不和自己對着幹

1、提供給孩子更多的選擇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往往只會給他們兩種選擇,是或者不是,要或者不要……這樣會使得孩子的選擇具有明顯的侷限性,很難做出父母真正想要的答案。

父母可以嘗試着給孩子另一種選擇的方式,比如吃飯時不要問他們要不要吃蔬菜,而是問他們是吃青菜還是生菜,這樣孩子便會擁有選擇的主動權,從而願意積極配合。

2、儘量少用一些疑問句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時應當用一些簡潔明瞭的語句,讓孩子清楚的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不是用一些否定句或者是反問句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

正如父母想讓孩子早點睡覺,完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寫完作業洗漱完畢後就上牀,不要磨蹭。而不是問孩子,你寫完作業了不睡覺,還想幹什麼呢?這很有可能讓孩子真的拿起玩具去玩,而不是選擇睡覺。

3、告訴孩子對的,而不是不對的

父母要儘可能的向孩子傳授一些正面的信息,告訴他們正確的行爲,這樣孩子的頭腦裏就會有着非常清楚的認識,知道這些事情是應該做而且可以做的,這也會使得他們努力做到越來越好。

如果父母總是告訴孩子不能去做什麼,那麼孩子的思維就很容易陷入混亂中,因爲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所以反而會做出父母不允許他們做的事情。

4、父母以身作則,起到榜樣作用

如果父母自己總是整天抱着手機,那麼當他們要求孩子不準玩手機的時候,自然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孩子心裏會想:你們自己都玩手機,憑什麼要求我不玩呢?

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話,必須自己首先優秀,這樣纔會有更強的說服力,在孩子面前起到榜樣的作用,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面去發展。

5、給孩子參與的機會

如今很多父母總是包辦着孩子的一切,在父母眼裏,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足夠,至於生活中的事情,他們完全可以代辦。這看似是對孩子好,其實過度的溺愛反而會剝奪孩子的成長權利。

當孩子失去了動手能力之後,他們習慣性的享受着父母給予的一切,所以變得自私懶惰,唯我獨尊,只要稍有一些不滿,就會亂髮脾氣,和父母對着幹。

6、給孩子放縱的權利

父母對孩子總是有着諸多的要求,不允許他們玩這個,禁止他們做那個,這其實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當他們的積怨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明目張膽的和父母對着幹。

與其這樣,父母不如放手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思去放縱一次,這樣當孩子在吃虧之後,才能體會到父母所說的話是正確的,從而願意發自內心的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不是隨心所欲,任意妄爲。

換一種溝通方式,或許能利用“潘多拉效應”讓孩子愛上學習

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就是自己創造了一個潘多拉魔盒,讓自己的孩子愛上了學習:

小時候是蘇軾與蘇轍其實特別不喜歡讀書,每天都貪玩。蘇洵夫婦每天都在煩惱如何能讓自己的兩個孩子愛上學習,可是最終都失敗了。後來,蘇洵想了個方法:當蘇軾與蘇轍在院子裏玩耍的時候,他就找個角落躲起來看書,兩個兒子開始產生好奇,可他們一接近蘇洵就把書合起來,故意不給他們看。於是蘇軾、蘇轍便趁着父親出去的時候,將他“藏”起來的書拿出來看。久而久之,他們倆兄弟都愛上了讀書,每天努力學習,最終成爲了著名的文學家,與父親蘇洵被譽稱爲“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嚴厲禁止的事情正是我們頭腦裏的潘多拉魔盒,當父母反覆多次強調不能夠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的頭腦裏便會頻繁的出現這件事情,這導致他們有着強烈的慾望想要去嘗試,最終會付出行動。

如果大家仔細想一下,肯定會發現自己每一天都會說着很多以“不”字開頭的語氣,比如不要貪玩,不要偷懶,不要不聽話等等。站在父母的角度,這當然是爲了孩子好,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卻是對他們無形的限制,會讓孩子心生牴觸。

所以大家不妨嘗試換一種語氣和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儘量讓孩子願意接受,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正面信息,這樣纔會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