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入學,請不要比他們還焦慮

孩子入學,請不要比他們還焦慮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正是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去上學了,這個時候有些孩子會有分離焦慮,那麼作爲家長的你也有嗎?孩子入學,請不要比他們還焦慮!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目送》扉頁上的一段話,說得令每位父母既心酸又無奈。父母給孩子的幫助是無私的,但更應該懂得平衡給予,以及適時放手。

本週有養學院的微課中,心理專家高穎老師,結合她十餘年學生心理諮詢及個案研究的經驗,爲我們詳細解答了:在孩子升入小學之後,家長該如何放下焦慮與過度的關注、過分的期待,合理平衡給予孩子適當適時的幫助?

所謂「適時適當」便意味着:不僅僅從父母自身的角度考慮該什麼時候幫、如何幫,而應多多換位從孩子的角度思考,瞭解他們真正需要的幫助。

· 怎樣幫孩子應對學業壓力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有不一樣的發展目標的。在幼兒園的4~7歲,他們大多通過遊戲認知世界、瞭解自己。而到了7歲之後升入小學,進入學齡期的孩子,更多的需要通過學習而達成學校既定的學習目標。

孩子在學齡期需要爸爸媽媽們注意的是:必須要尊重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個體差異,不要抓住孩子的短處過分苛責,期望趕超他人;而應該去發現孩子的過人之處,加以培養。

孩子入學,請不要比他們還焦慮

幫助孩子合理應對學業壓力,家長需要做到以下3點:

1. 幫助孩子合理看待考試和學習成績

如果不想讓孩子討厭學習,父母最好不要太在意考試成績,更不要用成績來威脅或者獎勵孩子。要和他們明確考試及成績僅僅是學習的一部分,而獲取知識的過程纔是最重要的。

2. 培養良好的校園生活習慣(自理能力)

許多孩子入學以後最不適應的其實不是學習內容,而是生活無法完全自理。家長需要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孩子才能更快適應校園生活、應對學業壓力。

3. 孩子寫作業和學習方法指導

對於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不要干預太多。但要適時指導及培養孩子好的學習方法,諸如思維導圖這類集合圖像化、遊戲化,並貼近生活的方式。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纔會逐步提高,孩子纔有更多自信應對壓力。

· 怎樣幫孩子儘快適應校園生活

1. 儘早找到合適的作息規律

幫孩子準備一個“記事本”,培養孩子認真記事的習慣,回家後每完成一項內容就打個勾。進而培養孩子管理時間、規劃生活的習慣,他們會受益終生。

培養孩子合理安排放學後的時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以“半小時”爲例,可以分別安排不同的項目。父母與孩子可以一同協商、制定時間慣例表,並相互督促執行。

2. 孩子有朋友,上學更快樂

如果想讓孩子很快適應學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儘早幫孩子結交到好朋友。

這樣不僅能幫孩子儘早適應學校生活,也能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爸爸媽媽可以主動結識班裏其他同學的家長,選擇一些志同道合的家庭,和他們建立起一種聯結:放學後的作業幫、讀書會、週末的美食沙龍,甚至是節假日的旅遊團……

有了親密朋友陪伴,孩子的校園生活會更快樂。

教育是有差異性的,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成長爲自己優秀的樣子,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樣。爸爸媽媽們也要放鬆心情,釋放最好的狀態,纔是給予孩子最恰當的教育。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