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要做孩子這麼久的監護人,竟然不明白監護的真正含義

要做孩子這麼久的監護人,竟然不明白監護的真正含義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週我們待的度假村裏,裏面提供了一些簡單的雜耍設施供大人和小孩玩耍。小D還沒到身高下限不能玩,但我們每天都會帶着她去那看一會,特別是看比她大一點的孩子玩。

有一天,我們到了那裏,看到一個3歲多的小女孩自己爬上了一個攀爬架。那個架子大概三四米高,對於這個不到一米的女孩來說還是有些難度。沒想到,小女孩的爸爸看到女孩在爬,一句話也沒制止,而是不聲不響地在下面看着。小女孩伸手很敏捷,不一會就爬到頂端了,非常開心地往下找爸爸。

剛比劃完“耶”的手勢,我們都明顯看出,她眼神裏出現了一絲害怕,估計這時才意識到這個架子有多高吧。沒想到這個老爸倒是異常淡定,一點上前“營救”的舉動都沒有。

小女孩等了一會,發現爸爸沒有搭理她,於是自己嘗試往下走。我明顯可以感受到她往下走比向上爬要謹慎得多,手抓得牢牢的。爬到一半時,有兩條繩索之間跨度比較大,她嘗試了幾次,始終不敢往下走,就停下來。這時,我才聽到她爸爸開始說話了,“Emily,轉過身,然後左腳先往下踩住,再右腳往下走”。沒有一句廢話,就給了一個指令。

要做孩子這麼久的監護人,竟然不明白監護的真正含義

女孩聽了爸爸的話,小心翼翼地轉身,確認自己抓牢後,根據爸爸說的慢慢下來了。顯然,當女孩自己做到這些時,她是驕傲的,緊張的神情變成了興奮,接下來的爬行就順利了很多。到了最後一條繩索離地面大概還有一米不到距離時,她似乎想要跳下來,只見這個爸爸一個箭步上前,順勢抓住這個女孩的手,女孩穩穩地落地。

女孩落地後無比自豪,和爸爸擊掌,這位爸爸也不再酷酷的了,而是開心地和女兒慶祝說,“是的哦,你做到了!”

看着這對父女離開,我和老公卻開始了討論。真的是自己當了父母了,看到剛剛一幕,我和老公都超級緊張。這個攀爬架真的挺高的,除了下面有軟墊子,爬行過程中沒有其他保護措施,而且對於3歲多的孩子來說爬下來的難度挺大的。老公當時第一反應就說,如果小D是這個年齡,她上去後,我肯定是去抱她下來的。

我第一反應也是這樣,別說小D上去了,就是剛剛在一旁看,我都心驚肉跳,好幾次想要替這個父親喊,“不要動,站在那裏,我抱你下來”。老公還開玩笑說,要是我們父母跟着一起來,別說上去了,接近這個攀爬架都是不允許的,一接近馬上就阻止,告訴小D,這個很危險,要聽話不上去。

要做孩子這麼久的監護人,竟然不明白監護的真正含義 第2張

老公的這句玩笑話讓我反思。當我再次回顧剛纔那一幕時,我關注的不再是這件事本身了,而是女孩的神情變化。她一開始對於自己能力不確定有懷疑,後來因爲爸爸沒有給予援手於是自己努力往下走,然後遇到困難時根據父親的指令嘗試,最後真的成功爬下來後的興奮。

這個過程中,那個小女孩的每個階段的眼神和表情都讓我有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從一開始的緊張害怕到最後成功的自信和喜悅,這個轉變太鮮活了。

我不禁在想,這一整個過程,不就是我們孩子,甚至我們自己都想經歷的嗎?遇到不確定、對自己能力懷疑時,我們仍然有勇氣向前一步;真的止步不前時,我們可以依靠外界幫助,但最終邁過這個坎的一定是靠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當我們真的做到後,我們會發自內心地對自己認可,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

我相信,經過這一次後,這個小女孩下次再玩這個攀爬架一定沒問題了,而且她一定會有更大的勇氣去嘗試更高難度的事。

回到紐約後,這一幕一直浮現在我眼前。一直以來,我認爲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因此對於我認爲超出小D能力範圍內的遊戲,我都是直接不讓小D玩的,我覺得這是在保護她。

但度假村的這一幕卻讓我開始質疑之前自己的做的是不是完全正確。是的,像火、電這類直接會導致生命危險的事情,我們一定需要第一時間干預。但是,生活中有更多的情況只不過是我們自己認爲“孩子做不到,可能有危險”,而且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的“危險”也就只不過磕破一點皮而已,而且還只是一個可能性。

要做孩子這麼久的監護人,竟然不明白監護的真正含義 第3張

多少次,因爲這樣的愛和關心,我們成了掃興的家長,當孩子準備從滑梯滑下時,我們卻一把把他抱起;

我們成了大驚小怪的家長,孩子跌倒後本來沒什麼,我們卻衝上前詢問不停,反倒讓孩子受到驚嚇;

我們成了自相矛盾的家長,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自信,另一方面我們卻總在告訴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只能跟着媽媽。

但細細想想,哪個孩子不愛東摸摸西摸摸,這是他們瞭解世界的途徑;哪個孩子又從小到大沒有摔過,這是他們成長的勳章。我們的這些愛,我們這樣的監護,是不是也無形中讓孩子成了溫室裏的花朵、籠中的小鳥呢?

昨天紐約下大雪了,路面很滑,我看到一個5歲的小男孩堅持要像走平衡木一樣走馬路牙子,我看到他媽媽就一直陪在身邊,告訴他,“你要把手伸平,這樣可以幫助你平衡。如果你發現自己不穩了,就跳下來。如果發現要摔了,記得就坐下,屁股着地比較安全”。全程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這麼危險,不要走了。你要小心啊,會摔倒。怎麼這麼皮”這類的批評指責或者制止。

路人母親的這段話頓時解開了我在度假村時思考的疑惑,原來這纔是監護人的真正含義,監護,是監督和保護的意思,但不是干預,更加不是過度干預。

就像度假村裏的父親一樣,雖然表面淡定,但是眼睛卻始終關注着,在孩子真的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幫助的指令;就像紐約這位媽媽一樣,平靜地陪同孩子體驗,不一驚一乍,反而及時預估可能發生的不安全,教會孩子防範危險的方法。

要做孩子這麼久的監護人,竟然不明白監護的真正含義 第4張

這樣的監護是平等的,不是將父母的意志強加於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大朋友,是一個陪伴者,允許孩子體驗,但同時也會及時給予孩子規避危險的經驗。

這樣的監護是對孩子能力的信任,它給予了孩子足夠的探索自由,更給予了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父母的這份信任,會成爲孩子內心的聲音。

是的,這樣的監護,孩子的確會碰着傷着,也許還會多走彎路。但每一次的跌倒爬起、每一次從跌倒爬起中學到的經驗、每一次跌倒爬起時父母無條件的支持和陪伴,這一切纔是最好的監護,最好的守望,讓孩子有信心和底氣去成爲他自己。

一點點小感觸,希望新的一年,我能更少地干預,更好地“監護”,共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