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便祕是困擾不少媽媽的一個問題。有媽媽問,“寶寶七個月,三四天才拉一次便便,好擔心,有什麼辦法治便祕?” 還好有有經驗的媽媽馬上跳出來安慰:“兩三天很正常啊!只要吃飯香精神好,不用擔心!” 經這麼一說,那位焦慮的媽媽馬上就解愁了。

養娃羣裏經常有媽媽問關於寶寶便祕的事,悠悠媽今天吐血總結了一篇超詳細攻略供大家參考。

你的孩子真的便祕了嗎?

寶寶便祕是困擾不少媽媽的一個問題。在羣裏,有媽媽問,“寶寶七個月,三四天才拉一次便便,好擔心,有什麼辦法治便祕?” 還好有有經驗的媽媽馬上跳出來安慰:“兩三天很正常啊!只要吃飯香精神好,不用擔心!” 經這麼一說,那位焦慮的媽媽馬上就解愁了。

誠然,便祕在兒童中屬常見現象,產生原因也有很多種。但在講治療方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如何正確判斷孩子是否真的便祕了。畢竟,先確定了症狀才能對症下藥。

下面這張圖列出了寶寶出生第一週的排便頻率:頭三天是每天至少1次,第四到第六天是每天至少3-5次。基本上,母乳寶寶在出生的頭六週每天會排便多次。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週以後每天3-5次乃至更多,以及7-10天才排一次便都屬於正常範圍。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再看一組平均值,下圖中顯示:

0-3個月寶寶,分母乳和奶粉餵養兩種情況

母乳寶寶平均每天2.9次,每週5-40次;

奶粉寶寶排便次數相對較少,平均每天2次,每週5-28次。

6-12個月寶寶,每週5-28次;

一到三歲,每週4-21次;三歲以上3-14次。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第2張

上面列出的都是平均範圍,只要寶寶的排便次數在這個範圍內,如無其它不適症狀,媽媽們大可放心。

但也會有一些特例情況,比如有的母乳寶寶可能在頭三個月發生一天排便10次的情況;而有的則偶爾出現10-14天才排一次便——只要孩子精神良好,排尿次數保持在6-8次,便便是軟的,這些次數波動在兒醫看來也屬於正常範疇,媽媽們無需過於焦慮。

在德國,一歲前寶寶超過14天不排便,一歲以上斷奶後一週少於三次纔會認爲可能需要藥物干預。而在使用藥物之前,我們完全可以先在家採取一些措施,下文將會寫到。

判斷便祕的標準

排便次數範圍之所以跨度這麼大,是由於不同個體在飲食結構、環境、運動量、喝水量、消化能力等等各種變量上的巨大差異而造成的。

大家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判斷便祕上,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數值界限。上文提到的排便次數只是一個初步參考,我們很難單純根據排便次數來判斷某個個體是否出現便祕,還需要結合其它症狀才能下定結論。

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狀,說明孩子受到了便祕的困擾:

排便頻率明顯比以前減少;

孩子抱怨肚子疼,腹部摸起來很硬;

拉便便的時候整個人表現出不舒服,甚至哭泣,不願意上廁所;

便便特別乾硬氣味極難聞,甚至含血,排便時抱怨屁屁疼;

脹氣,打屁極難聞,食慾下降;

出現少量乾硬便便拉在褲子裏的情況。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第3張

產生便祕的原因

95%的情況都不是病理性的,最常見的原因有:

運動量太小

飲食不夠均衡,膳食纖維含量太少

喝水太少

補鈣或補鐵過多

牛奶和奶酪攝入過多

服用藥物引起的副作用,破壞了腸道菌落的平衡

過渡情況

其中過渡情況包括:

1. 對於某些嬰兒來說,引入輔食初期會引發突然連續幾天的不排便。

2. 在接受如廁訓練的孩子,從尿不溼過渡到自主排便期間,也可能因爲來自外界環境及內心的壓力而導致孩子害怕上廁所,從而在潛意識中減少排便頻率。

一旦孩子因爲害怕如廁而發生便祕,就容易產生惡性循環——越怕越不想拉-越不想拉越會便祕-便祕後更難拉出來-那就更不想拉了。所以,悠悠媽建議家長在對待孩子如廁這事上,一定要順其自然,切忌把這件成長中自然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訓練,萬一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後續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 諸如進入一個新環境(幼兒園、搬家、旅遊),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等等突變情況,也可能會引起便祕。

器質性的原因較少見,只佔約5%,包括:先天性疾病需要做手術的,這種情況下會在一出生時就發生便祕症狀,而不是之後纔出現。其他腸道方面的疾病需要醫生檢查才能確診,但很少見,媽媽們不要一開始就往壞的方面想哦。育兒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很重要噠。

如何治療便祕?

