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用越少的時間學會越多的技能、知識。只要孩子不排斥的興趣班,通通被安排在孩子的日程表上,不過,當“拼音”和“英語”這兩項興趣班相遇時,家長們疑惑了:“我孩子剛開始接觸拼音,現在又想開始學習英語,二者之間會不會混淆,以至於孩子最後什麼都分不清了?”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我們先將問題的答案拋開,來談談該問題背後所隱含的關鍵詞:語言學習中的遷移現象。

關鍵詞解讀:遷移

AH

語言學習中的遷移理論認爲:遷移是孩子學習到的新舊經驗的整合過程,不過,這個過程是有條件的,它需要新舊知識之間擁有共同要素,以及孩子的概括能力。

遷移本是一種中性的概念,不過,當孩子進行的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或發生有益影響時,我們稱之爲兩種學習之間發生了正遷移現象,反之則爲負遷移。

從這個理論出發,我們能夠預知漢語拼音對英語語音的遷移是必然存在的,孩子在學習拼音和英語兩種語言時可能發生的現象:既會有相得益彰的正遷移,肯定也存在相互混淆的負遷移。

有學者就相關問題做過系統研究,發現:

●在漢語拼音對英語的學習的正遷移現象大多發生在輔音音素,元音音素是個別現象;

●而負遷移現象則相反,大多發生在元音因素,輔音音素是個別現象;

●另外,漢語拼音的陰平、陽平、去聲對英語聲調中的平調、聲調、降調起到正遷移的作用,而上聲對英語語音的降升調起到負遷移的作用。

因此,好的教師能夠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提高英語語音課堂的教學效果。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第2張

拼音與英語之間的關係 1漢語拼音與英語學習目標

漢語拼音是認識漢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也是查閱工具書和用電腦進行漢字輸入的工具。普通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的學習要求爲:

? 正確認讀聲母和韻母,會拼讀音節;

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漢字與漢語拼音的學習同步進行,意在建立兩者的雙向聯繫,使學生既通過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又能借助漢字的發音來學習漢語拼音的拼讀。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第3張

英語在學習要求上以簡單的聽說爲主,不做書寫要求,強調激發興趣與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具體要求爲:

能根據課堂上簡單的英語指令做出反應;

能背誦簡單的英語歌謠,演唱兒童英語歌曲;

? 能就個人、家庭、學校等簡單話題說話;

? 能借助圖片或提示講述英語小故事、編小對話等等。小學二年級纔開始逐步滲透 26 個英文字母的教學,並以兒歌的形式出現。

2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同源

●漢語拼音音序表 26個字母的排序剛好與 26個英語字母的排序相同,書寫也是基本差不多。漢語拼音是在國際音標的基礎上借用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師出同門,有很多相似之處。

●爲方便中國學生的學習,尤其是低齡兒童的辨認,漢語拼音中的聲母都在原國際音標的基礎上加上“ o, e, I ”等幾個韻母,以增強發音的力度和清晰度,降低難度。漢語普通話的音素,可以用國際音標來記錄,而且可以把普通話中的音素更加細緻地區別開。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第4張

孩子的自我調節及區別能力 孩子具有語言學習調節及區別能力

對孩子來說,語言學習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接觸、瞭解,不斷犯錯,然後又不斷修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身所表現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很強的自我區分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譬如,著名作家龍應臺是中國臺灣人,其丈夫是德國人。龍應臺自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對孩子說中文,而孩子的父親則對孩子說德文,龍應臺本人與丈夫交流時則用英語。結果,在他們這個家,奇蹟出現了:當龍應臺的孩子會說話的時,從一開始就伴隨着一種能力,即孩子完全能夠區分何時該講何種語言—他跟媽媽在一起時,就會說媽媽講的那種語言;跟爸爸在一起時,就會說爸爸講的那種語言。龍應臺在其作品《孩子你慢慢來》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家裏來了訪客,若是西方人,安安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就是德語;若是東方人,他第一句話就是普通話。好像腦子裏有幾個按鈕,見到不同的人就按不同的鈕,絕對不會錯亂。”這段文字充分印證了這樣一個事實: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孩子有着極強的自我區分能力。

拼音和英語同時學會混淆嗎? 第5張

其實,對孩子來說,同時學習英語與漢語拼音,與龍應臺的孩子同時學習中文和德文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我們可以把漢語拼音比作媽媽的語言,把英語比作爸爸的語言。在孩子學習英語時,老師會跟孩子強調:在英語課堂上,看到字母A時要說【?】;在漢語課堂上看到字母A時要說“啊”,這樣,孩子開始時可能會混淆一兩天,但是不用擔心,給孩子們一點時間,他們通過自身所具有的自我調節和自我糾正能力,自然會區分開英語自然拼讀與漢語拼音字母,同時,他們也會清楚地記住,在英語課堂上,A要說【?】;在漢語課堂上,A要說“啊”等等。當他們分別進入到這兩個系統中去學習時,其實並不會發生什麼混淆,正如龍應臺的孩子知道和媽媽在一起時要說媽媽的語言,和爸爸在一起時要說爸爸的語言一樣。

孩子會放到大環境中加以區別

從實際應用方面而言,無論是漢語拼音,還是英語字母,它們都不是完全孤立地存在與出現,而是出現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環境中。當某一環境出現時,孩子首先受到這種環境的影響,自覺不自覺地把拼音或字母放在這個大環境中,進而加以區別,而不至於混淆。就好像同樣的阿拉拍數字,在數學課上讀作1,2,3(yī,èr, sān);在音樂課上,就要讀作1,2,3(do remi),英語課上又要讀作1,2,3(one, two, three), 數學教師不會對學生說1(do)+2(re)=3(mi), 音樂老師也不會指着五線譜讓學生唱1,2,3(yī,èr, sān)。生活中,孩子們也不會出現分不清楚的現象。

所以,家長們也打消拼音與英語學習可能會相互混淆的疑慮了,不過,需要再次提醒家長的是,如果想要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提前學習拼音或者英語,一定一定要找擁有相關資質的機構以及持有相關資格證的教師,否則,小學老師會告訴你:還不如不學!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