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家長不懂"邊際效應",你對孩子的獎勵,只會讓孩子感覺索然無味

家長不懂"邊際效應",你對孩子的獎勵,只會讓孩子感覺索然無味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也更有信心去解決以後的問題,可是最近慧慧發現,孩子對於獎勵越來越不上心有時候,甚至會說,媽媽你不就是給我這幾樣獎勵嗎?有的家長慣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做事情,而沒有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罰,家長認爲孩子只要接受了獎勵…

原標題:家長不懂"邊際效應",你對孩子的獎勵,只會讓孩子感覺索然無味

慧慧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的用心,每次都會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最開始孩子非常的聽話,得到獎勵之後也會特別的開心。也更有信心去解決以後的問題,可是最近慧慧發現,孩子對於獎勵越來越不上心有時候,甚至會說,媽媽你不就是給我這幾樣獎勵嗎?一點兒心意都沒有。

於是慧慧就加大了獎勵的力度,每次都會買一些特別貴的禮物作爲獎勵,但是慧慧的孩子卻覺得這樣並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反而讓慧慧的孩子慾望更強烈。之前買的那些獎勵慧慧都已經不放在眼裏了,有的只喜歡一會兒,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慧慧也非常的着急,爲什麼孩子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家長不懂

"邊際效應"讓你的獎勵索然無味

邊界效應是指,當一個新鮮的事物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最開始人們肯定會特別的好奇,有強烈的探索慾望,並且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事物的特點,但是如果這個事物總是經常出現那麼孩子就會缺乏新鮮感,也不願意再去深入的研究。事物出現的頻率越多孩子的新鮮感也就越弱,當到達他們的體驗邊界,使他們就會徹底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

家長不懂

可以用獎勵去鼓勵孩子,但要注意這些

1.別隻有獎無罰

有的家長慣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做事情,而沒有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罰,家長認爲孩子只要接受了獎勵做事情就會有動力,如果獎勵總是一成不變,或者是總用一種方式去讚賞孩子。孩子可能就會覺得習以爲常。如果沒有新鮮感的話,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獎勵是他應該得到的,不管努不努力都會輕而易舉的享受到這個獎勵。有的家長還會沒有原則,只要是孩子知道改正也會獎勵孩子,這樣造成孩子總是被原諒,沒有達到了解原則的目的,他們不擔心犯錯,所以對於獎賞也更加的無心接受。

家長不懂

2.別讓獎勵變成了"買賣"

記得有一個短片裏講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兒,無論幫助家裏人做什麼都要有一定的金錢獎勵。比如給爸爸倒杯水,幫媽媽擦個桌子,幫媽媽買個醬油,她都會管家長要抱着,如果家長不給他們報仇,他就會非常的不開心,看你發脾氣,最後家長讓孩子做任何事情變成了一種買賣交易,只有金錢才能能夠換得小女孩的幫助。影片最後,小女孩面對着媽媽住院,哥哥事情忙,他選擇了直接管媽媽要報酬,再去照顧媽媽。這個短句讓人印象深刻。也反映出買賣是的獎勵只會讓孩子陷入物質當中。

家長不懂

3.獎勵別總一成不變

家長可能認爲孩子小就會把獎勵設置的單一,比如一朵小紅花一個小貼紙,可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要求和慾望也會減少。他們會不滿足於小紅花小貼紙的獎勵,可能會要一些玩具或者是書,這個時候家長會認爲他費勁就不滿足於孩子,或者制定了個孩子不相符的計劃,孩子就會發脾氣。所以家長在這裏獎勵的時候,可以每一個階段按照孩子的成長髮育需要去設置,這樣來就可能會更加感興趣,爲了達到這樣的獎勵,自己也會推出更多的努力。

4.別讓你的獎勵變成威脅

家長還會把獎勵變成威脅孩子的手段,經常跟孩子說,如果你達不到我就會把你的獎勵沒收,這樣在孩子看來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東西又被奪回去了,不利於建立孩子的物權意識,同時家長這樣做也會讓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任,認爲家長說話不算話。孩子本身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就不是很透徹,如果家長擅自把孩子的獎勵沒收,他們就會認爲家長永遠把所有的事情都關聯在一起。沒有任何邏輯性,在他們做事的時候他們也會沒有邏輯性。

家長不懂

其實鼓勵孩子的方式很多元化,只是你不懂

1.一個溫柔的微笑

有的時候孩子需要的僅僅是家長一個溫暖的微笑。曾經有一個凍臉實驗,就是將一個小嬰兒放在牀鋪上。兩位家長同時做出不同的表情,一個是有着親切微笑的,另外則是板着臉的這個小嬰兒觀察了一會兒,自信滿滿地爬向了滿臉微笑的家長,懷裏和他撒嬌。可是另外那個板着臉的家長卻一無所獲。這就說明孩子在接收家長語言或者是情緒的時候,他們首先接收到的是情緒,然後纔是家長說了什麼。如果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應該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微笑,孩子可能就會有莫大的動力去解決問題。

家長不懂

2.簡簡單單的誇獎

有的家長覺得只有誇獎的很誇張,孩子才能夠接收到自己對她的讚賞。可是孩子想聽到的是他們具體在哪個方面表現得好,在哪個方面不足,所以誇獎也是有技巧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進步的點,誇他具體的進步點。比如你比上一次更努力了,再或者就是,我看見了你的努力。在這一點上你可以做得更好。

3.當孩子的後援隊

當孩子遇到困難面對失敗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應該讓孩子正確的面向失敗。幫助他總結經驗,當他的後援團,可能這個時候他正需要家長告訴她如何去做,下一步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如何去彌補錯誤。與此同時,這個階段也是指導孩子最好的階段,他們能夠從自身出發找到問題,並且加以改正。

家長不懂

4.一個摸頭或擁抱

我們不單單要在語言上面給孩子獎勵讚賞,同時在身體上和孩子進行互動,一個摸頭或者是擁抱都能夠溫暖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更加堅定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情。在身體的互動當中,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和家長之間的親密關係,就像是又重新鏈接了一樣,這樣讓他們的身體煥發能量。更加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問題。

家長不懂

5.訴說你的期望

面對已經上學的孩子,家長是可以訴說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的,因爲家長的期待是掩藏不住的,家長也可以不必抑制自己的期待,只要想到就可以和孩子說。但是這個期待一定要去提,而不是你應該努力,你應該像誰一樣,而是告訴他們你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標,你現階段的水平是什麼?

根據孩子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這樣孩子的計劃性邏輯性就會更強。比如你告訴孩子這個階段,要達到什麼樣的成績,應該如何去做,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出現問題家長是可以去幫忙。適當的給孩子施加一些壓力,讓他知道,只有有目標感,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