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幫助幼兒生活規範的十條法則

幫助幼兒生活規範的十條法則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溫柔的對孩子說話用心、認真的愛孩子,每個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爲困擾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納說:“沒有愛,沒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愛,什麼事都可爲。”

一.愛溫柔的對孩子說話用心、認真的愛孩子,每個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爲困擾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納說:“沒有愛,沒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愛,什麼事都可爲。”

二.以身作則從自己開始認真的使自己成爲值得模仿的人;同時用心以愛,以真誠,以參與,以喜樂工作的態度面對周圍的大人、小孩與環境;努力將抽象的想法與概念轉化成看得見的行爲呈現。

   三.規律的生活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於兒童時期規律、和諧的日常生活環境。強調以規律、反覆的生活健康幼兒的身體、培育幼兒清楚的時間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建立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四.簡單、正向、積極的語言對幼兒的違反常規大人應該做的事是:以簡單的語言請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爲,並且,同時指引他做對的事。

   五.教他,不要罵他;說故事,不要說教幼兒尚未發展傾聽的能力。心理輔導員從來不對一個沒有意願坐下來傾聽自己及別人說話的人諮商。如果大人對聽不懂或不能聽的孩子說理、說教,會形成教導兒童耳朵關閉,使他學習不專心。行爲困擾的潛在原因多半來自說教,說教甚至還會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擾。大人過多的要求注意力、講理、判斷、批評、說教,往往使孩子內心經歷不滿,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離自然成長的路徑,造成欲蓋彌彰,不良行爲的結果。   

六.監控自己的情緒與動作小心的不做、不說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不忘與幼兒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幼兒的偏差行爲,需要的是教導,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樣生氣的。人的相處,感覺好壞是互動的結果。孩子有暴力或情緒化現象,很多時候是對某些情緒的學習與反彈。

   七.除了規範三要素(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物品),請給孩子自由。

   八.若必要考慮處罰時,處罰必須與所犯的錯相關連,處罰的目的在於修正行爲,不在給你“苦頭吃吃”,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修正行爲不一定要“吃苦頭”重要的是修正行爲。規範的目的在於引導兒童健康的情緒、道德、精神與思想發展,引導兒童正當行爲的責任感,引導兒童成爲獨立自由的個體。如果幼兒不能負起正當行爲的責任,處罰就成爲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處罰,或只是宣佈一個孩子作錯事,這樣,很少能真正幫助孩子。處罰絕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心,處罰必須具有使幼兒『好起來』的特質,處罰的目標應是彌補錯誤、修正行爲。

九.重視此時此刻,重視孩子的感覺,處理幼兒常規切勿在事後幼兒早已忘記時再處理,一定要在發生問題行爲的當時作修正或幫助。

   十.家校合一的幼兒生活規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孩子和諧的行爲規範的基本要素,老師對家長的尊重也直接影響着家長對學校的態度,和對孩子工作的合作配合。

最受歡迎育兒熱文
幫助幼兒生活規範的十條法則
最萌寶寶趣圖
幫助幼兒生活規範的十條法則 第2張
傻瓜育兒指南
幫助幼兒生活規範的十條法則 第3張
疫苗接種攻略
幫助幼兒生活規範的十條法則 第4張
童裝有獎調查母乳餵養:選擇正確的哺乳姿勢解讀決定寶寶性別的小祕密孩子吃飯問題多 九大禁忌需重視提高寶寶免疫力的10種食物準爸爸飲食決定BB是否聰明寶寶洗頭攻略 讓寶寶輕鬆洗頭髮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