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愛暴力》:把控制說成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愛暴力》:把控制說成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很經常的認爲是爲孩子好,那麼你究竟是爲自己好還是孩子好呢?是的,父母讀一下以下篇章,或者你會對自己的內心有點想法,有一個答案!

《愛暴力》:把控制說成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把控制說成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這都是爲你好”,這是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

你從不曾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你竭盡全力,希望自己能 “好”,你忘記了自己原本想過什麼生活,只爲了令他們滿意……

直到你忽然發現,你再也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終於忍不住質問:是爲我好,還是爲你自己好?

雨薇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被鎖在家門外了。只要她超過晚上十點回家,哪怕只超過一分鐘,無論是什麼理由,都會被這樣拒之門外。她知道,父親一定沒睡,甚至就坐在門口,但他不會給她開門。雨薇很想幹脆走開,隨便找哪個地方睡一晚,可是她不敢。

今年雨薇已經四十歲。她沒有男朋友,甚至沒有朋友。凡是跟她走得近一點的人,總是會被她父母挑出許多毛病,而她也會聽從父母,逐漸地減少與他人來往。

從小,雨薇就是一個乖孩子。父親是一家國企的工程師,或許是因爲當過兵的關係,他對女兒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坐如鐘、站如鬆”,洗澡不能超過十分鐘,上廁所不能超過五分鐘。雨薇有時候因爲拉肚子在洗手間裏待久了一點,父親都會在門外提醒。雨薇上學以後,父親經常去學校,叮囑老師對她嚴格要求。有一次,雨薇在課間看小說,正好被爸爸看到,爸爸當即就沒收了那本書,撕成兩半。書是向同學借的,那個同學以後再也不肯借書給雨薇。

雨薇記憶中最刻骨銘心的事情,是有一次和父親一起去外地看親戚,坐的是長途汽車。那車中途只會停一次給乘客上廁所,但是雨薇還小,不會憋尿,再加上上車前喝了一瓶飲料,所以很快又想上廁所。雨薇告訴父親自己想上廁所,結果父親回答:“車上這麼多人,不能專門爲你一個人停車。誰叫你喝那麼多水的,忍着!”雨薇一直忍到了下車。下車後她狂奔向車站的廁所,卻怎麼也尿不出來了。她躲在廁所裏,無聲地哭着,絕望地用頭撞牆,卻始終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父親。可有一次,她居然還聽到父親以此爲例向別人誇獎她,說她多麼懂事,自控能力多強。雨薇板着臉,無聲地走進了房間,她感到深深的恥辱,恨不得一死了之。

她決心遠離這個家。爲此,雨薇只能拼命讀書。初中時她考上了重點中學,寄宿,每週只能回家一次。中學六年,別的同學都盼着父母探望,只有雨薇一看到父親的身影竟會緊張得發抖。父親每次去學校都不會事先跟雨薇打招呼。雨薇總覺得,他還是會像小學時那樣,忽然出現在自己面前,把她手裏的書撕得粉碎。不知爲什麼,父親總能和老師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老師甚至將父親當成了家長重視孩子教育的典範,還不時在班上提起。每次聽老師提到父親,雨薇總感到一種莫名的煩躁、頭痛,想去撞牆。她下定決心,要考上一所離家最遠的大學。

雨薇差一點就如願以償。高考成績出來,她考得不錯,於是決定報考廈門大學,她只知道那個地方在地圖上的一角,夠遠、溫暖潮溼、有寬闊的海。她原本打算偷偷地填志願,誰知道老師打電話通知了父親。父親在家暴跳如雷,說雨薇這樣做是背叛父母,自毀前程。這次,雨薇鼓起勇氣反抗,她離家出走,住進了同學家。

後來,母親不知道從哪裏打聽到雨薇的住處,找到了她。母親告訴雨薇,父親因爲血壓突然升高住進了醫院。母親哭着,懇求雨薇聽父親的話,把志願改了。

母親說:“等你自己當了父母,才能明白你爸爸的一片苦心,他都是爲你好啊。你是他這輩子最愛的人,世界上只有他是一心爲你着想,永遠不會害你的,你要相信他!”

雨薇動搖了,她買了一束花,去醫院看了父親。父親鐵青着臉,沒有跟雨薇說一句話,也沒提讓她改志願的事,只說:“女兒大了,留不住了,隨她去吧。”雨薇心如刀割。

雨薇最終上了一所本地的大學。後來她才知道,其實就算她不改志願,也去不成廈門大學,因爲父親暗中拿走了她的學籍卡。可雨薇並沒有覺得憤怒,她想:“也許父親真的是爲我好吧。”

從那以後,雨薇再也沒有反抗過父親。大學畢業後,她依照父親的安排進了一家國企。工作、生活都平淡無奇。她談過幾次戀愛,但全都無疾而終。有一次,她和一個不錯的男人交往,當她說自己要在十點鐘門禁之前趕回家時,對方露出的詫異眼神讓她覺得屈辱,於是再也沒有聯繫過。

