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年下元節是哪一天 年下元節是幾月幾號

年下元節是哪一天 年下元節是幾月幾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9年下元節是哪一天

2019年下元節是哪一天:2019年11月11日 己亥年(豬年)十月十五 星期一

下元節時間就是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年下元節是哪一天 年下元節是幾月幾號

下元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十月十五,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爲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年下元節是哪一天 年下元節是幾月幾號 第2張

下元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米果

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地區祭祀五穀主,要蒸制“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品。“五穀主偶像”是用米粉加開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樣頭盤髮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綴以豆、麥的人形狀,除了個別做技藝較高,有包以少量的餡料外,一般是沒有包餡料的。

“尖擔”狀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開水揉搓成皮的,不過要將皮捏成圓餅形,且要包上適量的餡料,再將圓餅形的?皮對摺成爲半圓形,並在其邊緣抹上水,用手指將半圓的邊緣捏緊,使其粘貼後,纔可在中間處捏下去,捏成像“尖擔”一樣的形狀。

“粟穗”狀既可用米粉加開水,並配以煮八九成熟的黃豆,或花生米、烏豆及鹽等佐料,搓捏成柔塊,再做成穀穗狀;也可用?皮料直接搓捏成像穀穗般的形狀,再在其上面綴以煮熟的上述豆類。這些與其它年節所做的不同,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製而成。

2、麻腐包子

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爲“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吃麻腐包子,據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

麻腐的製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爲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年下元節是哪一天 年下元節是幾月幾號 第3張

3、餈粑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餈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淨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裏蒸糯米飯,放進石臼裏,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餈粑”。

4、芋仔包

十月十五下元節,農村常做芋子包。民間有句俗語,“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財”,說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爲主料,餡料相當豐富。

芋子包就是將芋頭搗成芋泥後,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內餡爲瘦豬肉、香菇、冬筍(或筍乾)絲、蝦仁、籮卜絲、蔥白等。待皮薄滑嫩的芋子包出鍋擺盤後,放入麻油、豬油等調料,立刻滿屋香氣四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