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爲何不願進幼兒園?

孩子爲何不願進幼兒園?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年播下的種子,決定成年後收穫什麼樣的果。孩子的自我評價意識會在學前初期(3-4歲)迅速發展,這時的他們更關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爲。也許老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種語氣,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無法逾越的鴻溝。

孩子爲何不願進幼兒園?

幼年播下的種子,決定成年後收穫什麼樣的果。孩子的自我評價意識會在學前初期(3-4歲)迅速發展,這時的他們更關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爲。也許老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種語氣,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無法逾越的鴻溝。

“媽媽,你別走,我不想進去。”3歲的高原(化名)哭着拽住媽媽的衣角,死活不肯走進幼兒園大門。終於,在媽媽連哄帶勸下,小高原臉上掛着淚珠,一步三回頭地走進了幼兒園。

每到開學時,這一幕場景在很多幼兒園門口上演着。這看似平常的場景,是否隱藏着某些被我們忽略的信號?童年時打下的烙印會給孩子將來的性格造成哪些影響?又是哪些原因讓他們不願走進幼兒園大門呢?記者採訪了多名在幼兒園讀書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

幼兒園條條框框太多“我們幼兒園不讓隨便說話。”5歲的曹爽(化名)說,他所在的幼兒園規定了什麼時候能說話、什麼時候不能。“有一次,我午睡起來穿衣服時,叫了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就被老師批評了。老師說穿衣服時不能說話,否則會穿得慢。”

此外,曹爽所在的幼兒園還有這樣的規矩:每天下午5點以後不能上廁所。“有時,我剛把孩子接出幼兒園,他就嚷嚷着要上廁所。一問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已經憋了好久了。”曹爽的父親有些氣憤,“因爲老師要在5點前打掃廁所,等家長把孩子接走後,他們就能直接下班了。可5點以後,孩子通常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見到家長。我覺得,對小孩來說,這個要求實在過分。”

體罰現象仍然存在3歲女孩坤坤晚上臨睡前,媽媽幫她洗屁屁,可她一蹲下就叫腿痛。詳細詢問之下,媽媽才知道,白天坤坤和幾個小男孩子趁老師不注意,溜到教室外去玩,老師把他們找回來後罰他們一起做下蹲運動。坤坤說:“我不喜歡老師了,再也不去幼兒園了。”

對一些成年人來說,幼兒園體罰也帶給了他們很多陰影。一位家長說:“當年我經常被關小黑屋,上課說話要關,吃飯慢了也要關。”另一位家長則說:“老師稍不順心就捶我們的後背。”

曹爽還說:“有的老師也會板起臉,一看老師這樣,我就害怕。”

在幼兒園總得不到重視4歲的芳芳(化名)這幾天正在爲上幼兒園的事跟父母鬧彆扭。每次一提去幼兒園,她就一臉不樂意。問及原因,芳芳支吾了半天說:“老師上課問問題,讓我們舉手回答。她問的我都會,可我舉了好幾次手,老師都不叫我。還有,我們吃飯前老師會叫小朋友擺碗,可是最近一直沒叫我擺,老師肯定是不喜歡我了。”

專家:童年經歷影響性格首先,規矩太多可能形成強迫意識。專家認爲,幼兒園的各種規矩是必要的。通過各種規矩讓孩子養成遵守社會規範的習慣,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有利。但規矩要人性化,否則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活力,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長大後形成強迫意識。因爲老師通常只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必須做什麼,卻很少說明要這麼做的原因。

其次,懲罰過度會造就兩種極端性格。由破壞規矩而受到的懲罰也得有度。幼年體罰會給孩子造成兩種影響:一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對老師的管教死扛死頂,使矛盾不斷激化。二是形成自卑心理。如果孩子本身比較柔弱,老師的批評會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破罐子破摔下去。這樣的孩子上學後,往往都會成爲問題學生。

最後,得不到重視會讓孩子逃避責任。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孩子最恐懼的就是不被重視。最初,孩子可能會做些極端的事,想要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如果徒勞無功,他就會選擇逃避責任。

專家們一致認爲,幼兒園必須加強自身管理,做到能爲孩子的心靈提供一個安全地帶。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