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嬰兒時期,孩子確實對媽媽的需求更大一些。因爲他需要更體貼更周到的照顧。但是當孩子長大一些,特別是4歲以後,他更需要的是多跟爸爸在一起。

原標題: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看了《奇葩說》的一期節目,裏面的有一個辯題,戳中忙碌父母們內心的隱痛:

如果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同意嗎?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父親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呢?

在嬰兒時期,孩子確實對媽媽的需求更大一些。因爲他需要更體貼更周到的照顧。

但是當孩子長大一些,特別是4歲以後,他更需要的是多跟爸爸在一起。因爲爸爸在家庭中,其實代表着秩序也代表着權威。這個時期爸爸的迴應、爸爸的幫助,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孩子們多數時候會視爸爸爲偶像,認爲爸爸很能幹很了不起。爸爸更強壯、爸爸更勇敢、爸爸更有趣、爸爸知道很多媽媽不知道的事情。

男孩子希望跟爸爸學習如何更勇敢,如何承擔責任。女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爸爸的保護,爸爸對她的態度,往往影響了她以後是要“嫁給爸爸這樣的人”還是“一定不能嫁給爸爸這樣的人”。

可以說,孩子對爸爸的需要,以及爸爸對孩子的影響,絲毫不比母親少。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2張

研究表明,一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兩小時的孩子,和那些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六小時的孩子相比,他們的人際關係更融洽,具有進取精神、冒險精神。

我國教育學和心理學專家在調查中表明,那些與父親相處時間較長的孩子,容易從父親那裏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創造意識和想象力,有利於刺激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和自信心。

父親的文化素質對子女的自制力、思維靈活性產生影響。

而父親與孩子的接觸多少也會影響孩子的體格成長。

而現實情況呢,卻是大多數孩子根本得不到爸爸的陪伴!

有調查顯示,每週陪孩子的時間少於5小時的爸爸達50%,每天都能陪孩子的爸爸只有20%。

30位爸爸中,多數人都意識到自己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而且,多數爸爸不清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需要什麼,所以,能主動改變者不多。

當問到30位爸爸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多少時,竟然有50%的爸爸每週陪孩子的時間平均不足5小時。

只有20%的人屬於標準“好爸爸”。他們會選擇回家後耐心地陪伴孩子。

他們會在晚飯後到寶貝睡覺前這段時間,玩點兒互動的小遊戲,或聽他們說說在幼兒園裏發生的趣事,絕不錯過和寶貝的親子時光。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3張

在這一次的辯論中,如晶也講了一個尷尬的故事:

因爲父親從小很少陪在她的身邊,又太傳統,缺乏瞭解和溝通的習慣。

前幾天他去了美國想買點禮物回來送給女兒,但沒有問如晶要買什麼,反而參考櫃員的意見,帶回來了“小孩都喜歡”的冰雪奇緣和小豬佩奇,彷彿忘了自己女兒已經26歲了。

女兒真正想要的禮物,他卻一無所知。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4張

陳冠希早年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件事。

他九歲的時搬到香港,卻得不到父親陪伴,他希望週末跟父親相處,卻只得到“沒有時間”的回答和很多錢。

“我想知道,從他身上知道,怎麼成爲一個男人,怎麼成爲一個紳士。但我所得到的只有錢。”

成龍也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平時很少有機會陪伴房祖名。有一次他抽出時間去接兒子放學,但是在小學校門口等了好久都不見人影。他回去問兒子是怎麼回事。

房祖名低着頭,丟出一句:“爸,我上中學了”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5張

很多人覺得爲了多賺一些錢,當爸爸的少陪孩子一些沒什麼的。但這真不是錢的事情。教育一個孩子,最黃金的時期就那麼短短的十幾年。這段有效期,過了就是過了,沒了就是沒了。

就像是《奇葩說》裏面如晶說的: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一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地變。如果你1到20歲你不看,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6張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7張

說這句話時,近鏡頭裏高曉鬆眼眶紅潤,幾乎要落淚。

奇葩說:“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 第8張

就像龍應臺在一篇文章裏說的:

“等孩子一到了青年時期,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