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如何科學應對熊孩子的壞脾氣?

如何科學應對熊孩子的壞脾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你一般會怎麼應對呢?在教育這個問題上,你平常是如何跟孩子相處的?如何科學應對熊孩子的壞脾氣?

如果問什麼樣的孩子最讓人頭疼,可能很多父母會說:就是我家那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摔ipad的熊孩子!

在校門口、商場裏、火車上,時常看到有些孩子大哭大鬧,滿地打滾,因爲爸媽做的事讓他不滿意了。也有的父母每隔一兩週,就會收到老師告狀:你家孩子跟同學一言不合就動手!

不管多可愛的孩子,都有讓人抓狂的一面。母語視頻中,Yoli說:

“你要成爲一個出色的大人,就不要忘記你作爲孩子的感受。”

這一次,我想作爲曾經脾氣暴躁的孩子,講講當時的內心戲。

通常脾氣暴躁的孩子會做什麼?

無緣無故發脾氣?

欺負小朋友?

禍害小動物?

破壞力特別強?

這一切我小時候都做過。比如以打架遠近聞名,附近的小男孩基本都被我打哭過(我是女孩);不給看動畫片,就把遙控器扔出窗外;撕書,砸玩具,偷偷踢別人家的狗,把新買的地磚一塊塊摔斷;跟老師吵架,在班級牆上亂塗亂畫……

當我跟一個當了媽的朋友說起這些時,她一拍大腿,說:“對對對!我家孩子脾氣就跟你一樣差,他這是要學壞嗎?小時候就這麼能惹事兒,長大了還得了?可是看你現在挺正常的啊。”(上下打量ing……)

其實,我也時常後怕,慶幸自己沒有成長爲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後來學了心理學,才知道做壞人哪有那麼容易= =)

同時又覺得自己天生不善良,不是個好東西,陷入自責與愧疚感中,直到進行了二十幾次個人心理諮詢,才慢慢懂得了小時候的自己。

所謂“學壞”,是站在成年人角度的道德判斷,但是孩子心中的道德與成年並不一樣。

根據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對道德的認知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前道德階段(0~3歲):以自我爲中心,毫無道德觀念。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用發脾氣、哭鬧、摔東西來表達。

他律道德階段(3~7歲):體會不到別人的感受,對道德的認識是服從權威,比如聽父母和老師的話,但是不懂爲什麼要這樣做。父母不在身邊時,孩子的行爲可能不一樣。

自律道德階段(7~12歲):能夠換位思考,尊重別人,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與人共同制定並遵守規則。

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不再刻板地按固定規則去判斷,並發展出真正的具有關心與同情的道德感。

媽媽們可以放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脾氣暴躁,各種欺負人、搞破壞,並不等於學壞,也不必上升到人品的高度。他們只是還在成長中。

如何科學應對熊孩子的壞脾氣?

但是,別人家孩子就很乖巧聽話呀,偏偏我家孩子這麼不省心。這是爲什麼呢?

首先,孩子是否容易暴躁,與天生的氣質類型有關。

其次,看似“發脾氣”的行爲,其實是孩子的一種語言。

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情緒的產生都是一種本能。脾氣暴躁,往往是因爲有需求而無法表達,可能是因爲語言能力不完善,無法準確地描述自己的需求,也可能是迫於父母壓力,不敢說出需求,於是只好用行動來表達。

小時候我媽脾氣不好,我單獨面對她時總是提心吊膽,她因爲小事遷怒我,可我無法據理力爭,因爲這樣她肯定更生氣。憤怒、委屈、困惑、害怕,種種情緒交織,讓我感到必須做點什麼發泄一下,才能平靜下來,於是就有了打架摔東西。

還是之前那位朋友說,她每天晚飯後陪孩子做作業,越是要求孩子認真,孩子做錯的題越多,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哭鬧不止,撕了作業本,索性躺在地上不起來了。

她特別失望,心情低落了一陣子。直到有一天,她因爲對週末加班的安排敢怒不敢言,消極怠工,才忽然恍然大悟,孩子的哭鬧就和自己的偷懶一樣,想表達的是:我已經很累了,你不要再逼我,我要休息。

當時的我也是如此,真正想說的話是:“你自己有事不順心,怪我嘍┑( ̄Д ̄)┍,仗着你比我大就欺負我,簡直氣死我了!”

還有一些經常被忽視的孩子,沒學會怎樣與人溝通,明明是想對小朋友表示友好,或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比如父母剛剛生了二胎),卻不知怎麼表達,只好打人、哭鬧、提過分的要求。其實他們並不是脾氣暴躁,內心反而比普通孩子更脆弱。

那麼,知道了這些,作爲父母可以怎樣應對呢?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我們能給孩子的,永遠是自己擁有的東西。

媽媽帶孩子,常陷入一種惡性循壞,越爲孩子付出,越感到勞累,情緒越不穩定。這種壞心情給孩子帶來壓力,孩子也容易暴躁,反過來讓媽媽更加費心。

說這些,不是爲了給媽媽們施加壓力,而是看到媽媽們既要爲事業奮鬥,又要兼顧家庭,真的很辛苦。那麼如果工作不能減少,至少可以減少家務。除了讓男人幫忙,外賣、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家政服務……經濟允許的話,通通用起來~

與勤勞付出相比,媽媽自己心情好,纔是更重要的,順便傳遞給孩子的情緒,也更輕鬆愉快。

問問孩子的感受

我們身爲孩子時,也經歷過種種情緒。

被人無故欺負,好生氣;父母答應帶自己去遊樂園卻忘了,真委屈;看到別人已經寫完作業出去玩,啊呀急死了……

常有人說:“小孩子有什麼可不開心的?”

的確,孩子不用上班,不用承擔社會壓力,看上去每天都在玩玩玩。但人在生命之初是十分敏感的,孩子被搶了最喜歡的玩具的痛苦,可能不亞於成年人丟了工作。

如果時間沒有那麼緊張,不妨問問孩子的感受,順便講講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就算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至少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懂我。

當孩子的感受被看見時,他就會安靜下來,因爲已經不需要用過激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天長日久,你會發現孩子正變得脾氣越來越好,惹麻煩的時候越來越少。

如何科學應對熊孩子的壞脾氣? 第2張

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天生以自我爲中心,換位思考的能力,都是後天培養的。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孩子就會逐漸知道,當他這樣做時,別人會怎麼想。

當我們加班、做飯、收衣服,累的像狗一樣只想靜靜地刷一會兒朋友圈時,孩子卻因爲不給他玩手機遊戲而撒潑打滾,一定很想揍他吧?

此時,忍一下揍他的衝動,告訴他:“媽媽工作了一天很累,被你一鬧更頭疼。你自己去玩電腦或者看會兒書吧。”時間久了,孩子也能理解:媽媽做不到我希望的事,是有原因的。

其實,孩子脾氣暴躁沒有那麼可怕,雖然讓人頭疼,可如果耐心交流,也是親子間更理解彼此的寶貴契機呀。

最後,推薦一個繪本,或許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宣泄情緒的出口。在這本書中,讓菲菲暴走的,是孩子最常經歷的一件事——搶玩具。

孩子可以藉此瞭解到自己的暴躁情緒是怎樣產生的,有什麼樣的反應,以及怎麼處理這樣的情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