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不管是4歲的孩子,還是12歲的孩子,朋友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都是相同的,“要聽話”。“寶寶,我們都在吃飯呢,不能亂叫,要聽話!”

“你家孩子真乖真聽話,我家的太難管了。”

最近一直在和老公討論這件事,我和老公說,“如果哪天孩子變得太聽話,說明我們教育失敗吧~”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聽話”彷彿成了對孩子最高的表揚,當父母的最自然的反應就是希望孩子“聽話”。

當孩子看到我們眉毛一擡,他們就不敢動了;當我們說一句“不許”,他們就乖乖接受;會被很多人認爲是“教育得法”吧。

們說一個成年人“聽話”,這是不是讚賞呢?顯然不是的!“聽話”的成年人還有很多其他的代名詞:老好人、沒主見、缺乏勇氣等等等等。

希望孩子聽話,這根本不是愛,只是控制,畢竟聽話的孩子可以讓我們更輕鬆更省力。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2張

於是,聽話就是“乖孩子”,就有獎勵,媽媽就喜歡寶寶;不聽話就是“壞孩子”,就有懲罰,大人就不喜歡。

在這樣的蘿蔔棒子政策下,小小年紀的他們,壓抑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爲了討好父母而變得乖巧。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了堅定說出自己想法的勇氣,永遠處在被動接受他人安排的位置。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3張

“聽話”的少年長成了“聽話”的成人,他成了老闆同事眼裏的“老好人”,再忙再累老闆同事讓做的活都不敢拒絕,別人都加薪了他不敢去爭取自己的合理權益。

而“聽話”的孩子不管多大,都一如既往是媽媽的孩子,按照父母的預期,到了年齡結婚生子,卻從來沒有問過自己,“這些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們需要講理的孩子,誰有理就聽誰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4張

允許孩子不聽話,不意味着不給孩子立規矩。

很多時候,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明白事理,只不過長期在父母“獨裁”下變得順從而已。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5張

很多時候,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想要樹立起“威信”和“權威”。

於是只是一味地在追求結果:孩子是否遵守這個規矩,卻忽視瞭如何讓孩子明白爲什麼我們要建立這樣的規矩。

管教的終極目標是激發孩子“自我管理”機制,只有從小讓他們明白爲什麼這是對的,這是錯的,他們長大後才能充分“自治”。

想想每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最習慣的說法是怎樣的?

“不可以,你再這麼做,我就帶你離開這裏/打你!”

“不可以,你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6張

這樣的教育模式還是停留在希望孩子“聽話”的階段:“我告訴你不可以了,你就要遵守,否則你就有懲罰。”

這種口氣還是把我們和孩子對立起來,我是高高在上的“權威”,我需要你無條件服從,卻沒有從孩子角度幫助他們理解爲什麼這個行爲是錯誤的。

我們需要有主見不盲從的孩子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7張

聽話的孩子容易失去自我,因爲他們從小的人生就是在“被安排”中度過的,那自然當他們踏上社會,就會特別容易受大環境影響,隨波逐流。

從小允許孩子“不聽話”,也意味着我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是特別寶貴的,是值得被重視的,他們是有權利來和我們討論不同意見的。

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我會適當放權,在規則之內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尊重選擇權。

今天穿裙子還是褲子,堅持紅色上衣配綠色褲子,先吃肉還是先吃菜,要玩小火車不要讀繪本,這些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吧。

但這個過程中,我們保護了她們表達想法的積極性,他們感受到了尊重和鼓勵,以後也就更加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8張

利用身體優勢要求孩子服從太簡單了,但也輕易破壞了孩子表達自己的積極性。

我的作用不過陪着她去體驗她自己選擇後的結果,讓她明白,“不管現在還是將來,你做出任何決定,媽媽都會支持你。”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9張

我希望,她的人生決定都願意來詢問我的意見,因爲她知道我會傾聽和理解。

我更希望,當我和她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智慧後,她會告訴我,“媽媽,你的意見我聽到了,可是我還是想這麼做”。

那時,我一定會說,“那就去試試看吧,寶貝,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

聽話,從來不是孩子的閃光點 第10張

讓孩子自發地明白對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懂得如何做選擇,這樣的孩子一定不是傳統意義上“聽話”的孩子。

因爲這意味着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說明解釋,這樣的教育一定不是最省心的。

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於孩子是最有益的。

終有一天,他們需要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終有一天我們不能再做幕後那個遙控器了,早早讓孩子自己抓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盤,而不是永遠讓我們在操控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