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作爲新手媽媽,除了學習養育知識外,孩子需要給予足夠的陪伴,需要教他一些表達和應對外界事物的技巧;他會慢慢信任你,你和他之間會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他感覺到安全和被保護後,就可以勇敢的探索釋放天性。當然,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比動物更爲複雜。

而安全感的定義,目前也比較混亂,可能是馬斯洛的人類需求說廣爲流傳,把安全感被放在僅次於基本生理需要的位置。所以討論安全感之前,不如先看看如何定義安全感。

什麼是安全感?

準確來說,在兒童心理學研究領域,說孩子有安全感,是指孩子與養育者(一般是媽媽)之間建立起了安全型依戀關係。

依戀關係建立的 4 個階段: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一. 0 至 6 周,前依戀階段。和照料者身體親近,對所有人都很友好;
二. 6 周至 6-8 個月,依戀形成階段。開始區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對前者產生信任感,但在跟媽媽分開時沒有很大的反應;
三. 6-8 個月至 18-24 個月,依戀明確階段。對主要照料者形成強烈依戀,出現″分離焦慮″;
四. 18 個月 - 24 個月後,互惠關係形成階段。開始理解養育者的離開和回來,並且懂得跟養育者談判。

可以看出,2-3 歲前是孩子形成依戀的重要時期(2 歲前尤爲重要)。通過這四個階段,孩子和家長會形成一種持久的情感聯結。這種情感聯結,會變成一種內在的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任的,即使在遇到壓力,他也知道爸爸媽媽會支持自己,有信心去挑戰和解決問題。

但並非所有的情感聯結都是安全型。

有哪些安全感依戀類型?

科學家們發現,不同養育模式會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依戀類型的劃分源自於兒童心理學的一個著名的陌生人情景實驗,簡單說來就是把嬰兒和母親放在一個陌生的情境中看他們之間的互動。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第2張

依戀類型可以分爲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和混亂型,後面三種也稱爲不安全型依戀。安全型依戀就是最佳依戀類型,出於這種依戀關係中的孩子即爲有安全感的孩子。

在安全型依戀類型中,嬰兒在母親在場時,會毫無障礙地積極探索周圍環境,嘗試玩耍各種玩具,偶爾和母親眼神交流微笑,回到母親身邊抱抱,又重新投入到玩耍中,母親離開嬰兒會表現出不安,可能會哭泣,想要找回母親,但是當母親重新回來時,立刻上前求關注,只需要短暫的安撫,嬰兒情緒恢復平靜,又可以繼續玩耍了。

不安全依戀型的孩子,有時怎麼表現的呢:

迴避型的嬰兒似乎完全不在乎母親的存在,表現冷漠,有時會被誤認爲平靜。這種嬰兒被媽媽抱着的時候不是緊緊摟住媽媽,而是一幅漫不經心毫不在意的樣子,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防禦機制,他們已經認爲自己無論如何要求都無濟於事,乾脆放棄了。

矛盾型嬰兒完全無法對周圍的世界進行探索,媽媽在的時候他們擔心隨時離去,媽媽不在時悲傷得難以自已,媽媽回來時渴望被安撫又害怕被拒絕。

混亂型的嬰兒兼具迴避型和矛盾型兩種類型的特徵。

從上面可以看到,即使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和主要照料人分離時,仍然會不安哭泣。孩子是否具有安全感,並不是以分離時的反應爲依據,而在於重新再看到媽媽時,孩子是不是表現得很高興,是不是會主動表達對媽媽的身體親近,是不是希望媽媽給他一些安撫。

數十年的縱向研究發現,幼年的依戀類型極大地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特徵和親密關係。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社交能力更強,更容易與人接近,懂得信賴別人以及讓別人信賴,擁有更高程度的自尊、注意力、正性情感等等。

安全感的形成有一定的關鍵期。出生後大約三年的時間,儘管他不會記住具體的事情,但會記住安全、被安撫、被支持的那種感覺。

如何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雖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千差萬別,我們在基本框架上仍然有規律可循。

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第3張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依戀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安全感的建立開始並貫穿於每天親子間的陪伴與分享。

需要強調的:親子時間的質量更爲關鍵,時間長短並不是最重要的。經常有人問到,職場媽媽陪孩子時間少,會不會影響安全感的建立呢?

現代社會家庭結構逐漸發生變化,有時父母雙方都需要工作.如果孩子白天由其他人照看,但只要父母每天下班後和週末仍然能享有足夠高質量的陪伴,這種模式並不會造成安全感方面的問題。

第二:與他交流,要給孩子更多一些理解。

孩子的表達方式多爲哭泣。但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餓了冷了,或生病了不開心了,理解並滿足孩子的需求比上來就抱更有效。對於還不太會說話的孩子,教會他們一些交流手勢和技巧,可以緩解很多哭鬧問題。

第三:放手與引導。

父母作爲孩子的安全基地,最終是希望他們能自由地探索世界,逐漸和世界接軌。

父母要能夠區分什麼是嚇人的(scary),什麼是危險的(dangerous),看上去嚇人的也許並不危險,比如說孩子開始練習吃固體食物的時候,兒醫會提醒注意區分噎住(choking)和乾嘔(gaging),乾嘔反射看上去很嚇人,恰恰是孩子本能防止被噎住,並不覺得難受。而實際上危險有時並不嚇人,比如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就在默認熟人就是安全的,實際上接近 90% 的兒童傷害都是來自於熟人。父母要能運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引導孩子儘可能多的瞭解探索世界。

除此以外,應該爲孩子建立規則和界限。孩子喜歡規律,而雜亂無章的生活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吃飯睡覺這些每天進行的活動都有固定程序,讓孩子對有所預期。同時也給他立規矩,孩子犯錯的時候,讓其承受直接結果,這樣孩子能更自然的建立起因果關係。

最後:重視言傳身教。

前面我們是從小朋友角度,告訴大人可以如何做。但其實大人的態度和行爲纔是影響最大的。

心理學實驗發現,小孩觀察模仿成年人的行爲非常快,尤其是同性別的。比如小孩看了大人粗暴對待一個娃娃之後,自己也會很快把其負面情緒發泄爲暴力,對待娃娃。這是因爲,孩子善於觀察父母的情緒,父母一緊張或者焦慮,孩子立刻也能體會到,並作出反應。父母如果表現的平靜,愉悅,孩子也會是這樣。爲了保持心態平和,你可以通過做一些必要的知識儲備(主要是兒童發展的一般規律),修正自己對孩子過高預期,尋求一些必要的幫助和協作,最終,減緩自己的焦慮。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