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有錢人家的孩子都這麼拼,你家孩子在幹嘛?

有錢人家的孩子都這麼拼,你家孩子在幹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幾天,看到好多人在討論王詩齡微博發佈的一則視頻,視頻內容是,王詩齡全程在用英語做數學作業,而且口語流利,發音標準,讓衆多網友自嘆不如。有錢人家的孩子都這麼拼,你家孩子在幹嘛?

正如王詩齡的那句著名的口頭禪——“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一樣,媽媽李湘一直把女兒當“公主”養,對女兒的投入也一直都很“豪”,從穿衣打扮,到學校教育,李湘不惜重金投入。

王詩齡吃穿有多豪我們暫且就不說了,畢竟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已經可以了。我們就好好聊一聊王詩齡的教育。

王詩齡就讀的是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據網上資料顯示,這所學校的學費標準爲:學齡前66,200-168,000 元;1-12年級168,000-219,200元。

看看這“觸目驚心”的費用,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王詩齡的英語那麼好了吧。

當李湘把女兒打扮得很“貴婦”時,網上不少人說李湘拜金;然而,當李湘砸重金讓女兒上好學校時,這一回,我要站李湘!因爲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在自己承受範圍內,儘量給孩子最好的,沒有一點毛病。

因爲教育是最公平的投資,是普通人翻身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家孩子在玩“王者榮耀”,而別人家孩子在讀書

記得暑假期間,有一次我帶着睿睿去麥當勞歇腳,旁邊坐着兩個小學生,一直在打王者榮耀,而且聲音特別大,嘴裏不斷喊着“上啊,我馬上就到!”“我靠,又特麼死了,會不會玩?!”聲音很讓人反感,但又無可奈何。

有錢人家的孩子都這麼拼,你家孩子在幹嘛?

而當我一轉頭,看到了角落裏坐着一個小女孩,大概三年級左右的樣子,正在低頭專心致志的看着書,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外界雜音的影響。那一刻,我彷彿看到女孩身上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過了一會兒,店裏進來了一堆老外,似乎在點餐時出了些狀況,但服務員有點搞不定了。就在這時,我看到坐在旁邊看書的小女孩站了起來,徑直走到點餐檯,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同老外交流了起來,輕鬆解決了剛纔的問題。然後,小女孩又坐回到了剛剛的位置上。

戲劇性的是,沒一會兒,那對玩着王者榮耀的男孩的媽媽,以及小女孩的媽媽都從洗手間回來了。

然後我看到的是,男孩媽媽的第一句話是:“怎麼樣?輸了贏了?你是哥哥,得帶着弟弟點知道嗎?”說完兩個媽媽哈哈笑了起來。

而小女孩的媽媽呢,回到座位後,先跟女兒相視一笑,然後從包裏也拿出一本書安靜地看了起來。

我作爲一個旁觀者,目睹了整個過程,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不同對孩子的影響。

你讓你家孩子玩王者榮耀,可能是你推崇“快樂教育”,而我看到的是,遊戲使得孩子不僅近視了,還讓孩子說話變得很大聲,整個人都變得很急躁。孩子快樂嗎?可能吧,但我相信,那一定是暫時的,因爲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也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你家孩子在王者榮耀,而別人家孩子在用力豐滿自己。你知道嗎?在荷蘭,四歲的孩子就要開始學會到圖書館借書了,而且學校還爲孩子準備了閱讀日誌,鼓勵孩子們以各種方式寫讀後感。

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與努力並不矛盾,誰說努力的孩子就不快樂了呢?

越努力,越快樂

是啊,總有一些家長說,小孩子嘛,快樂成長最重要,每天都開開心心的,無拘無束的,多好。

可我看到的是,沒過個幾年,那些當年說着“快樂至上”的家長,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變成了:你看看你這成績,你怎麼這麼笨?你看看人家誰誰誰……

別光想着看別人家的孩子,你有沒有想過,當別人家的孩子在看書時,你可能在讓孩子看電視;當別人家的孩子在練字時,你可能在讓孩子打遊戲;當別人家的孩子在發展興趣愛好時,你家孩子可能在呼呼睡懶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間的差距,就是在這一寸寸光陰中產生了。當你縱容孩子在浪費時間時,別人家孩子卻在努力向前衝。

記住,努力不等於賣命。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完全不影響他享受美好的童年。相反,越努力,孩子可能收穫的就越多,就越能體會到成就感。而這份成就感,會帶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的動力,讓孩子想要更加的努力,然後再獲得更大的動力,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使孩子越來越好。

當我們在“得過且過”的狀態中生活時,我們會覺得安安穩穩就是快樂;而當我們生活在一種努力的狀態中時,我們會覺得只有更努力纔會更快樂。

教育的真諦,是尊重孩子

是不是沒錢就教育不好孩子了呢?當然不是!有些家長是很有錢,但是不把錢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沒用;而有些家長雖然不很富有,但是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那教育自然也會給孩子回報。

說到底,家長在教育上投資的多少,決定了孩子與別人家孩子的差距。而這份投資不只是說的金錢,還有父母付出的精力以及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

陪伴也是一種教育。家長可能做不到每時每刻都陪在孩子身邊,但當我們閒下來的時候,省下一些睡覺和玩手機的時間,帶孩子去外面看看更廣闊的世界,聞聞草原的花香,摸摸山腳下的溪水,或者去音樂廳聽一次高規格的音樂會,在農家小院裏燒烤捉迷藏,讓孩子感知世界,分辨善惡,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都比花大錢讓孩子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來得有意義的多。

其實,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也要改一改。爲什麼那麼多人願意把孩子送去國外或者國際學校唸書?不只是想要讓孩子學好外語這麼簡單吧?

睿媽一個親戚家孩子,從小在德國唸書,從幼兒園開始,就幾乎不學什麼知識,但是老師會身體力行,比如請孩子幫忙泡茶,做些小手工,大部分時間就是玩。小學一年級的任務也只是教會拼寫及20以內的加減法。

家長會上,老師最強調的是閱讀,父母帶着孩子讀。雖然每天上課只有三,四個小時,但是每週卻有兩節體育課,兩節手工課。到了三年級纔開始學英語。

要知道,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可是佔諾貝爾獎總數的一半。我們的差距不是上培訓班的多少,而是對教育的理解,對孩子的尊重上。

逼着孩子上各種補習班,強硬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孩子只會本能地形成排斥反應。家長浪費了錢不說,孩子也浪費了時間在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上。

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只要不是什麼會造成惡劣影響的事,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學習。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愛上他所學的,這樣孩子纔不會感覺到累,而是學習的快樂。

就算是讓孩子玩,也一定要有收穫的玩,比如鍛鍊了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樂高、拼圖等,千萬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遊戲,容易沉迷,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總之,不要讓孩子在最該學習的時候選擇無意義的玩,在該學的時候都不學習,那這輩子也就只剩下荒廢了吧……看看現在的王詩齡,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比你優秀的人都在比你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懶惰?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