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賞析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賞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賞析,這是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送別友人裴圖南時寫的組詩中的一首,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賞析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其一

唐-李白

何處可爲別,長安青綺門。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臨當上馬時,我獨與君言。

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

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

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源。

翻譯:

何處是我們分手的地方?我們已經送到這京城的青綺門。

姬揚着其蓮藕般的手臂,把我們招進酒樓醉飲。

當您上馬即將東行的時刻,請聽一聽我的肺腑之言:

您看那芳蘭正被狂風摧折,日邊的樹枝上則聚集着喧囂的雀羣。

您一定記得晉代郭瑀手指飛鴻的故事,而我這籠中之鳥心裏卻充滿了矛盾。

祝您一路順風,穎水源頭將是我們共同的歸隱之地,同歸何必有早晚之分?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賞析

註釋:

⑴裴十八圖南:即裴圖南,李白的友人,生平不詳。因排行第十八,故稱裴十八。唐代風尚,以稱人排行爲高雅。嵩山:五嶽之一,在今河南登封縣北。

⑵青綺門:長安東城最南邊的一個城門,本名霸城門。因其門青色,故又名青城門,或青綺門。

⑶胡姬:唐代胡人酒肆中的侍酒胡女。

⑷延:招呼,邀請。⑸芳蘭:芳香的蘭草。

⑹飛鴻:以飛鴻比喻超脫世外的隱士。舉手指飛鴻,據《晉書·郭瑀傳》記載:晉人郭瑀隱居山谷中,前涼王張天錫派人去召他,瑀指着飛鴻對使者說:“這隻鳥怎麼可以裝在籠子裏呢?”這句表示自己要像鴻鳥一樣展翅高飛,離開長安。

⑺難具論:難以詳說。

⑻“同歸”二句:我們早晚都要離開長安,一起隱居在清澈的潁水河畔。同歸,指一同歸隱。潁水,即潁河,發源於河南登封縣嵩山西南,流經登封四十公里,繞箕山而下,流入淮河。清源,源頭水清。

賞析:

這首詩的開頭點明送別的地點。在朋友臨當上馬,相別即在頃刻之際,詩人含蓄地傾訴了他的肺腑之言。“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這表面上是寫詩人眼前容易看到的景物,但實際上是暗喻心中難以表達的感情。芳蘭摧折,賢能之士偏偏遭遇不幸;鳥雀喧囂,奸佞之臣得志猖狂;風吹、日沒,則是政治黑暗,國勢漸衰的寫照。在知友臨別之際,詩人道出這麼兩句,彼此的心中都很瞭然,而卻包含着很深廣的憂憤。現實既是如此,詩人是這樣來考慮他們彼此的出處行藏:“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手指飛鴻,並不一定是送別時實有的景象,也是暗喻心中所要表達的意思。“鴻飛冥冥,弋人何慕焉”(揚雄《法言·問明篇》)。像鴻鳥一樣高飛,離開長安,固然是對政治污濁的深惡痛絕,同時也還有出於實際的全身遠禍的考慮。“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源”,表明兩人對現實的認識很清醒,歸趨也正相同。“潁水有清源”,既是地理的,是歸隱之地;又是歷史的,更符合歸隱之情。歷史上,著名隱士許由的事蹟影響長遠,也正似潁水的清源不竭。這也就暗含着對裴十八歸隱的讚賞和慰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