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我還在爲柴火妞該不該去臨縣讀書,以便獲取更好的教育資源而搖擺不定的時候。別人家的父母,北京城的富豪、中產以及平民,已經齊刷刷在考慮該不該在中學階段將孩子送出國的問題。注意,不是送不送出去留學的問題,這個問題即便是《小別離》中的反對派童文潔、金志明都趨向要送。而劇中所有的矛盾糾結

作爲家長丟工作、棄事業、遭遇婚變,作爲孩子或叛逆、或離家、差點抑鬱。值得嗎?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最近熱映的《小別離》給我當頭一記悶棍。

劇中有兩個留學歸來的成功範例:周佳成和李想。似乎告訴我們趁年輕出去走走,我們的孩子也可以陽光、自信有能力。可是等等……周佳成其實是土生土長的老美啊,她回中國纔算留學,而且也是心智成熟後的大本實習吧。李想也是從小跟着外交官父母在國外遊歷,國內上中學也算是遊歷的一部分,與其說留學讓他出色倒不如說是這種遊歷本身讓他顯得和國內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不太一樣。
在我看來,《小別離》中“小留學生”現象和前幾年大熱的寄宿很類似,可以說“小留學生”其實是“小寄宿生”的變種。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第2張

先讓我們來八一八寄宿制學校。
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2004年公佈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強調“以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爲突破口,加強西部農村初中、小學建設”。除了中西部農村中小學的寄宿學校外,民辦學校也以寄宿製爲主。
客觀說,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對擴大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規模,保證中西部學齡兒童入學並完成義務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寄宿制學生長期處於缺乏家庭情感呵護及文化生活的封閉校園環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現多種問題。
有人說孩子通過寄宿,可以培養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寄宿可能會害了孩子》一文中非常不認可這種說法。她認爲這個說法很自私很僞善,推論也很淺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絕開來,就可以鍛煉出很強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體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體意識,善於和人合作。按照這樣的邏輯,孤兒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應該是最好的。
她舉了栗子羅馬尼亞的”孤兒院現象“這個例子。二戰後,羅馬尼亞陷入經濟困頓、人口銳減的狀態。政府鼓勵生育,規定每個育齡婦女至少要生4個孩子,如果家庭無力承擔這麼多孩子的撫養責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資的國家教養院,由工作人員進行集體撫養。該政策出臺後,先後有6萬多名嬰兒一出生就被送進教養院,進行批量撫養。這些孩子後來幾乎都出現行爲異常,大多數人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他們不會和人交流,無法形成對視和對話,獨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後搖晃或不斷重複某種刻板行爲,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稱之爲“孤兒院現象”。
其實心理學上,有個叫哈洛的做了個鼎鼎有名的“恆河猴實驗”。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着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纔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 許多心理學家認爲, 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第3張

”孤兒院現象“和”恆河猴實驗”間接證明了父母之愛對於孩子心靈滋養的重要性。嚴重缺愛的孩子,其實也不僅僅是心理行爲學改變,掃描他們的腦結構,會發現主控情緒的海馬迴、杏仁核等很多結構都不正常。
孩子剛出生時只是個“小動物”,是個純粹的自然人。要成長爲一個社會人,必須依循成長秩序漸次展開,宛如一粒種子必須依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成長一樣。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個人首先要滿足溫飽、安全感、愛和親情等自然需求,然後才能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識和能力。家庭的溫暖,尤其母愛,是一個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品。
可身邊總有這樣那樣的成年人一再地無視兒童的自然需求,基於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替孩子勾畫未來的藍圖。他們面對孩子時,更多的是進行社會化的功利計算,而不去顧及孩子作爲一個自然人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急於去發展他的社會屬性,拔苗助長,早早減少他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社會屬性也難正常成長、正常表達。綜上,我和尹建莉老師的想法一致,不太贊同讓孩子成爲幼小階段的“小寄宿生”及“小留學生”。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第4張

