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乖孩子”竟然這麼危險

父母懂得換位思考,纔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發現女兒早戀,這個爸爸的做法刷爆朋友圈

內心的愛是充盈的,那麼他是感受到愛的,感受得到愛,那他內心就充滿安全感。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當你回想童年的時候,還記得童年的味道嗎?

是香甜的味道?是苦澀的滋味?還是別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混雜味道呢?

有朋友說,他童年最深刻的味道,是每次不聽話的時候,媽媽歇斯底里的怒吼,聽得最多的話就是:

早知道就不要生你出來了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哪有像你這樣的?

那是一種恐懼的味道!

我的爸爸媽媽從來不拿我與別家的小孩比較,他們沒有在哪些方面對我有嚴苛的要求,所以我是自由快樂的。

雖然我的童年雖然有很多快樂的回憶,但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我媽媽極少的擁抱我。記憶中,我與媽媽很少有親密的接觸。在媽媽那裏,我沒有感受到寵愛的滋味。

我與媽媽的關係是有距離的少點溫度的母女關係。

我從未有抱着媽媽向她撒嬌着說“我愛你”的時刻,也沒有媽媽抱着我跟我說“媽媽愛你”的印象。

我想到我的兒子樂樂。

我的兒子深愛着我,他總能酣暢淋漓地向我表達他的愛意。

而我記憶中,我似乎從沒有過樂樂這樣酣暢表達愛的時刻。

對於愛的表達,我是矜持的。

爲什麼會這樣呢?

勇敢表達愛,需是內心的愛是充盈的。心裏裝滿實實的愛,他就有自信地自己的愛表達,讓愛外化。

內心的愛是充盈的,那麼他是感受到愛的,感受得到愛,那他內心就充滿安全感。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第2張

樂樂知道我愛他,所以在我這,他是安全的,他知道我不會離開他,放開他,我的愛於他,永遠都在。

所以,他敢放肆地向我表達他的愛,他的想念。

我不敢。我不敢這樣表達愛。我怕我表達了,得不到迴應,內心受傷,自尊心受損。

極強的自尊心的背後是極強的自卑。內心害怕,是因爲不自信,不自信的表現是內心缺乏安全感。

其實怕,是怕愛得不到迴應。

也許,我曾像樂樂那樣深深地表達過愛。也許是這表達出的愛得不到迴應了,久而久之,就不再表達,而是把它藏起來了。

小時候的我,極其渴望媽媽一個擁抱,一句讚美,可媽媽要忙於農活,不懂我的愛的祈求。

於是我的心受傷了,便以哭來索愛,不曾想,哭沒有讓我把愛索到,還讓媽媽不耐煩。從此後,我便收斂了哭。

因爲我知道,哭是不討喜的。

心思細膩的孩子在那樣的年代註定是要受傷的了。父母忙着解決溫飽問題,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他們主要關注的是物質層面上的保障。

至於孩子的心理需求,精神浸養,他們沒精力關注,又或許他們根本沒意識到孩子也有這方面的需求要滿足,因爲他們也是那樣過來的。

這樣的一個我,被忽略,造成的後果是,我特別害怕夜晚,一到夜晚我就做惡夢,惡夢是一個接一個。這樣害怕的我卻不知如何跟媽媽說,也不知道從媽媽那裏尋求保護。

孩子索愛一旦得不到迴應,久而久之,他就會小心翼翼地把心護起來。內裏是一顆沒有安全感的心,沒人保護它,只有自己用殼把心保護起來。

那些長大後向外索愛的人都是小時候用愛呼喚而得不到迴應的。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第3張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第4張

我想到了唐晶。

《我的前半生》已落幕,但大家對唐晶與賀涵最後的結局唏噓不已。

我也心疼唐晶,但我卻讀出了另一種味道。他們之間是註定不會在一起的,因爲他們都不會愛。他們缺乏愛的能力。

唐晶向賀涵索愛,賀涵卻總是沒給出明確愛。

唐晶看似強大,實質內心脆弱如紙。

她需要向外索愛來肯定她的價值,來找到她的安全界線。

這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唐晶曾經說過一句話,賀涵給她的壓力就像,爸媽小時候說爲了高考,暫時不離婚了。如此一來,她連考不好的權利都沒有。

從這句話可以得知,唐晶的童年是缺乏愛的。她明知父母感情不和,也知道父母忍受着痛苦不離婚是爲了她,所以她得一直小心翼翼,連錯也不敢犯。

她要表現得乖巧、懂事,要努力優秀,纔不會辜負父母爲了她表演出的“和諧”。

她是頂着親情的壓力長大的。她的愛是不被滿足的,她外表乖巧、優秀,但內心是極度壓抑的。她與父母的情感是隔離的。

正常的親子關係應該是輕鬆、自由、肆無忌憚的,而唐晶與父母的之間肯定是客氣而壓抑的。

因爲童年渴望的父母之愛得不到,長大後的他們想要逃離心中的無助感,而逃離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表現得非常強勢:我什麼時候都行,我什麼時候都很厲害。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第5張

