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培養孩子父母“一個都不能少” 多地給家長“

培養孩子父母“一個都不能少” 多地給家長“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培養孩子是父母雙方的事情,任何一方缺位都對孩子造成影響。近日提請審議的《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以地方法規形式明確提出,父母一方任何一方缺位,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培養孩子父母“一個都不能少” 多地給家長“
網絡配圖

培養孩子是父母雙方的事情,任何一方缺位都對孩子造成影響。近日提請審議的《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以地方法規形式明確提出,父母一方任何一方缺位,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父母缺位令人憂

媽媽帶着孩子去各種培訓班,爸爸在單位加班或應酬;下了班,媽媽還要做飯、照顧孩子,爸爸在家玩遊戲、躺着休息;一次次的校園親子活動,爸爸不知道去哪兒了……

這是近期記者調查中發現的一些情況。當前,一些家庭的父親角色意識不足,缺乏子女教育知識,或者忙於工作、無暇分身,對家庭主要承擔經濟支撐,對孩子缺乏親情陪伴。

“從幼兒園到如今小學三年級,孩子爸爸沒參加過一次學校親子互動活動。”合肥市民郭女士說,無論放學還是上學,孩子爸爸從未接送過孩子,爸爸下班回到家裏,不是玩手機遊戲,就是橫躺在沙發上休息。“幼兒園親子活動多,看到其他爸爸帶孩子,我和女兒很羨慕,給老公提了無數次要求,但都沒用。”

郭女士告訴記者,由於長時間缺乏父女交流,女兒從起初的渴望爸爸陪伴,變成了如今的習慣依賴媽媽,甚至牴觸爸爸的陪伴。

業內專家認爲,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尤其要重視父親的作用,重視父親缺位造成的影響。

記者隨機在一些學校家長羣、小區業主羣發起調查,吐槽者衆多。據江蘇省婦聯等有關部門的調查顯示,在經濟發達的江蘇省,尚且有近50%的家長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約八成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借鑑,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專業指導。

用法律給家長“立規矩”

《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簡稱“條例”)近日提請審議。此前,重慶、江西、山西等地也已經出臺了家庭教育地方法規,爲家長“立規矩”。

條例提出,父母應當共同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義務,不得以離異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一方開展家庭教育,另一方應當予以配合。父母不在身邊的,可以通過書信、語音、視頻等方式與未成年子女保持日常聯繫,定期團聚。

條例還規定了一些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出現的行爲,比如放任孩子輟學,用侮辱、虐待、實施家庭暴力等方式開展教育。這一規定也迴應了頻繁引起輿論關注的兒童遭遇家庭暴力的話題。

面對這種情況,免費指導是一個方向。條例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當依託城鄉社區教育機構、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建立家庭教育服務站點,提供家庭教育服務。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開展家庭教育。

“出臺這樣的地方性法規是一個大趨勢。”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週刊主編楊詠梅認爲,除了立法之外,更爲重要的,是普及家庭教育科學專業的知識。

做不到陪伴就抓住成長關鍵點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父母一方缺位,不能一味苛責,而是要給他們專業指導。專家建議,哪怕做不到長期陪伴,也要抓住孩子成長關鍵點,比如參與畢業典禮、生日等,向孩子傳遞父母雙方的愛。

楊詠梅認爲,如果做不到長期陪伴,可以選擇性地參與孩子成長中的關鍵環節,比如畢業典禮、生日聚會等。比如父親沒法跟孩子在一起,可以打電話、發視頻與妻子、孩子溝通,用行動體現父親的存在感。

成長教育專家、超級育兒師蘭海認爲,孩子10歲左右是分水嶺,媽媽的影響會隨着孩子長大而變弱,父親影響會增大。特別到了青春期,孩子更需要向社會拓展,而媽媽的角色感是更偏內的、偏生活的。爸爸是更面向社會的,這時爸爸角色會給孩子一個有力的社會擴展,孩子對父親的需求就慢慢超過母親。

專家認爲,所有的教育都是在互動當中發生的。父親如果在孩子小時候沒有給予足夠的投入和陪伴,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容易叛逆。

“我們在家庭建設的立法已經前進了一步,十分可喜。”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麗穎認爲,在肯定地方法規積極意義的同時,未來更需要思考如何落實。(程士華 、許晉豫、關桂峯)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