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多孩家庭,父母如何科學平衡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多孩家庭,父母如何科學平衡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孩家庭,有哪些方法能讓孩子們彼此親近呢?有了一個男孩,再添一個女孩,組成一個“好”字,恐怕是很多家庭都夢想的事。兒女雙全,聽起來就很有福氣。下面來看看怎樣科學平衡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大多數的父母卻並不知道如何讓兩個孩子和睦相處。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家長覺得,要公平地對待兩個孩子,但當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又不自覺地開始“偏心”:

“你是姐姐,這個玩具就先給弟弟,媽媽下次再給你買”;

“我現在忙,你趕緊看下妹妹怎麼又哭了,別老是自己玩遊戲”;

“你看弟弟早就吃好飯了,你怎麼還磨磨唧唧的?”……

自從有了二娃,家裏時不時雞飛狗跳,不是這個哭,就是那個不高興。然而父母精力有限,沒法時刻哄着孩子,只能採取強硬手段,或是呵斥一頓,或是責備幾句。

多孩家庭,到底有沒有解?

培養孩子的手足情

父母一定要記得這一點:你能夠爲兒女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他們建立親密的手足關係。

因爲當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需要兄弟姐妹的平等相待,正如他們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平等相待一樣。而且,極有可能在父母去世後孩子們還要繼續互相陪伴好長一段時間。

如果你有好幾個孩子,那你應該已經對孩子們之間常常發生爭執習以爲常了。孩子們之間每天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些大大小小的爭執。有些孩子很愛鬥嘴,有些則還好。

有些家庭,雖然家裏各個成員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或工作,彼此間相距甚遠。但是當家中有人遇到困難時,他們知道自己能夠依靠的還是千里之外的兄弟姐妹。

那麼,都有哪些方法能讓孩子們彼此親近呢?

1.拒絕接受孩子們之間互相告狀

例如,你可以對孩子說:“姐姐沒有關收音機,是姐姐不對,但是你不應該告姐姐的狀。”這樣做能讓孩子們清楚地知道,你非常希望他們能友好相待、和睦相處。

2.鼓勵孩子們之間相互幫助

例如,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我的數學不太好。你可以去問你哥哥,他應該能幫你。”如果你覺得兩個孩子的關係很好,你就可以一併鼓勵他們。例如,讓他們兩個一起做午餐,或每天輪流出去遛狗等。

3.可以平分父母給的獎賞

此外,還要讓孩子有家庭參與感。例如,趁大家一起吃飯或一起搭車的時間告訴孩子家人的近況。等孩子大一點,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家庭的決定,如到哪裏度假、浴室要漆成什麼顏色等。

另外,父母還要傾全力排解孩子之間任何的敵意或嫉妒,這一點也很重要。

4.讓孩子們同仇敵愾、對抗共同的“敵人”

那誰纔是孩子們共同的“敵人”呢?當然是父母嘍。再沒有其他方法比能在一起抱怨父母更能讓兄弟姐妹迅速發展出親密關係了。

當孩子們一起抱怨父母時,他們彼此之間大大小小的不和都會變得微不足道,而且他們還會變得更加團結一致。

所以,當你下次做出的決定讓所有孩子都很討厭時,不要擔心,因爲你正在幫助他們打造最重要的手足關係。

兄弟姐妹間的爭執是正常的

如果你有幾個孩子,那麼爭吵是最常見的現象了!例如,孩子們會因爲某個電動玩具究竟是誰的,或誰第一個從前門出去這樣的問題而大吵大鬧。這些問題不重要,但讓孩子學會如何爭執,卻很重要,爲什麼?

因爲只有讓孩子知道應該如何恰當地與別人爭吵,他們才能學會如何不和別人發生爭吵。這也是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做到的一點。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長大後更難解決人際衝突。我所見過的那些“天生”的社交高手,都是從小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長大的。

孩子們其實都不太擅長使用一些小技巧來維持人際關係,那麼要學會這些技巧唯一的方法就是和別人起爭執。因爲爭執能夠讓孩子知道,什麼做法能讓別人願意與他配合,什麼做法卻不能。

教會孩子如何自行解決紛爭

手足間的爭吵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妥協與合作,所以父母必須要放手讓孩子們自己面對這些爭執,否則他們不但無法從中學習,還會形成依賴習慣,因爲他們知道一旦爭吵加劇,大人就會出面幫忙解決問題。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擁有成功的人生,那你就要學會沉默,學會等待,學會忍受孩子們爭吵的嘈雜聲。

一旦你真的這麼做了,慢慢你就會發現,沒有了父母的介入,大多數爭吵很快就會自行化解。

多孩家庭,父母如何科學平衡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讓手足間彼此陪伴

獨生子女的父母不僅要承擔父母的角色,同時還需要扮演孩子的好朋友、好玩伴。然而,父母一旦有了好幾個孩子,情況就不太一樣了,孩子在玩的時候,父母總是置身事外。

孩子間的玩樂遠勝過父母爲他們找的好玩的事。但這並不是說孩子們彼此玩樂時,父母絕對不能和他們一起玩,而是說親子間的互動通常會充滿長幼位階,很難像我們想的那樣平等。

一般情況下,要麼父母會想出更多點子,很容易主導孩子的想法;要麼就是父母凡事順從孩子,最終導致孩子無法學會妥協。而孩子們在一起就能平等地玩耍。也許手足間有一方比較強勢,另一方更願意退讓,但是這得由孩子們自己處理。

