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新生兒護理 > 帶你去體驗產房生BB

帶你去體驗產房生BB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少爸媽有跑到醫院要生產,卻被醫院趕回家的經驗,究竟有哪些標準可以判斷媽咪是否快要生了,而不必白跑醫院一趟呢?這個部分牽涉到產程的進展,基本上,除了媽咪的羊水已經破了,必須儘快到醫療院所生產之外,一般的媽咪必須先確定已經有規則陣痛的現象,才表示真的要生了,不過,從規則化陣痛到生下寶寶,懷第一胎的媽咪通常需要九到十五個小時左右。除非媽咪有急產的可能,否則當媽咪剛發生規則陣痛時趕去醫院時,醫院通常會請媽咪再多走動、爬爬樓梯,或是回家休息。

帶你去體驗產房生BB

什麼時候進醫院 不少爸媽有跑到醫院要生產,卻被醫院趕回家的經驗,究竟有哪些標準可以判斷媽咪是否快要生了,而不必白跑醫院一趟呢?這個部分牽涉到產程的進展,基本上,除了媽咪的羊水已經破了,必須儘快到醫療院所生產之外,一般的媽咪必須先確定已經有規則陣痛的現象,才表示真的要生了,不過,從規則化陣痛到生下寶寶,懷第一胎的媽咪通常需要九到十五個小時左右。

除非媽咪有急產的可能,否則當媽咪剛發生規則陣痛時趕去醫院時,醫院通常會請媽咪再多走動、爬爬樓梯,或是回家休息。帶你去產房體驗生BB 進入待產室 進入待產室之後,醫療院所通常會爲媽咪做些檢查或醫療措施,近來,在主張人性化生產的趨勢下,有些醫療措施被質疑是否有進行的必要,但醫師們表示,在考慮到媽咪與胎兒的安全性,以及有利產後復原的原則之下,這些措施在多數情形下仍有必要實行,但做法上有彈性空間,會視媽咪的狀況或要求加以調整。

上述的醫療處置,每家醫院的做法多少有些差異,如果爸媽有自己期望的生產環境與過程,應事前多探訪、瞭解不同醫師及醫療院所的做法,來選擇能符合自己期望的生產方式。每個醫師有不同的專業判斷與考慮,讓醫師採用其熟悉的方式來接生,才能把生產的風險降到最低,假使爸媽的生產理念與醫師或醫院不同,若希望改變醫師的做法,反而可能增加生產的風險,倒不如直接更換接生的醫師或環境。 五分鐘痛一次即可待產 通常,當媽咪痛到不行跑到醫院想住院時,醫護人員會進行內診,瞭解媽咪的子宮頸究竟開發幾公分。

通常,當媽咪痛到不行跑到醫院想住院時,醫護人員會進行內診,瞭解媽咪的子宮頸究竟開發幾公分。一般來說,媽咪的子宮頸口開了三公分以上時(醫院會以手指作爲測量標準,一指大約兩公分左右),醫院纔會讓媽咪待產。不過,每家醫院或診所的做法還是略有差異的,有些私人診所在媽咪有產兆時,就可以讓媽咪先到待產室待產。

儘管媽咪無法自行檢測子宮頸張開的程度,但可由子宮收縮的程度來判斷自己的產程進展,基本上,初次生產的媽咪五分鐘收縮一次,而第二胎以上的媽咪十分鐘收縮一次時,就應到醫院待產。 爲什麼醫院會在子宮頸開了三公分以上才讓媽咪待產呢?這是因爲子宮頸開了三公分以上後(即進入第一產程中的活躍期),媽咪子宮收縮的強度與密度都會變高,子宮頸會開得比較快,而在這之前,子宮頸張開的速度較慢,距離生下寶寶的時間較長。

1、 內診 內診的重點在於瞭解子宮頸擴張的程度,讓醫生判斷媽咪的產程進展。所謂的內診,就是醫護人員將手指伸進產道去測量子宮頸擴張的程度,不少媽咪會因爲此舉感到不適,但專家表示,內診是唯一能瞭解子宮頸擴張程度的方式,因此,媽咪需慎選自己信任的醫生來接生,降低生產的不適感。

2、 綁上胎兒心跳監視器 這個儀器的功能在於檢測胎兒的心跳,以及媽咪的子宮收縮強度與頻率。生產過程存在着風險,使用這個儀器能讓醫護人員隨時掌握母嬰狀況,一旦胎兒心跳下降,或是媽咪的子宮收縮狀況不好,就能馬上處理。不過,綁上這個儀器之後,媽咪就無法自由地活動。對此,有些醫生認爲可間斷性地使用這個儀器,而進產房前的最後一個小時則全程使用。亦有醫生認爲間斷性使用存在缺點,一旦出現問題,往往無法及時發現,因此,仍傾向讓媽咪待產後就綁着子宮監視器。若媽咪想要起身走動,或是吃點東西補充體力時,再拿掉儀器,這樣一來就可兼顧媽咪的活動自由與胎兒的安全。

3、 灌腸 灌腸的目的是幫助準媽咪在生產前排便,其用意有幾項: A、 讓媽咪安心用力。生產的用力方式就像在解便,在這過程中,媽咪多少都會解出便來,雖然這些情況是正常的,但有些媽咪會覺得尷尬。若事先灌腸,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B、 如果媽咪有大便卡在直腸裏,多少也會壓縮產道的空間,如果能清除大便,生產可以更順利。 C、 媽咪解出大便時,因爲大便充滿細菌,可能會污染媽咪的產道傷口。灌腸後,部份媽咪雖仍可能在產臺解便,但至少量已經減少了。

