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家長怎樣做,孩子纔會乖乖聽你話呢?

家長怎樣做,孩子纔會乖乖聽你話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常聽朋友說,我家寶寶老是不聽我的話,叫他做一點事都不肯動,就自己搞自己的,那麼家長應怎樣處理寶寶和自己的關係呢?家長怎樣做,孩子纔會乖乖聽你話呢?

經常聽朋友說,我家寶寶老是不聽我的話,叫他做一點事都不肯動,就自己搞自己的,那麼家長應怎樣處理寶寶和自己的關係呢?家長怎樣做,孩子纔會乖乖聽你話呢?

最近發現一件事。

晚上的時候,小小魚在沙發上坐着,看書或者玩自己的玩具。

而時間已經不早,媽媽就得提醒他去洗澡,然後準備睡覺。

“快去洗澡啦!”第一次叫他。

他沒動。(我肯定他是沒聽到,具體原因在後面分析。)

媽媽也沒有停下來,還是在屋子裏轉着,做自己的事。

等了一圈回來。

“快去!怎麼還沒去啊!”

他還是不動。(也許聽到了,但不想停下來。)

“快去,你看看時間,不早了!明天要上學!”

第三次催促,他開始有了反應。

但在那磨磨蹭蹭的。

所以,常常聽到媽媽的抱怨“怎麼越來越磨磨蹭蹭,做什麼事都要這樣催他。”

有一次,當她在廚房門口叫沙發上的小小魚去洗手時。

我說:“你去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說。”

效果立馬好了很多,省略了繼續催促的次數。

當媽媽在那面對面提醒他時,他聽進去了,再堅持了一下,他很快做出了行動。

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你在跟一個沉迷在自己世界裏的男孩說話時,其實相當於跟一堵牆說話一樣。

因爲我無數次的經驗告訴我,不要去叫正在玩恐龍的小小魚。

特別是他在自導自演時,我的叫喚不僅僅會被忽略,而且還會打擾到孩子。

如果真的需要喚起孩子的注意。

那不要隔着老遠的距離大喊大叫,這樣幾乎沒有效果,反而把自己弄得着急上火。

然後還怪孩子不聽話,所孩子磨磨蹭蹭。

這不是誤會了孩子麼。

所以,當你有重要的指令需要讓男孩接收到。

請走近孩子,蹲下來,看着他們的眼睛,清楚地把要說的話,儘可能簡潔地說完。

跟男孩說話,請一定要簡潔。

因爲男孩們不喜歡聽到你的長篇大論。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這是由男孩的大腦決定的。

甚至他們長大後也是如此。

科學研究發現,女孩的大腦中“語言和情感交流”的區域會比較早地被開發。

就算是小嬰兒,女嬰會更加喜歡觀察養育者的面部表情,察覺人的情緒變化,她們善於讀懂人的面部表情和感受情緒的變化,所以更貼心懂事一些。而且能夠將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比如更喜歡跟父母說出自己的“愛”,也更能處理父母複雜的語言。

但是男孩就不一樣,他們的空間和觸覺會先發展,所以在運動、空間、分類上會優於女孩。

可是在語言處理上,他們的大腦就不靈泛了。

最好一次只給一個簡單明確的信息,這樣男孩們纔能有效處理。

比如你要孩子過來吃飯了。

可以明確地跟孩子說,“現在是吃飯時間,馬上洗手過來,1分鐘後開動!”

而不要說一大堆不吃飯會生病啊,要吃飯才長高的理論。

要孩子收玩具,不妨直接明確一點:“在五分鐘內把地上的玩具放進那個橙色的盒子裏吧,幫助小玩具們回家。”

如果你簡潔明瞭地說,孩子還是不聽,怎麼辦?

那我們還需要了解男孩的另一個溝通特點。

相比你說的話而言,男孩最想對大人們說的是:我更喜歡去親身體驗、感受,而不是聽你們說。

當然,我們不可能真的讓他總是去體驗不吃飯、不睡覺。

那怎麼辦?