雨薇覺得,也許自己就只能這樣過一生,有什麼不好嗎?只是近來這段時間,她走路經常跌倒。她恍惚覺得,自己並不是用自己的腳在走路,而是有人用繩子牽着。雨薇本來沒當回事,可前幾天,她直接從樓梯上摔了下去,腰上腿上都摔得烏青。去看醫生,醫生聽了雨薇的情況也覺得有些奇怪,只叮囑她好好休息。可是,現在,當雨薇站在緊閉的門外,她突然間萬念俱灰地明白了:原來,她在內心深處,一直想殺死自己。

1591 把控制說成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這都是爲你好”,這是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

在這句話的掩護下,父母卻對孩子犯下控制的暴行。

請不要以爲我是在誇張,雨薇的故事,只是我多年來千百例心理諮詢中的一例。

我曾接待過一位年近五十的劉女士,她的父親剛剛去世。她是看了電視節目,最終找到我的。她對我說:“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來找你,可能這一切都沒有什麼意義,因爲我的人生已經是一片廢墟了。”

劉女士的父親是一名高級知識分子,在自己工作的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外界對他的評價很高,帶過的學生也無不稱讚他治學嚴謹,平易近人。但這位父親,對待家人卻是非常粗暴。母親是一位家庭婦女,父親就是母親的天與地,她對丈夫從沒有任何反抗,默默地走完了一生。當然,她也從未插手過女兒的教育,而是將這一責任全權交給了丈夫。

劉女士回憶,父親對她的教育是簡單粗暴的:握筆的姿勢不對,要打;吃飯的時候沒有吃淨飯粒,筷子對着腦袋就是一下;一次因爲對客人沒有禮貌(她實在說不清自己哪裏沒有禮貌),父親伸手就給了她一記耳光,之後的好幾天,她的耳朵都嗡嗡作響。

諷刺的是,在父親這樣的教育下,她居然也長成了一個別人眼中很優秀的人。大學畢業以後,她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也順利地與單位的同事戀愛結婚。父親並不贊同她的婚事,但也沒有理由反對。她以爲,她終於可以開始新的生活了。

然而,她的婚姻生活並不如想象中的美滿。丈夫忍受不了她的一些生活習慣,她也看不慣丈夫的大大咧咧,兩人矛盾不斷,三年不到就離了婚,她主動提出孩子隨丈夫,並搬回去跟父親一起住。

她說:“柏老師,您相信嗎?那麼多年,儘管我那麼想念孩子,卻從來也不跟孩子聯繫。孩子二十歲生日那天,我買了一個蛋糕,騎着自行車給她送過去,從城北到城南,只用了半個小時,放下蛋糕我掉頭就走,一路上狠狠地踩着自行車,回到家裏也只用了半個小時。那是我一生中最瘋狂的行程了。回去的路上,我真恨不得自己就被車撞死。”

我問她爲什麼要這樣,爲什麼不跟孩子見面,哪怕是說一句話。

她回答我:“柏老師,我害怕。我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會像父親對我那樣對孩子。在我結婚的那幾年裏,我最恐懼的事就是發現我像父親。我受不了我丈夫吃飯的時候筷子上粘着飯粒,我受不了孩子不把奶瓶裏的奶喝乾淨,受不了她弄髒衣服。丈夫上廁所喜歡拿一本書進去看,一上就是很長時間。那段時間裏,我就會如坐鍼氈,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和丈夫大吵一架,起因只是他洗碗以後沒把碗放在正確的位置……我覺得我有病,所以我不能接近孩子,我怕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這份恐懼,常人難以理解。這份恐懼,卻又那樣真實。

很多諮詢者會在工作室裏哭泣,宣泄他們被壓抑已久的情緒。但這位女士,在說起自己的故事時,自始至終都是那樣平靜。她一直在重複一句話:“我的心已經死了。”

我問她:“爲什麼你離婚以後要和父親一起住?難道你沒想過自己獨立生活?”

她說:“這種情感你可能無法理解,我是父親教育出來的,我對他有責任。我媽媽去世以後,他很孤獨,脾氣又壞,趕走了十幾個保姆,除了我沒人受得了他。我只能照顧他,直到他死。”

其實,對劉女士的選擇,我並不覺得意外。

就像雨薇,她也曾經試圖反抗,最後卻發現,還是生活在父親的控制之下,最爲省力和安全。

父親對她們的控制,深入骨髓,最後,已經成了她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多少句類似的話?

“這都是爲你好。”

“爸媽絕對不會害你。”

“你長大了,自己當了父母,就會明白我們的苦心。”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每個人都有控制慾。如果是陌生人試圖控制我們的行爲,我們一定會反抗。

可是,當控制者是父母,受控者是子女,這種控制就變得隱蔽、狡猾,同時也更爲強大。

因爲,這份控制是在愛的名義下實施。

最深刻的控制是精神上的控制。

最無形的控制是讓你與控制者成爲一體。

最可怕的控制是你心甘情願被控制,用自己的人生,爲控制者陪葬。

因爲你無法戰勝自己內心最強烈的恐懼:掙脫控制,就會失去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