4、 導尿 當胎頭下降時,會壓迫膀胱,造成尿液積在膀胱裏,如果膀胱裏積了許多尿沒有排出來,會讓膀胱失去彈性,導致完全解不出尿。另外,如果膀胱中積了太多尿液,也會影響媽咪產道的擴張空間,不利於胎頭下降。因此,在待產過程中,以及上產臺時,醫護人員都會讓媽咪自行解尿或幫媽咪導尿。

5、 打點滴 醫生們均表示,對於一般產婦而言,打點滴主要的目的在於建立一個預防風險的通道,一旦發生危急狀況,醫護人員可迅速地做出適當的處置。醫生表示,生產過程難免有風險,如果出現出血過多,或是子宮收縮不良的狀況,通過打點滴,可以讓醫護人員快速地輸血(因爲在大量失血時,血管會收縮,不易找到血管輸血),或是施打加強子宮收縮的藥物。

6、 剪開會陰 與歐美人種相比,亞洲人的陰道比較小,生產時容易產生不規則裂傷,會提高產後縫合的難度,媽咪也可能失血較多,傷口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癒合,因此,通常會幫媽咪剪開會陰,如此一來,傷口較易縫合與癒合。

7、 備皮 有些醫生會在媽咪待產時就先爲媽咪剃毛稱備皮,有些醫生則等到媽咪上了產臺後再進行,各家做法不同。但基本上,剃的位置是相同的,也就是在陰道口到肛門之間的位置,即會陰,並不會處理到陰道上方的毛髮。備皮的目的是便於縫合會陰傷口,並使傷口較快癒合。 生產環境大公開 談到生產環境,這可是爸媽們最關心的重點之一!在待產、生產中,等待子宮頸擴張的時間可說是最久的,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待產的空間對媽咪來說至關重大呢! 一般的醫院及診所通常會將待產與生產的空間分開,因此,準媽咪通常會在待產室等待子宮頸全開,等到子宮頸全開之後再用力把胎兒推擠到產道,當胎頭露出產道時,媽咪就會被推入產房上產臺進行分娩。

近來有所謂的樂得兒產房(LDR-labor, delivery and recovery)概念出現,主張讓待產、生產到產後恢復都在同一個空間裏進行,讓媽咪降低對環境的不熟悉感,並減少恐懼,同時待產的空間也更溫馨、舒適。這些主張目前也有醫院正在實踐, 樂得兒產房適合採自然生產、沒有任何產前合併症且產程順利的媽咪使用,而媽咪約在子宮頸打開約二到三公分即可入住,產後約需在產房內觀察兩個小時,再轉出樂得兒產房。假使在生產過程中,有需要醫療措施介入來協助生產時,例如使用真空吸引器、產鉗協助生產,或是必須剖腹生產時,就必須移出樂得兒產房。另外,有下列情形的媽咪不適合使用樂得兒產房:寶寶早產或出生後需立即施行急救者、要施行剖腹產者、高危險妊娠、前置胎盤、產前出血、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胎兒窘迫、胎頭骨盆不對稱、臍帶脫垂等。

如果爸媽只是想要有獨立不受干擾的待產空間,並不在意待產與生產的空間是否合一,那麼,許多醫院或診所均設有獨立的待產室,獨立的待產空間中不僅有待產需要的醫療儀器,還附有陪產者的牀,電視、獨立的衛浴設備等。若是考慮到降低住院費用,亦可選擇兩人一間、四人一間,或甚至多人一間的待產空間。

勇敢生產篇 1、用力使胎頭下降 當媽咪的子宮頸口全開之後,醫護人員會教導媽咪配合產痛用力讓胎兒頭部下降到產道,直到露出胎頭。胎頭露出到適當程度時,就會上產臺生產。

2、上產臺 在胎頭露出之後,媽咪與陪產的爸爸都必須穿上無菌腳套、頭套,而產臺上也會鋪蓋無菌單等。此時醫護人員會協助媽咪繼續用力直到完全生出寶寶。

3、會陰剪開 通常在寶寶的頭要滑出陰道時,醫生會在會陰處剪一刀,防止會陰產生不規則的裂傷,另外,醫生也會一手控制胎頭,一手在會陰處施壓,以免寶寶的頭衝得太快,讓傷口裂到肛門。

4、剪臍帶

5、娩出胎盤、縫合會陰 這時候還需要媽咪再用一下力,把胎盤給生出來。爾後,醫生會縫合媽咪的會陰傷口。

6、檢視子宮頸與宮縮狀況 檢查子宮頸的目的在於瞭解媽咪有無裂傷的狀況,並注意子宮收縮狀況是否良好,若否,可是會有產後大出血的危險哦!

7、一次親密接觸 醫院通常會在媽咪產後讓寶寶馬上吸吮珍貴的初乳,這是媽咪能成功哺乳的重要開始哦! 用力如解便纔對 正確的用力方式是在子宮收縮的時候用力把胎兒生出來,且力量作用在下腹部,而不是脖子或臉部。當子宮收縮停止時,可以休息一下,而胎兒的頭部快要出來的時候則要用力哈氣,免得胎頭衝出來的速度過快,使產道裂傷。

許多媽咪在待產時,會不自覺地想要用力,問題是,當子宮頸口尚未全開的時候,子宮頸的擴張度不夠,媽咪即使用力也不能使胎頭下降,除了浪費力氣之外,還可能使子宮頸裂傷,或是傷了胎兒。 生產真不容易,不過,還沒生產的媽咪真的不必擔心,只要瞭解生產過程,產前多進行有助順產的運動並維持媽咪與胎兒理想的體重,生產的難度是可以降低的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