再說回《小別離》中“該不該在中學階段送孩子留學”這個話題。其實柴哥依舊不太認同中學階段就送孩子留洋。中學階段正好對應孩子的青春期,衆所周知,青春期是孩子一生成長最爲關鍵最爲叛逆又最缺乏自控力的階段。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人腦中有個叫做杏仁核的東東,位於大腦前端,有調節內臟活動和產生各種情緒的功能。杏仁核一般在20歲前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它就好比是汽車的油門,詮釋着爲什麼青少年喜好尋求刺激、開快車及愛冒險。人腦中起到剎車片作用的結構叫做前額葉皮層,卻是大腦中最晚發育成熟的部分,它直接關係着人的行爲。在正常情況下,額葉對其下層腦組織具有控制作用,當額葉沒有發育成熟時,這種控制作用就會顯得比較薄弱。一般來說,額葉在人體24歲時,才能完全發育成熟,這就是爲什麼青少年自控比較差的原因之一。
讓孩子駕駛着一輛剎車不良的跑車瘋狂前行,我承認我做不到,家長就該是做副駕駛適時幫助孩子點剎的那個人。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第5張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春期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孩子產生成人感,而心理髮展的相對緩慢又使他們處於半成熟狀態,成人感和半成熟狀態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動產生種種矛盾。比如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託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孩子希望在精神獨立,一方面又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比如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孩子認爲成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又有諸多苦惱需要向自己認爲可信賴的成人朋友吐露心聲;比如成就感和挫折感的交替,孩子一旦取得成績就激情滿懷,一旦遭遇挫折就低沉沮喪。
青春期的孩子,貌似平靜的軀體內經常掀起滔天巨浪,稍有不慎,心理就會走入歧途。《小離別》中青春陽光古靈精怪的朵教主,一言不合,還不是上演離家出走,差點抑鬱的下場。
讓孩子在異國他鄉獨自面對這樣的心理衝突,也許最終衝關成功,收穫超越同齡人的堅強心態,可萬一失敗了呢。生活畢竟不是一把梭哈,作爲家長的我們不敢賭,因爲輸不起。

從家長的腰包角度分析出國留學的費用對於絕大部分工薪家庭都是一筆不菲的巨資,就像《小別離》中吳佳妮一家,籌措留學資金需要把自家住的房屋出售才行,後來得知每年的學費由20萬漲到40萬的時候,就算賣房也讀不起了。要不是最後剎住了車,差點把女兒琴琴都給賣了(過繼給姐姐)。這樣砸鍋賣鐵,降低全家人的生活品質,一家鬧得差點分崩離析,追求的不過是女兒儘早出國,值得嗎?
童文潔在劇中說出了大部分陷入出國魔怔的家長的心態:我不能讓我的孩子有一點點的遺憾。作爲家長我很理解這些家長的心態,可是生活畢竟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場馬拉鬆啊。傾盡一個家庭所有,只是爲了讓孩子出國,真的可取嗎?
理性想想,這些沒有條件卻硬要創造條件的家長,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用來改善生活品質,用來提升每個家庭成員的軟實力,而不是將所有家庭未來希望全都押注在孩子身上,會不會更好一點呢?
當然如果像劇中張亮忠那麼壕,上趕着給國外圖書館捐錢的金主,自然隨意就好。
熱劇《小別離》,送青春期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第6張

我很贊成一種說法,關於孩子的教育責任,家庭、社會、老師的比例是7:2:1,父母纔是孩子教育的核心力量。無論是寄宿學校還是海外留學,都應該是孩子社會屬性成熟後的更上一層樓。那種早早將孩子送往寄宿學校、送往海外的家長,貌似付出了很多,實則逃避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建議還是先提升自我、開闊眼界,爲孩子樹立努力上進的榜樣,而不是整天琢磨着如何將孩子送走。
拋開教育本身,一個孩子真正屬於父母的時間只有十幾年。等他成年了,不僅從心理上要自立,從空間上也要和父母分開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其實就是錯過了生命中許多最美妙的時刻。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