那就讓他們去體驗後果和處罰吧。

我一直跟媽媽們說,養男孩,除了愛之外,一定需要一點懲罰措施的。

如果你狠不下心,那就要爸爸來做。

你說道理沒用,那就用規矩,讓他們去體驗、感受。

比如小小魚晚上拖拉着不洗澡。

媽媽叫他沒用。

我基本只要一招就能搞定他。

“你正在浪費自己聽故事的時間,我建議你馬上去洗澡刷牙,然後來聽我講故事。”

哪怕他想繼續磨蹭,也捨不得放棄聽故事的時間啊。

因爲他曾經因爲磨蹭,真的沒有聽。

對一個習慣了聽故事的孩子來說,不聽故事就睡覺,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那次關燈了就在那哭。

我跟他一起分析了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並且他自己也認識到了因爲磨蹭耽誤了時間。

我也開燈給他講了五分鐘。

雖然很短,但他已經很滿意了。

並且後來的日子沒有再繼續這樣。

所以,不要對着一個男孩噼裏啪啦說太多。

不妨去找一些能看得到的案例或者資料作爲客觀事實,讓他們去感受。

這樣的效果最好。

以前我帶小小魚在鄉下,經常遇到路上有被壓扁的青蛙。

讓他明白車輪的危險,避開車輛保護自己。

家長怎樣做,孩子纔會乖乖聽你話呢?

當然,讓孩子聽話,絕不是靠控制和父母的權威來養一個唯唯諾諾的男孩。

而是讓親子之間的溝通如何順暢有效。

其實那種控制慾和父母的權威,最後反而是讓孩子不聽話的最大原因。

而父母對孩子的尊重,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纔是讓孩子聽話的真正前提。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小男孩在外邊,一見到自己的小夥伴,激動起來就揮動着小手捶過去。

嘴巴里還嘰嘰呀呀地叫着。

“不要打人,不要打人啊!”後面的大人大聲叫着。

“別急,他們只是在打招呼呢!”我會這樣說。

可很少有人信。

覺得男孩好鬥,就不能放一起。

所以很多父母出於保護,直接把孩子抱走,以防止被對方打傷。

可同等體重的男孩之間,就算真的打架,也不會有大的傷害。

何況很多時候,他們並沒有打架。

我們還要尊重男孩們喜歡冒險的意願。

比如有時他們會提出一些特別的要求。

“媽媽,我想爬一下那棵樹!”或者是“我想玩打仗遊戲!”

當然會有一些小小的危險。

可爲什麼不答應呢?

反而一味地說:“太危險了,不能玩!”

這樣的話,孩子會鬧,但問題在哪?

其實在父母的身上。

常常見到一些小男孩被奶奶強行抱走,就是爲了避開所謂的危險。

然後他們哭得很厲害。

很多人覺得是孩子太皮,不聽話。

可你看看那個幾乎絕望的男孩。

其實他只是想抓住那隻螞蟻,或者想去草地上打一個滾而已。

我看到這樣哭泣的孩子,總是會覺得孩子可憐。

他們的哭泣不是沒有理由的。

常常是因爲大人的粗魯、無知、固執、麻木造成的。

當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時。

纔會發現這只是孩童的正當需求。

家有男孩,一定要允許他有不聽話的時刻。

允許他能狠狠哭一把。

允許他那些小調皮的時刻。

很多時候,男孩哭着。

邊上的人就起鬨:“不像男子漢,羞羞臉啊!”

“真不聽話,就知道哭哭哭!”

“真是愛哭呢!妹妹都比你勇敢啊!”

千萬少說這樣的話。

因爲每個孩子都有傷心難過的權利,也有表達情緒的自由

未必是男孩就不能哭?

所以小小魚每次發脾氣大哭,我就聽着他哭,平靜對待。

告訴孩子:

你如果覺得自己對,可以說,不一定要全部聽爸爸媽媽的。

如果你想哭,那就哭吧!只是你不能打人來發脾氣。

養男孩,要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愛你,尊重你,但也要管你。

母親的溫柔和父親的寬容,都是愛的部分,也是管教孩子的前提。

而靠嚴苛的打罵,是養不好男孩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