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陳小春對兒子超兇?那是你沒看過應採兒怎麼對Jasper的......

陳小春對兒子超兇?那是你沒看過應採兒怎麼對Jasper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爸爸去哪兒5》第一集播出以後,陳小春和兒子Jasper,兩人就上了微博熱搜。

節目中,陳小春嫌棄兒子走得慢,做事又不專注,忍不住在鏡頭前暴怒,罵了Jasper一句,聲音之恐怖,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他的怒火。

應採兒看完第一集,知道老公罵兒子上了熱搜,她對兩個人都非常瞭解,很清楚爲何會產生這樣的矛盾。

陳小春對兒子超兇?那是你沒看過應採兒怎麼對Jasper的......

“老公當時想孩子走快一點,但我兒子走得慢是有原因的,第一他矮小,第二他聽我的話。我告訴他走路不能快,不然就會跌倒。老公很快意識到自己犯錯,是他沒有控制好情緒,後來就向兒子道歉,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後悔。”

陳小春對兒子超兇?那是你沒看過應採兒怎麼對Jasper的...... 第2張

那麼,對於一個孩子,當父母想給他的行爲做出規範時,需要先做好哪些功課?一般來說,要先弄清楚關於孩子的幾個事實。

01“孩子絕對不是完美個體”

沒人是完美的,孩子更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成長道路上,他一定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如果仔細找的話,幾乎可以將他犯的錯一一記錄下來。相信每一天,他都可能會出各種各樣的狀況。

儘管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很多媽媽卻寧願相信這只是謬論。在她們心中,“孩子當然只有自家的好”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認爲孩子如果出了問題,都是一時的,所以才需要媽媽去幫他糾正,幫他擦去那個瑕疵。

不僅如此,有的媽媽還會自己給自己戴上遮目鏡,選擇性地無視孩子的某些問題。要麼說他故意不學好,要麼說學校老師沒有講,要麼就乾脆說是某些外部因素造成的。

我們這樣做並不是在維護孩子的利益,孩子也沒有因此而變得更好。無論是強迫他必須抹掉問題,或者是裝作看不見他的問題,都只不過是讓我們自己感覺更好過一點罷了。其實還是應該坦誠一些,承認孩子的不完美,才能讓他一步步變得更好。

陳小春對兒子超兇?那是你沒看過應採兒怎麼對Jasper的...... 第3張

02“別被某些表象矇蔽”

有一個成語叫“眼見爲實”,但有些情況下,眼見的也不一定爲實,因爲有些問題可能只是表面看上去是那個樣子,但事實卻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孩子的某些行爲和態度,便可能需要我們挖開表象看到真相。

比如,孩子總是打人,表面上來看,他似乎是有暴力傾向,但事實也許並不是這樣的。如果仔細詢問或者觀察,也許會發現他可能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是他想引起別人對他的關注,或者是他正處於動作(打人)敏感期,等等。

所以不要只因爲孩子打人就訓斥他,然後只要孩子住手了這件事就算完了,其實這事還沒完,只有挖掘到孩子這種行爲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徹底的對症下藥。

03“長大以後就好了”是謬論

面對孩子的某些行爲或態度,可能很多媽媽都聽說過或者自己乾脆就說過這句話:“長大後就好了。”雖然說時間的確能改變一些事情,隨着成長,孩子也的確能學到更多,也可能的確有所改變,但是,時間真的不是萬能良藥。

想想看,我們周圍的成年人,是不是依然有很多從孩童時期就“保留”下來的惡習?

比如拖拉、耍無賴、撒謊。這些人的確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身體成長了,可他們在某些事情上依然像個孩子一樣,甚至有很多成年人不願意去工作,而靠“啃老”過活。

只能說,時間不是治病的藥,只是治病的環境,充其量只能算作治病的基本條件之一。我們需要在這個環境下給孩子提供解決的方案,或者幫他尋找解決的辦法,也就是需要給他再額外用藥,他纔有康復的可能。

這三個事實是不容忽視的,因爲這會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且,有了這三個事實,我們在日後和孩子立規矩時,就不會只從自我感覺出發,而是能更多地考慮到孩子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