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順服的孩子都是因爲家長不會教

不順服的孩子都是因爲家長不會教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父母一說到自己的孩子都忍不住抱怨說:“我家孩子真是讓我頭疼死了,我越讓他做什麼,他越不做什麼;我越不讓他做什麼,他越要做什麼。他總是跟我對着幹,愁死我了!”

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孩子總應該聽自己的話,應該順服自己的權威。可是,父母越是這樣要求,孩子越抗拒。究其原因,很多父母都覺得是孩子不聽話所致,其實,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

如果我們把孩子比作一列火車,而父母只是這列火車的鋪路者,我們只能把路鋪得更適合火車的運行,卻無法改變火車前行的方向。

我最近通過跟龍春華老師學習課程以後,我深深地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沒想到獲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下面跟大家分享:

我們那天還沒早餐就來到了廣場玩,之所以沒吃早餐,是因爲淘淘前兩天看到一個小夥伴吃粉,很饞。所以,我就趁這次機會帶他來吃粉。

沒想到,來到廣場,他改變了主意,想吃菠蘿包。面對他的臨陣變卦,我有些生氣,而且我並不想買麪包給他吃,因爲吃麪包容易上火。

正想說“好好的粉不吃,吃什麼麪包”時,看到他目不轉睛盯着麪包看的樣子,我轉念一想:他這段時間的種種表現都證明了一點:我對他在各個方面都限制得太多,管得太多,導致他現在什麼都會跟我對着幹,總有一種想要掙脫我的感覺,而且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你別管我”。

想到這裏,突然意識到,我應該改變自己對他的管教方式了。這麼想着,我便對兒子說:“好吧,那媽媽就給你買一個菠蘿包吃吧!”

聽我這麼一說,他的兩眼放光,那感覺就像根本沒想到,媽媽會答應他的要求。

看着兒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很多時候的無理取鬧都被我們看成是所謂的“叛逆”,其實是因爲我們站在成人的立場看待問題,並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見孩子的內心需求。

就像兒子今天想要吃菠蘿包這件事,我之所以生氣,是因爲我並沒有瞭解他想要吃菠蘿包的需求,也沒有重視他的需求,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覺得他不應該臨陣變卦,還覺得自己不給他買菠蘿包是對他好,完全沒有問問孩子能不能接受?

不順服的孩子都是因爲家長不會教

實際上,他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吃一點又何妨?我純粹是太過焦慮,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所以,我纔會總想着去阻止孩子。

如果說孩子是複印件,那麼父母就是原件,只有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纔會導致孩子各種問題的出現,所以沒有不順服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吃完早餐後,我們就去公園廣場玩。走着走着,淘淘突然在一個賣玩具的攤位前停下了腳步,眼睛左右掃射着,彷彿是在尋找他想要的目標玩具。

看他站在那沒有想走的意思,我忍不住說:“淘淘,趕緊走吧!我們是來玩小火車的,不是來買玩具的,再說家裏已經有很多玩具了,暫時不能再給你買了。”

淘淘聚精會神地蹲在在攤位外蒐羅着自己喜歡的玩具,似乎沒聽見我說的話,我又重複了一遍剛纔的話。

他這回是否聽到了,但臉上卻開始出現不樂意的表情。儘管如此,我加大了音量,企圖他服從我的權威。他要的玩具不貴,但我不能一味地滿足他的要求,應該讓他嚐嚐被拒絕的滋味。記得李玫瑾教授曾說,要對六歲以前的孩子學會說不,這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鍛鍊,纔不會那麼的玻璃心。所以,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不僅要鍛鍊他的心理承受力,還要讓他明白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自己努力去爭取。

淘淘依然捨不得離開,我知道他肯定看上了某一樣玩具,而且很想得到它。怒火騰騰往上竄的我正想說:“你不走就算了,我走了。”可話到嘴邊時,我又覺得自己是在威脅孩子。於是,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並蹲下來問道:“寶貝,你是不是真的很想要這個玩具?”

“是,媽媽!”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迅速轉動大腦,突然想到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既不違揹我剛纔拒絕他的意義,又能讓他明白同等交換的意義。

於是,我對他說道:“本來媽媽是要帶你去樂園玩,你又這麼想要這個玩具,那不如這樣,你在樂園少玩兩個項目,兩個項目的錢正好可以給你買這個玩具,相互交換一下你覺得行不行?”

我的話剛說完,兒子臉上瞬間笑開了花。然後我們就按照剛纔說好的,在樂園少玩了兩個項目,把省下來的錢買了他想要的玩具。這件事就這麼愉快地解決了,出現了母慈子孝的融洽場景。

朱熹指出,“三綱者,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在這三綱之中,“父爲子綱”是基礎,它所要求的社會規範就是孝敬,這裏的孝是指子女對父母的絕對服從。

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要求“父爲子綱”。所以,很多父母都用打罵等方式要求孩子絕對服從父母的權威。所以,當孩子不順服父母的權威時,父母就開始責備孩子不聽話、不孝順,甚至“叛逆”。

孩子還小,從某種程度來說,確實需要服從父母的權威,但服從父母的權威不應該而用壓制的方式,讓孩子屈服,而應該想辦法讓孩子信服。

父母用對引導方法,讓孩子信服,孩子纔會心甘情願服從父母的權威。否則,孩子就會與我們對着幹,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

所以,是讓孩子信服,還是讓孩子屈服,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用對引導方法,看見孩子的內心需求,在滿足他內心需求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約束,孩子纔會心甘情願地服從我們的權威。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