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不帶孩子上早教班的原因不是窮,而是……

我不帶孩子上早教班的原因不是窮,而是……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好多媽媽問過我,你會帶毛豆去上早教班嗎? 我都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不,我不會帶孩子去早教班。”我不帶孩子上早教班的原因並不是因爲窮,看了你就會明白。

這麼說是充足理由的。一方面我是教育系的科班出身,知道那些早教銷售員的“智力結構”、“全腦開發”、“樂感”、“感統”、 “愛和自由”都是一些高大上的銷售話術而已,你要是追問下:到底啥是愛與自由?銷售就張口結舌了。這些教育學術界還在探討的詞彙,你敢說早教機構已經研究明白了?

另一方面,當時在上研究生時學到的教育學知識,也讓我知道在0-3歲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所謂“不上早教班就輸在起跑線上了”的恐嚇營銷,呵呵,嚇唬誰呢?

但是,毛豆1歲之前,由於毛豆奶奶受小區裏早教班的宣傳鼓動,非要帶着毛豆去體驗下。我們也算是體驗了,跟大家說道說道吧!

一、“早教”?孩子只盼別“早叫”

第一次是毛豆3個月的時候,我家旁邊的一個知名早教機構在小區裏浩浩蕩蕩展開宣傳攻勢:免費體驗課! 懷着“盼孫成龍”的願景,毛豆奶奶一定要我聽聽。我只好苦着臉去了。

早教老師一聽孩子3個月,立刻制訂了一個主題:“這節課的目標是學會翻身、抓東西和拉坐!”3個月的毛豆在我的幫助下勉強翻身成功,旁邊的銷售趁機提醒我:“你看,孩子的運動天賦被成功發掘了,3個月就會翻身,遠比不上早教班的孩子運動能力強!”

旁邊的奶奶看得兩眼放光,就想立刻掏錢了。我趕緊把奶奶拉到一邊,偷偷對她說出早教班的內幕:

有些早教中心自行制訂了一些孩子智力發展的“參考指標”,指導家長遵循來培養孩子。這些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純粹是商業營銷的“指標”,誤導家長,以爲孩子有所不足,從而有讓孩子上早教班的需要。其實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與腦部結構發育密切相關,過早的訓練違反身心發展規律,反會傷害了孩子。”

奶奶面色一緊,立刻就跟我回家了。路上憋了很久的話還是問出來了:可是老家那邊,很多上早教班的孩子很小就能認字、背古詩,大人們的都羨慕的不行,這也不對嗎?

我接着給毛豆奶奶科普:

“中國父母喜歡讀書好的孩子,所以“很小就能認很多字、會背古詩”太容易打動家長的虛榮心。所以早教機構會在孩子的認知能力上專門下工夫,尤其是認字。但有幼兒園老師發現,班裏認字能力超前的小朋友可能“不合羣”、“口語交流能力滯後”等現象,這可能是對孩子大腦的某些部分過度刺激,智力發展不均衡。

回去的路上,奶奶看着我懷裏的毛豆睡得正香,總算開竅了:孩子哪知道什麼早教不早教,只是盼着你別“早叫”他!

我不帶孩子上早教班的原因不是窮,而是……

我說:對啦!早教不是拔苗助長。

二、那3歲以前的孩子學什麼?

有的媽媽問了:那孩子3歲前,難道可以什麼都不教不學嗎?

誰說可以什麼都不學的?!臺灣學者郜瑩認爲:必須要學也唯一要學的就是“學做正常人”。

學習能像個“正常人”般地好好走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說話、對人笑、有禮貌……也就是要集中在生理、心理的健康,性格和人格的塑造培養,如好習慣、好品德與好規矩的養成建立。

這些都得靠父母平時的點滴教養而來,想靠一週幾次送到早教中心是培養不出的。

因此,與其花大錢送孩子去早教中心,遠不如與孩子一起遊戲、畫畫、唱歌、讀故事書、聊天……更好。

三、早教班,期望不要太高

早教機構一方面是教育機構,同時也是商業機構。父母常常會對早教機構有過高的期望,比如經常幻想如下三條:

1.寶寶學會的東西多,至少比自己在家教強。

2.老師會時刻長按到我的寶寶,和寶寶有親密互動,寶寶的膽子也大一些。

3.寶寶在家是一個人,送到早教中心來就是想寶寶能結交朋友。

但基本都是大失所望!父母發現孩子也沒學會什麼新東西、老師也照顧不到自己孩子。而且,寶寶還低着腦袋悶頭玩,所謂的社交能力也沒有發展。

這究竟是爲啥?出現這種情況意味着你想多了!咱們一個一個的解釋。

誤區1.寶寶學會的東西多,至少比自己在家教強?

答案:早教是一種體驗,體驗意味着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很多家長期望寶寶在早教班能夠學會很多東西,但卻發現早教機構似乎沒把寶寶完全學到這些東西作爲課程目標。這會不會是在忽悠家長呢?

不是的!對寶寶而言,他通過聽去理解,通過模仿去操作,通過觸摸去感受,在通過感官感受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建立認知,這些過程要比會認幾個字、會數幾個數重要得多。

在早教中,父母的得失心太重的話,會很不爽。因爲早教班中的認知活動、遊戲的難度設置,是根據該月齡段幼兒的平均發展水平設置的,無可避免的,對於一些寶寶有太難,而對於另一些寶寶則太簡單。如果家長總是糾結“別人寶寶能做到的,我的寶寶也要做到”的結果,忽視寶寶在過程中的體驗,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壓力。愉快、放鬆的氛圍對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誤區2.老師會時刻長按到我的寶寶,和我的寶寶有密切的互動。

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親子關係第一,別太指望早教班的老師。一個早教班人數爲10~15人,而0~3歲小寶寶突發情況多,實際出勤的人數一般只有6到9 人。就按6個人算吧,一節早教課1小時,除去歡迎、結束、休息和老師要推進各個環節,單獨指導每個寶寶的時間只有5分鐘。

早教老師對寶寶來說是陌生的,只有當親近的家人在場時,寶寶纔會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與其說早教班教孩子,倒不如說“教家長怎樣和孩子玩“。家長如果學會和孩子互動的小遊戲,就基本上達到了早教的目的了。話又說回來,這個咱們自己從網上也可以學啊!

誤區3:爲什麼我的寶寶和別的寶寶接觸那麼少?

原因:寶寶2歲半後纔有人際交往技能。之前就是各玩各的,對別人無感。

有的父母上早教班,就是期望寶寶能進行同伴間的互動交往。但2歲半以前的孩子都對他人無視。況且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從觀察和模仿別人開始,這個在小區裏最自然的交往就可以學到。

毛豆每天在樓下的“朝陽羣衆”小區大媽、小屁孩們中穿行交往,見招拆招,這說明人際交往能力根本無需花1萬多去早教中心培養啊!

參考文獻:

心得俺家體驗一回早教班的結局就是:從此以後我們跟寶寶多說話,多唱歌;在寶寶還不能爬之前,多幫他變換一下姿勢,活動活動筋骨;多帶嬰兒去戶外走,因爲寶寶很愛東張西望。

毛豆奶奶感慨:所謂早教早教,其實是大人“找教”啊。我說:這就對啦!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