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這6個無意的舉動,父母常做,卻正在毀掉孩子!

這6個無意的舉動,父母常做,卻正在毀掉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到處都是坑!父母可能一不小心,就踩進去了。你滿心以爲自己正在培養孩子,但無意間的舉動卻已經把孩子推向深淵!

這些小舉動,無心也好,爲了激勵孩子也罷,實實在在都在傷害孩子,父母一定要看看!

別讓你的無心之舉,害了孩子。

對孩子說過的話,轉眼就忘

“媽媽明天就跟你一起……”

“爸爸這個週末就帶你去動物園。”

這些話有沒有很耳熟?這樣的約定或者獎勵,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說出口就忘”。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工作忙,事情多,忘了很正常,說不定孩子自己都不記得了。還有的父母,就真的只是說說而已,騙過孩子這一陣就好了。

其實,你隨口一說,孩子可能都記在心裏,並且時刻都在努力達到目標,期待父母能兌現承諾。結果,等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再相信父母,也不再被父母給出的獎勵和目標所激勵,做事消極,親子關係變得疏遠。

這6個無意的舉動,父母常做,卻正在毀掉孩子!

經常威脅、嚇唬孩子

孩子經常會不聽話,有一招百試百靈,那就是: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我就叫警察叔叔來把你抓走。

由於效果好,成本低,這招幾乎成了對付孩子不聽話的靈丹妙藥。然而這麼做,孩子確實聽話了,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膽小,越來越孤僻。

於是,本能地害怕,本能地變乖去迎合討好大人,換取不被送走。

長期被嚇唬的孩子,內心極其缺乏安全感,長大以後也更加容易感到孤獨,會發展成兩個極端:瘋狂表現自己換取認可或者嚴重自閉,社交障礙。

比較孩子

爸媽們聚在一起,最喜歡做的就是比較孩子。

比贏了,滿心的優越感,回家要求孩子繼續努力,隨時爲下一次比較做準備;比輸了,滿心的焦慮感,受苦的還是孩子,苛責孩子不夠努力。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比較是不是公平?可能孩子這次考試不小心多錯了一題,比叔叔伯伯家的哥哥姐姐少了幾分,難道就說明孩子不努力,就是比別人差?

這樣的比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嚴重的話,還會產生厭學情緒,跟父母的關係也會惡化!

所以,停止比較孩子,要比就只跟自己比,既有意義也能激勵孩子!

這6個無意的舉動,父母常做,卻正在毀掉孩子! 第2張

要孩子當衆展示才藝

每逢過年過節,親戚團聚,不少孩子就會覺得噩夢來了。因爲,爸爸媽媽肯定又該讓自己給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表演了!

父母覺得孩子有才藝,是好事,給親戚朋友展示一下也無妨,既活躍氣氛,也給自己長了臉。但你們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就內向靦腆,不喜歡在人前展示。但是爸爸媽媽的要求又拒絕不了,只能違背自己的心意去做。慢慢的,孩子滿腔的怨氣就會轉移到所學的東西上,產生厭煩情緒。

孩子厭煩所學的直接結果就是,他會爲了逃避當衆展示的尷尬而放棄這項學習。反而得不償失,對孩子的發展毫無益處!

老師找家長,一定是孩子做錯了

這是最傷害孩子的行爲,父母這麼做,等於否認了孩子的一切。

默認孩子有錯在先,老師一找家長,肯定就是孩子犯錯了;別人一找上門,不用說,孩子一定闖禍了。

特別是脾氣暴躁的家長,對方還沒說呢,就立刻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訓孩子一頓再說。孩子要是爲自己辯解,那肯定是撒謊,還得打!

如此一來,孩子很容易因爲委屈訴說無門,變得叛逆,漸漸就真的變得父母說的那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度爲0,那還談什麼教育?

人與人之間需要信任,親子之間亦是如此。

這6個無意的舉動,父母常做,卻正在毀掉孩子! 第3張

孩子提出幫忙,父母直接拒絕

父母總是嚷嚷着孩子不懂事,但等到孩子主動要求幫忙時,又不由分說,直接拒絕。不給孩子證明自己的機會,也傷害了孩子的懂事。

家長可能覺得孩子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學習,那就是給父母最大的幫忙了。而且,很多事情孩子根本不會,幫忙也只是添亂而已。

而被拒絕的孩子,會認爲自己能力不夠,差勁,不能給家人提供幫助。長此以往,就會發展成不自信,自我懷疑。

其實,孩子提出幫助,就表明已經認識到父母的辛苦。

家長不要直接拒絕,如果真的存在危險,也應該跟孩子說明,或者分配別的小任務,讓孩子通過做事證明自己。

每一個父母,培養孩子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

發現不對,立刻回頭,教育這件事你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同樣的,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