唐晶和賀涵都是這樣的人。在人前表現出什麼都能解決,唯獨不敢面對自己內在的小孩。他們不允許那個無助的自己出來說:我需要你,我離不開你。

他們怕說了後,如果得不到迴應,就會被拋棄,他們不想再試這種被拋棄的滋味了。

所以唐晶極其在意賀涵對她的真心。羅子君說她有感情潔癖,這潔癖其實就是對感情的不信任,而不信任就是來自原生家庭的烙印。

所以她一直在試探賀涵,但賀涵的表現差強人意。

一時爲了她好像什麼都能豁出去,一時卻揹着她搶她的客源。明知唐晶在意他,卻跟別的女人曖昧不清。他種種的表現更加深了她的不安全感。

正因爲唐晶缺乏安全感,所以她猶豫、試探,不敢放開去愛,因此她就算等了賀涵十年,最終卻分道揚鑣。

賀涵也是在童年缺愛的狀態下長大的。

電視劇裏曾經簡略地提到過賀涵窮孩子出身的過去,這也就解釋了他爲什麼如今活得這麼驕傲。他還跟羅子君說過他像平兒這麼大時,媽媽已經不在了。

這就說明了他是在一個殘缺的家庭里長大的,缺少母愛的滋養。

從人生經歷上說,他有足夠多驕傲的資本。但也因爲驕傲,感情成了他的短板。

其實是他不懂愛,不知該怎樣付出愛。面對唐晶的不敢放開的度量式的愛,他也以這樣的沒有溫度,足夠理智的態度去對待唐晶。

其實他是害怕,害怕他的愛得不到迴應,害怕付出了全身心的愛後會失去。他在兩性關係中表現出的強勢其實是童年極度缺母愛的表現。

賀涵與唐晶都沒有成熟的愛情能力。

心理醫生李子勳認爲,想要擁有成熟的愛情能力,必須具備兩種心理能量:

一是幼年與母親形成的深層依戀,這種依戀有助於我們對關係的信賴。

二是五歲前後體驗過的與父母分離的緊張與喜悅,這種分離幫助我們信賴自己。

感覺賀涵是深深把自己保護起來,別人看不見他的脆弱,他似乎不需要別人,他只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安排別人,看見一個弱者在他的幫助與影響下變得更好,他特別有成就感。

其實歸根結底是,唐晶賀涵兩個人的愛情能力很弱,弱的原因是因爲受原生家庭的影響——缺愛。

兩個心裏缺愛的孩子是難以走到一起的。因爲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內心有着充盈的愛的愛人。

童年缺愛的孩子,即使長大了,童年留下創口是依然無法癒合的。心裏有傷的人,表現出來就是沒愛的能力,沒法很好處理兩性關係,容易傷人。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第6張

童年缺乏的安全感和愛,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第7張

心理學家武志紅一開始在戀愛中也是無法處理好了兩性關係,但當他回到原生家庭去尋找原因,便發現問題是出在他與母親的關係上。

小時候,母親對他是客氣而節制的,是有距離少點溫度的母子關係。他渴望與媽媽親密無間,渴望媽媽能多抱抱他,但這些母親都沒有迴應他的渴求。

所以他與母親的關係是隔離的,沒有形成依戀式的母子關係。因此他沒有學會愛的能力。

當他發現他在愛情兩性關係中存在的問題是源於小時母子關係的問題時,他慢慢調節自己,耐心回到內心深處,聽自己的聲音。

當他有意識去調適去改變時,他慢慢找回了愛的能力。

一個童年缺乏愛的人,他們自我認同感不強。他們一般有着冰冷高傲的外表,裏面隱藏着的卻是一顆極其敏感自卑的心。

這種表現其實就是“低價值感”。

心理學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爲,

人的低價值感,來源於童年,由於沒有得到母親或者養育者好的照料,在被忽視中,一個嬰兒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受歡迎、不被認可,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才得不到母親和父親的的愛的迴應。

童年時期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往往影響了長大後我們的行爲模式。我們會對所愛之人抱以期待,潛意識希望在親密關係中彌補童年的缺失

然而,揹負創傷長大的人,更容易將過往糟糕的情感體驗投射到和他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一次次進入傷害的惡性循環中。

每個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有缺陷,時間能讓我們淡忘曾經痛苦,卻無法改變這些經歷在我們人格中投下的陰影,唯有選擇正視並療愈過去,我們才能踏上重建內心的旅程。

去補完童年缺失的品質,讓自己成爲一個更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