不要拿孩子互相比較

如果容許嫉妒和競爭在孩子之間滋生,兄弟姐妹之間就無法擁有和諧的關係。

所以,作爲父母,你不能讓其中一個孩子知道,你覺得他在某些方面的表現比其他孩子好。但這也並不表示父母要假裝孩子在各方面都一樣好,這樣就太荒謬了。

父母可以不指明孩子們之間的差異,更沒有必要對不同的孩子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做任何評價。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在美術方面真的很有天分。”但是最好不要說:“你的美術比哥哥好。”畢竟這種說法會讓人覺得你並沒有將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而且也等於在告訴哥哥,他是家裏表現最差的孩子。

當然,你的孩子可能不會這麼想。通常,男孩子比較喜歡競爭,女孩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免不了會有孩子拿些瑣碎的事情來問你。例如,“我畫的圖比她的好看,對不對?”“我可以跑得比他快,對不對?”……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認真考慮一下,千萬不要傷害孩子。你可以說:“這很難判斷。你把那些樹畫得好美,樹葉上的紋路畫得很棒;但是她的用色好看,着色上也有進步。”或者說:“你跑得快一點是應該的,因爲你比他大兩歲呀。”

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育兒之道

孩子的性格不盡相同,所以,以不變應萬變來制訂規則顯然是不恰當的做法。尤其隨着孩子慢慢長大,我也漸漸意識到,某些規則對特定的孩子而言確實是太苛刻了。

我有個兒子,他的髒亂指數是五星級的。但是他對此一無所知,因爲他得了一種怪病,看不到自己所到之處製造的髒亂。所以,家裏的每個人都根本不會奢望他能回頭清理一下,通常都是其他的孩子幫忙收拾的。不過,我仔細想了想,這個要求對他而言,也算是一大負擔了,因爲:

· 他對髒亂視而不見;

· 他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 打掃收拾每天會花掉他好幾個鐘頭的時間。

因此,讓每個家庭成員都遵守這一規則對他而言確實很不公平。

當然,我們沒有讓他逃避責任,只是對他的要求比別人低一點。例如,他必須參與清理的工作。只要他真心願意認真去做分內的事,我們會幫助他來完成。

面對不同的孩子,父母要學會適當調整自己制訂的規則,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順利成長。

不偏心

承認自己偏愛某個孩子其實是父母最大的禁忌。很多人也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你:“父母絕不能偏心。”當然,如果父母能做到公平對待孩子,那是最好不過了。

我認識一位父親,他對自己的孩子很偏心,而且每一次偏心的都不是同一個孩子,但他實在沒辦法控制自己。他說,孩子們都不知道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他最鍾愛的孩子,而他也只是偶爾對某個孩子比較偏心而已。

那麼,如果你偏愛某個孩子,該怎麼辦呢?你可以仔細想想,你是真的最“愛”某個孩子,還是說你只是最喜歡他?也許你只是覺得和他最親近,而這和“最愛他”是兩碼事;也許你對每一個孩子的愛都一樣多,只是你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另外,孩子會隨時提高警惕,尋找線索,看看他們當中哪個是父母最愛的孩子。或許他們會開門見山,直接問你,或許他們不等你開口就自己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答案。

如果孩子們所說的受到偏愛的人不同,那就沒太大問題。但如果每個孩子都認爲你偏愛同一個孩子,不管他們說的是對是錯,你都要好好想想自己究竟給孩子傳達了什麼樣的信號。

儘量以不同的組合方式相處

這條法則既有助於建立親子關係,也能幫助子女之間建立良好的手足關係。

很多傳統家庭(特別是父母 + 兩個孩子的組合)通常習慣同進同出。例如,當父母雙方都休假時全家會一同出遊。但我覺得,家庭成員能儘量以不同的組合方式相處也很重要。

例如:

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和爸媽單獨相處;

一個家長帶着所有的孩子外出;

當其他孩子不在時,某個孩子能獨自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對於有三四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爸媽各自負責兩個孩子,但每次帶的孩子都不同。

這樣一來,家長就能有機會和每個子女培養親子關係。

例如,一個孩子可以和爸爸一起煮飯,然後和媽媽一起散步;另一個孩子就可以先和媽媽一起讀書,然後再和爸爸一起去公園玩。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單獨和爸爸或媽媽一起做自己專屬的事情,那將會成爲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

發掘每個孩子的長處

父母一定要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們各有所長,這一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天分與才華通常與家族遺傳有關。如果某個孩子有音樂天分或運動細胞發達,那其他的孩子在這兩方面應該也不差。但即便如此,當某個孩子技高一籌時,其他的孩子就很難在同一領域取得更高成績了。

這時,父母就要鼓勵孩子去發現自己身上在這一方面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這樣一來每個孩子就都會有發光的機會。畢竟有哪個孩子希望自己長大後變成兄弟姐妹的複製品呢?

孩子之所以有自信,之所以在家庭中有存在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在家庭中能發揮一技之長。

所以,作爲一名育兒有道的家長,你一定要善於找出孩子的長處,尤其要找出那些有利於全家的長處。

不斷地讓孩子牢記“兄弟”和“姐妹”的真正含義。提醒他們家庭的重要,尤其是手足關係的重要。即使學齡兒童也能明白血濃於水的道理。

兄弟姐妹是固有的支持系統。沒有人能像兄弟姐妹那樣瞭解你,開誠佈公地對待你,而在你人生中也沒有多少人能像他們那樣愛你。

在家庭聚會中,在電話裏,在困難時期和家庭危機時,讓孩子們看到你對自己兄弟姐妹的關心,以及對他們的需要。讓他們明白朋友都會有獲得和失去,但兄弟姐妹會是永遠的朋友。

父母們知道該如何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