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諾一教你:拒絕別人也能不傷和氣

諾一教你:拒絕別人也能不傷和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前一檔綜藝節目中,劉燁5歲的混血兒子諾一,突然被小美女夏天表白了,隨後諾一的迴應很是巧妙,甚至被很多大人評價爲“最機智的拒絕”。

諾一教你:拒絕別人也能不傷和氣

對很多人來說,拒絕別人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爲直接拒絕怕傷害他,不說清楚自己又難受。有沒有什麼好方法,當你說出了“不”,既維護了自己的利益,而又能使別人樂於接受呢?《生命時報》請心理專家來教你聰明的說 “不”。

受訪專家

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汪冰

北京大學臨牀心理中心辦公室主任 林紅

學會說“不”提高快樂感

“想更快樂嗎?請大膽說不。”近日,美國《魅力》網站指出,學會“說不”,會大大提高人的快樂感和滿足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要求並不都是我們願意接受,有時候拒絕是更好選擇。

1 勇於說不,效率更高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辦公桌上擺着一大堆要處理的工作,焦頭爛額地打電話、發郵件。這時,同事對你說:“我今天下午有件特別特別重要的事,能麻煩你幫我做一個計劃嗎?”我們雖心有不甘,礙於面子卻不得不答應,哪怕自己加班搞定。

來自哈佛大學的積極心理學專家泰勒·本-沙哈爾指出:“我們太忙碌,總想着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事情,從而忽視了體會快樂。”他建議人們簡化生活、學會拒絕。 工作中,要知道自己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對不屬於自己的額外任務勇於說“不”。拒絕他人時,不要急於“倒苦水”,說自己有多忙,可以建議他找上司商量。有計劃地安排工作可能比臨時找人幫忙效果更好。

2 真誠說不,感情更深

人人都想人緣好,朋友心情不好時陪聊、心情好時陪逛街。偶爾這樣,有助於增進感情,但次數多了,難免會覺得耽誤時間,有苦難言。其實,關係越好的人,越要真心相待,不必擔心拒絕親朋好友之後你的人緣會受到影響,因爲你的真誠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喜歡。

3 拒絕誘惑,身心健康

人們總會遇到一些難以拒絕的誘惑,這時不要猶豫,果斷說“不”。比如舊情人希望再續前緣,而你已有家室;處理一張來歷不明的大額支票;一個承諾待遇優厚的公司在沒簽聘用合同卻要你跳槽時等。

4 果斷拒絕,健康成長

父母面對孩子,常會處於兩難的境地:滿足孩子的要求覺得太溺愛了;不滿足寶貝哭哭啼啼又挺可憐的。心理學家提醒您,父母對孩子一定要有原則。當孩子玩危險遊戲、打罵他人、索要貴重物品等不良行爲出現時,要堅決制止,迅速說“不”。

5 對自己說不,心情舒暢

不敢拒絕,通常是出於好面子、怕得罪人的心理。這樣的人怕得罪別人,同樣也怕得罪自己,對自己要求很高,給自己一種什麼都要做到、要做好的心理暗示。

事實上,人的能力有限,該放手時要放手,試着告訴自己“這事我自己可能做不了”,尋找他人幫助,會讓自己得到更大收穫。

拒絕他人講技巧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對不愉快的事都想避免。因此,拒絕別人時要講究方式,同時照顧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1 要尊重

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真誠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性格某些方面不是很般配,做戀人可能雙方都不合適,繼續做好朋友好嗎?”。這樣,滿足了對方的自尊心,認爲你尊重他,也就比較能接受你的拒絕了。

2 要共情

直接、生硬地拒絕別人,容易使對方產生牴觸心理,一開始就站在了與你對立的立場上。但是,如果首先從他人的角度考慮,那麼對方也許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

比如可以這樣拒絕領導的任務,“經理,我知道這一段公司業務繁忙,您也操心很多。但這項工作真不是我的專長,我怕做不好,耽誤時間不說,還可能給公司造成損失,我希望能在我的專長方面爲公司做出貢獻。”

3 要講技巧

注意巧妙運用語言和身體語言。與對方進行視線接觸,不使用指責質問之類的語氣,如 “爲什麼偏偏讓我做?你不會找別人嗎?”要用和緩的語氣,把拒絕的理由和自己爲難的情緒表達出來。

不開口也能拒絕

嬰兒就會把頭轉向一邊,向大人表示拒絕。表示拒絕的身體語言信號非常豐富。學會識別它們,有助於準確把握對方心理。

表情說“不”。多數人習慣用撇嘴、聳鼻子、皺眉頭等表情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厭惡和拒絕。前兩種表情屬於本能反應,從嬰兒時期就存在。如果厭惡到反感生氣,人們通常會皺起眉頭。

手勢說“不”。擺手是最常見的表示拒絕的手勢。此外,人們還會雙手向外推表示拒絕或防禦。如果雙手外攤,則表示無可奈何或不感興趣,“沒辦法,雖然我不接受,就這樣吧”。

身體說“不”。轉頭或轉身是表達拒絕的常用動作。攤手、撇嘴、聳肩三個動作連續發生同樣代表否定。雙臂交叉抱在胸前是另一個表示拒絕和防衛的經典動作。世界盃比賽中,大家會頻繁見識了這一動作。裁判做出判決後,如果有球員試圖辯解,裁判通常立刻將雙臂抱在胸前,意思是“你不需要跟我爭辯了!”

當無法徹底拒絕時,不妨適當折中,部分地接受對方的要求,同時提出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從而互相尊重,收到雙方都比較滿意的效果。

4 實在無法拒絕,不妨往積極方面想

實在無法拒絕時,不妨採取“積極賦意”的心理學策略,也就是把消極的事情往積極方面轉化,想想這件事情可能帶來的好處,試着心甘情願地接受。

遭到拒絕別灰心

被人拒絕時,我們會覺得傷自尊,甚至影響自信心和自我評價,被拒絕的經歷久久難忘。對此,專家教你幾招擺脫困境。

1 換位思考

回想自己是不是也常常拒絕別人,或者嘴上沒說但心裏也不樂意?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那麼反過來也一樣,別人即使某件事情拒絕了你,並不等於他們不在意或不看重你,只是他們真的不願意做。

2 以退爲進

被拒絕後,與其傷心憤怒,不如多問問對方拒絕你的原因,也許是沒時間,也許是沒心情等等。坦誠的告訴對方,“哦,雖然挺意外的,但是我知道你肯定有自己的苦衷,方便告訴我嗎?”瞭解原因纔有努力的空間。

3 放棄拔河

很多人溝通的目的是爲了讓對方聽自己的。事實上,像拔河一樣,溝通是一種雙相控制。 真正的溝通在於雙方交流想法和意見,求同存異。因此,別人拒絕你並不意味着你與他的溝通失敗了,如果溝通的目的只是讓對方說“是”,反而容易因爲目的性太強而遭到對方的抗拒。

4 化整爲零

有了前面幾步的鋪墊,至少被拒絕以後你不會那麼臉紅心跳,無所適從,更不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拒絕後不馬上放棄,這時不妨把自己的要求修改一下。

對方拒絕了你也許只是因爲你的某一部分要求不合理或者難以接受,所以不妨問問對方,怎麼做他才能接受,這不失爲一種坦誠主動的做法。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