緩解便祕的辦法可分爲兩種:一種是家庭療法,一種是藥物。在確定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德國醫生一般首推家庭療法;只有在嘗試家庭療法無效,或孩子表現出非常痛苦,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的時候,再考慮使用藥物。


家庭療法

1. 改變飲食

下圖中列出了幾種常見的對緩解便祕有幫助的食物,以及應該忌口的食物。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第4張

多吃:

高膳食纖維水果:首推西梅、杏桃(apricot,又稱黃桃)、梨、桃子、莓類(包括樹莓、藍莓、黑莓、草莓)。此外,水果乾作爲健康零食,也是很好的選擇,西梅乾、黃桃幹、葡萄乾、無花果乾都富含膳食纖維。

有關嬰幼兒便祕,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裏 第5張

市場上可以買到專給孩子吃的西梅泥或西梅汁

酸奶:首選含有益生菌的品種,幫助腸道有益菌羣建設,促進消化。非母乳餵養的寶寶可選擇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大約一到兩週後,寶寶的便便會得到軟化。

全麥食物:食物太精細了膳纖含量就低了,主食其實經常換着吃最好。便祕期間多吃粗糧,少吃精白米麪。

蔬菜與豆類:西藍花、豌豆和豆角膳纖尤高。

亞麻籽和麥麩:可幫助軟化便便。適合一歲以上孩子食用。一天3茶匙亞麻籽或2茶匙麥麩;四歲以上則,6茶匙亞麻籽或4茶匙麥麩。分多次食用,並且需要增加飲水量才能達到效果。

乳糖:乳糖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及有益菌落的生長,幫助軟化大便。母乳中含有乳糖,配方奶中一般也會含有,無需額外添加。一歲以後,可以每天喂1茶匙,效果不明顯的話可增加至2茶匙。如果服用後,寶寶出現脹氣或腹瀉,那就是量太多了!

多喝水:早上起牀空腹喝一杯溫水有助於緩解便祕。保證一天至少6-8次小便。

少吃,甚至忌口:

香蕉。很多人認爲香蕉可以緩解便祕,事實是恰恰相反的!香蕉會導致和加重便祕,排便不夠通暢的寶寶要少吃,如果已經出現了便祕症狀建議暫時忌口。

土豆

牛奶和奶酪要控制量,尤其奶酪,便祕期間最好忌口。

精米麪

烹飪過的胡蘿蔔

甜食類、垃圾食品


2. 多運動

這個很好理解,運動能增加消化系統血液循環,從而促進腸道蠕動。腸道多蠕動,便便也就很容易排出來啦。


3. 營造輕鬆的如廁氛圍

如前文所說,不要讓孩子在上廁所這件小事兒上感到有心理壓力,順其自然最好。


4. 培養良好的如廁習慣

尤其是對有便祕的孩子,家長們可在飯後適當提醒孩子去馬桶上坐5-10分鐘,因爲便祕的孩子腸道感覺容易變遲鈍,可能會發生明明便便已滿,卻感受不到想排便的感覺。

此外,如果發現孩子有玩得太投入而有憋便便的跡象,要提醒孩子,想上廁所的時候就趕快去,不要憋着,大便會越憋越幹,最後形成惡性循環。拉便便的時候,也要一次性拉完再起身,不要因爲急着去玩,還沒完全拉完就不拉了.....(相信我,真的有這樣的熊孩子!)


5. 給孩子做腹部按摩

在肚子上畫圈,幫助腸道蠕動。

藥物治療

如果在試過上述家庭療法之後仍無效,且孩子在排便時遇到極大困難或痛苦時,可求助於藥物解決短期問題。但兒童用藥請謹慎,悠悠媽強烈建議遵醫囑。

瀉藥

適合孩子用的常見成分有聚乙二醇和乳果糖(lactulose)。乳果糖是具有瀉藥性質的合成糖,由葡萄糖和果糖單元組成的二糖。目的在於先疏通被幹硬大便積壓的腸道,減輕孩子的痛苦。

開塞露

塞入肛門軟化大便,促進排便,目的也是解脫孩子一時的痛苦。

鎮痛軟膏

被便祕困擾的孩子常常會出現肛門乾裂流血癥狀,因爲疼痛孩子可能會更加抗拒排便,形成惡性循環。在排便之前,可給孩子塗上鎮痛軟膏(如利多卡因)。

總結

對於便祕,使用藥物只能解一時之需,治標不治本。長遠來看,真正的應對手段還是要從根本上剷除造成便祕的原因,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在飲食上引導孩子多吃膳纖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多運動。如果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排便困難,則父母要檢討自己是否在孩子的如廁問題上給了他們太多不必要的壓力?過於關注孩子的排便?是時候給自己和孩子鬆綁了。

做好了以上這些,相信我們都能擁有一個便便暢通的寶寶噠!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