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你介意外人“管教”你的孩子嗎?6類反應請對號入座

你介意外人“管教”你的孩子嗎?6類反應請對號入座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國父母也介意外人對自己孩子的“管教”,Jill Ceder總結出6類不同反應類型的家長。與之相比,中國爸媽更喜歡“中庸”,認爲悅人悅己纔是王道!

你介意外人“管教”你的孩子嗎?6類反應請對號入座

我們經常會在公車上、商店中、餐廳裏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撒潑打諢。就在上週日,我和先生在小區超市買草莓時,看見老闆4歲大的兒子躺在路上歇斯底里地嚎哭,非讓忙得一塌糊塗的媽媽給他畫畫。見狀,我上前又哄又勸,孩子爸爸在一旁非常客氣地讓我們不要搭理他。倘若你碰到類似狀況,會“出手”嗎?反之,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看見自己的娃被“外人”指教,會作何感想?

小編就此,盤問了身邊不少同事和朋友,他們既不願意插手別人家孩子的教育問題,說是“吃力不討好”;同時,也不願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指責和批評,情感上不接受。可見,中國媽媽更“中庸”,悅人悅己纔是王道!

與之相比,Jill Ceder根據美國家庭及父母的心理特點,總結出6類不同類型的家長。中國爸媽不妨對照一下,看看你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更傾向於哪一類?

第一類家長:外人最好別插手!

如果管教的焦點在一些受質疑的行爲是如何影響我們家長和孩子的,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認爲,孩子的問題需要家長解決,而非外人插手,除非這個行爲到了妨礙別人的程度。管教應該跟這個程度有關。我覺得,不同人在管教孩子時的語氣和程度是有差別的,我不喜歡陌生人對我的孩子指手畫腳,更不能進行體罰。

第二類家長:理論接受實際不接受!

理論上講,如果我女兒做錯事,我應該不介意別人批評她。但事實卻是,當真有人批評她時,我感覺很不舒服。我會看他們是如何批評她的,態度很重要,我可不想讓別人對她大吼大叫。但有意思的是,別人那麼一做,孩子就很容易“長記性”,因爲他們從別人嘴裏聽到了“爸爸媽媽的聲音”。

第三類家長:有條件的接受!

在幾種條件下,我能接受別人管教我的孩子。第一,要我們都不在場時;第二,孩子做了讓人一時間無法接受的錯事,比如咬人、破壞公物等;第三,你只要告訴他們哪些行爲不可取就行了。舉個例子,我們帶5歲的兒子在操場上玩,他在那說髒話,有個成人告誡他不要粗口。我們夫妻對此就不會太在意,也不會因爲其外人的介入而情緒低落。如果我的孩子打了另一個小朋友,我會制止他並告訴他那樣做絕對不行!但問題是,陌生人偶爾給出的批評或建議都令我不太信服,特別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一羣陌生人對我們的所作所爲指指點點。

第四類家長:外人“管教”好不好結果說了算!

於我而言,結果比過程重要!我覺得,別的家長跟我們的教育方法有別是非常正常的,孩子就是要學習各種不同的規則,以適應不同的場合。但孩子的接受程度會受到批評者的影響,比如一位空乘勸說孩子和一個愛管閒事的人制止孩子,結果肯定不同。所以,我不敢說外人指教好不好,還是結果說了算!

第五類家長:孩子必須學會接受不同聲音的指教!

我知道朋友批評孩子是出於友善的告誡,而且還說明朋友沒拿我們當外人,會在意孩子的行爲表現。如果是陌生人這麼做,理由充分的情況下我也是能接受的。孩子終歸是要學會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指教和批評的,不僅僅是爸爸媽媽的,還包括老師、警察,社會上的任何人。我覺得成人通過給孩子劃定適當的界限來傳遞一種規則感無可厚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畢竟,父母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見證者。

第六類家長:外人插手多半因爲父母不作爲!

家長對孩子的錯誤行爲視而不見,很容易讓問題升級。因爲,大多數人對做錯事還是很敏感的,而且還好多管閒事。我就發現,當一個小孩對我的孩子又打又推,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舉動時,而他們的父母既不關注也不在意,就在一旁杵着,我會非常生氣、憤怒(好想上去教育一下他們)。

編後語:我猜應該有不少家長屬於第二類,理論上能夠接受外人對孩子的指教,但實際上心裏很難接受和認同。最理想的狀態莫過於第五類家長,讓孩子在不同的指教聲中學會辨別、獨立成長。對於那些沒禮貌沒規則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不作爲纔是令外人想出手管教的真正原因!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