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娩 > 分娩方式 > 剖宮產率緣何“高燒不退”?

剖宮產率緣何“高燒不退”?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位準媽媽都將面臨如何選擇分娩方式的問題,是自己生產?還是做剖宮產手術?準媽媽們你想好了嗎?怎樣選擇適合於準媽媽和寶寶的分娩方式,是大有學問的

剖宮產率緣何“高燒不退”?

能順產何必剖宮呢?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位準媽媽都將面臨如何選擇分娩方式的問題,是自己生產?還是做剖宮產手術?準媽媽們你想好了嗎?怎樣選擇適合於準媽媽和寶寶的分娩方式,是大有學問的。

不管你曾經選擇了何種方式分娩,也不管你是否確定了分娩方式,作爲準媽媽首先要關愛自己,更好地呵護寶寶,堅信醫生的職責與使命是:治病救人。相信自己能適應分娩的生理規律,做一位新時代健康、快樂的好媽媽。

近年來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全國平均剖宮產率已近50%,個別醫院的剖宮產率達到了80%。最新統計表明,2004年北京市的剖宮產率已達到47.92%,遠遠高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標準。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準媽媽強烈選擇剖宮產呢?有多年臨牀經驗的權威專家翟桂榮分析,剖宮產率居高不下既有準媽媽的原因,也有醫生的無奈和社會現實的因素。

剖宮產率緣何“高燒不退”

近年來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全國平均剖宮產率已近50%,個別醫院的剖宮產率達到了80%。最新統計表明,2004年北京市的剖宮產率已達到47.92%,遠遠高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標準。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準媽媽強烈選擇剖宮產呢?有多年臨牀經驗的權威專家翟桂榮分析,剖宮產率居高不下既有準媽媽的原因,也有醫生的無奈和社會現實的因素。

準媽媽十個理由要剖宮

1.“剖宮產的寶寶更加聰明”“剖宮產後體形好”等多年前的輿論誤導,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們對剖宮產就更趨之若鶩。

2.很多準媽媽認爲陰道分娩也要經過“側切”這一刀,痛苦不會比剖宮產小。

3.自然分娩,孩子經過產道時會把會陰撐得很鬆弛,不易恢復,影響膀胱的功能和將來二人世界的和諧。

4.剖宮產只是個小手術,不用擔心什麼。手術單上那麼多可怕的併發症,發生機率很小。

5.年輕準媽媽不願忍受長時間分娩過程中的疼痛,家屬也不願意焦急地等待,乾脆拒絕陰道試產。再加上顧慮陰道試產失敗還要行剖宮產術,與其受“二茬罪”還不如直接手術完事。

6.認爲“花點錢就能解決一切”的思想也促使剖宮產率越來越高。

7.高齡初產者增多,因擔心難產,要求做剖宮產者也隨之增多。

8.患婦科炎症而導致不孕、求助於“輔助生殖”的年輕準媽媽日益增多,因“珍貴兒”而行剖宮產者也隨之增加。

9.準媽媽及家屬對剖宮產的弊端不瞭解,盲目要求剖宮產。認爲現在剖宮產技術高,橫切口較美觀,手術時間短,安全性大。

10.準媽媽及家屬對分娩時間有特殊要求,比如選擇吉利數字。

醫生三個無奈“提升”剖宮產率

1.準媽媽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提高與對分娩的高風險性認識不足,兩者之間不相適應。產科醫師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護,常常處於被指責地位,被迫順從準媽媽及家屬的意願,答應手術而結束分娩。

2.有些產婦及家屬拉關係開後門,甚至對產科醫師施加壓力。來自上級、朋友、熟人的“關照”,使得產科醫師不好直接交待發生的意外情況。

3.準媽媽的種種理由導致了產科醫師掌握手術指徵遠遠脫離了單純醫學指徵的範圍,使剖宮產手術成了所有手術中理由最多、受各種社會因素影響最嚴重的一種手術。

社會六個現實營造剖宮環境

1.我國城市中,初產媽媽所佔比例高達90%,這一社會現狀是造成剖宮產率較高的重要原因。

2.一般來講,在大型的、三級甲等醫院剖宮產的手術指徵控制得較爲嚴格。而在那些規模較小的醫院,由於陰道分娩經歷的時間較長、風險較大,而其新生兒復甦搶救條件又較差,往往手術指徵不太嚴格。

3.一些中小型醫院對圍產保健工作不重視,認爲圍保工作只是簡單的測測聽聽,收益又低,不願投入人力和物力,致使孕期併發症、合併症得不到很好的治療,難產率升高,故剖宮產率相應增高。

4.先進的醫療設備使診斷更加詳實,也增加了準媽媽的擔憂。如B超診斷爲“臍繞頸”、“羊水過少”者紛紛要求剖宮產。胎心監護儀的普及應用使假陽性比例較高,進一步增加了剖宮產率。

5.由於剖宮產率的逐年升高,中青年產科醫師在臨牀中處理各種難產的機會減少,因此產程中發現及處理難產的經驗越來越少、陰道助產能力也下降。而由於剖宮產手術時間短、風險小,乾脆“一刀切”解決問題,久之剖宮產手術成了處理一切困難情況的“法寶”。

6.合理的剖宮產適應證也在不斷增加,過去認爲是剖宮產禁忌的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癇、子癇、妊娠合併心臟病、

糖尿病、腎病等,逐漸改用剖宮產來結束分娩。以往使用的高、中位產鉗已逐步被剖宮產代替,臀位分娩基本上被剖宮產替代。

產前準備
分娩方式
早產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