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判斷孩子處於何種同一性狀態

父母如何判斷孩子處於何種同一性狀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2-18歲是同一性形成關鍵時期,父母應該提前瞭解的知識,看過來。其中第五階段爲青少年期(12-18歲),這一時期的發展課題爲:同一性的角色混亂。

父母如何判斷孩子處於何種同一性狀態

同一性指的是:個體在尋求自我發展中,對自我的確認和對有關自我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價值觀,人生觀的思考與選擇。

同一性形成時期,青少年開始進行思考:“我是誰?”“我想要成爲怎樣的人”在這些思考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發生着疾風驟雨般的變化,到了18歲以後,逐漸穩定,同一性形成,人格穩定下來。

我是誰?

通俗的講,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人格的逐漸形成過程。

所以,大衆理解的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混亂等等問題,都可以歸因到同一性的形成問題上來。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個同一性形成順利的孩子,是絕對不會出現青春期問題的孩子。

積極的同一性,幫助孩子建立起樂觀向上的人格;消極的同一性,就會形成社會不予承認的,反社會的危險角色。同一性對於人生的意義,不言自明。

那麼在同一性形成過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第一,認知發展水平的影響。

每個人的認知發展水平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那些對形式運算思維掌握牢固並且以複雜和抽象的方式思考問題的青少年比那些認知不那麼成熟的青少年往往同一性發展更順利一些。

所以,一般來講,認知發展水平較高的孩子,善於用複雜和抽象方式思考問題的孩子,同一性發展更超前一些。

而那些在青少年時期之前並未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遇事衝動又莽撞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遭遇同一性發展障礙。

第二,與父母關係的遠近。

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境。而孩子與父母關係的遠近直接影響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

這個很好理解,一個父母和孩子關係疏遠的家庭,孩子自然是不願意和父母做過多溝通和接觸的,甚至孩子不願意向父母請教,更不要說像父母一樣的去成熟思考,那麼,這樣的親子關係中,孩子如何形成自己更好的安全感架構?

比如跳河自殺的那個17歲男孩,和父母的關係好嗎?

反之,如果孩子和父母關係非常好,什麼都願意和父母溝通,遇事願意向父母請教,並且願意聆聽父母給的建議,那對於同一性問題的思考,孩子是不是更容易思考得更多更好更全面呢?

所以,在青少年時期,與其去頭疼孩子的青春期各種問題,不如去好好構建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關係近了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第三,父母的教養方式。

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是值得單獨說明的。

在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時期,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人格影響是巨大的。

再拿跳河自殺的17歲少年來說,網絡上有各種文章在討論他們的家庭教養方式,悲劇已經發生,從悲劇的事件中,大衆能吸取什麼經驗和教訓呢?

一個充滿暴力的教養環境和一個溫暖的教養環境,如果你是孩子,你更喜歡哪一種?

我主張《正面管教》中的教養原則:和善而堅定。是的,和善,又堅定。

有家的溫暖,有媽媽該有的溫柔和和善,卻也同樣有應該有的原則性的堅定。

智慧的家庭,智慧的父母,選擇智慧的教養方式。

第四,同伴羣體的相處以及友誼的建立。

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同伴羣體的相處和友誼的建立日益重要。

他們對於交朋友的意義逐漸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認爲朋友應該坦率、通情達理、關心彼此,保守祕密。他們認爲,是否終於夥伴間的協議和終於朋友是衡量友誼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尺度。他們可能存在和幾個朋友同時交往的現象,因爲一個同伴可能只滿足於ta一方面的興趣。

而這一時期的男生之間的友誼強度更大,女生之間的友誼往往表現得更溫和更細膩。所以,這一時期的同一性形成因素中,夥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我通常會建議這一時期的家長要密切留意孩子的夥伴質量,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多的青少年犯罪就是因爲夥伴關係。而如果我們成人再回憶一下自己的這一時期,也應該能夠清晰的回憶出來,在自己的這一時期,同齡人的影響有好有壞。

尊重孩子的同伴關係和友誼建立,但是做一定的把控是有必要的。

第五,學校,社會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化背景。

從孩子步入學校開始,就是逐漸的社會化過程中。而同一性的形成過程中,青少年必然在社會化背景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學校,都是社會化的背景下。

孟母三遷的道理,是存在的,一個與自己家庭教育理念更契合社會化環境也是應該優先被考慮的。

在孩子同一性形成的過程中,父母能做的,就是這些外在的影響因素,其他的就只能陪伴,靜待孩子同一性的形成,當ta終於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思考,總結最後得出”我是誰“”我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的時候,就是孩子同一性形成了,也是孩子可以獨立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