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怎樣的父親,就成就怎樣的女兒

怎樣的父親,就成就怎樣的女兒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比較外向、樂觀、開朗,他的性格中也會有比較豪爽、外向、較喜歡與人打交道的一面。

所以,情緒是可以成爲一種人格品質積澱下來的。而人的性格,則與其將來如何生活、如何在社會立足息息相關。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講一講,父親是如何在性格上影響着女兒們的。

▌“孩子的智商像媽媽,性格像爸爸”爲什麼有道理?

很多身邊的父母這樣問:孩子的智力遺傳於媽媽,孩子的性格遺傳於爸爸——這話有道理嗎?我覺得有一些道理。

在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媽媽常常是事無鉅細的要跟孩子一起去做很多事情的人。從孩子出生到長大,可能都是媽媽在帶着孩子做這個、做那個。

通常情況下,等到孩子大一點兒,孩子就會有更多機會跟着爸爸去見識外頭的世界。及至成年,男孩兒就會跟着爸爸去闖蕩,女孩子就會要出嫁了。在這個過程中,爸爸的性格影響就突顯出來了。

在絕大多數的家庭中,父親都是一家之主。通常情況下,他們不多說什麼,但是他一旦說了,幾乎就是命令式的。爸爸們表現出來的,通常都是比較嚴肅、古板、冷靜,而且非常客觀的一種性格特徵。

在孩子看來,爸爸的世界,是一個更加富有吸引力、更加新奇的世界。媽媽給女兒的愛是表現於外的,無處不在的。

爸爸給女兒的愛,往往讓女兒覺得那是非常有力量的,很深沉的。面對自己生命裏的第一個男性形象,女孩對父親的關注和愛又多了一層特殊含義。

正是爸爸身上那些客觀、冷靜、堅強、責任等品質,告訴我們的女兒,她不必一切都像媽媽一樣——知道這個,對女孩的性格發展很重要。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在新書中論證說,我們在職場中是獲得成功還是失敗,與我們擁有一位什麼樣的父親有關。

可惜,女孩們對父親的在意、關注和親近的期望,和她們內在希望變得更有力量的渴望,很多時候被我們極大的低估。

微信上,經常會有媽媽困惑地問我:“羅老師,爲什麼我帶我姑娘的時間最多,但她還特別親她爸爸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異性相吸”的原理簡直是無處不在,但更重要的是,爸爸給女兒的愛對於女兒來說是非常特別的。

沒錯,爸爸的愛不同於媽媽。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特別喜歡跟爸爸在一起的。尤其是孩子越大,她越能感受到爸爸給她的愛是不一樣的,這種愛也會讓她內心建構一些新的心理品質,並化爲性格的一部分。

怎樣的父親,就成就怎樣的女兒

▌爸爸還會影響女兒將來的氣質和個人魅力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有其各自的魅力和氣質,一個人性彆氣質和魅力早早就顯示了,在青春期前就很明顯了,在青春期基本成型,然後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地完善。

兩種性別的氣質是相互對應的,一方就像另一方的鏡子。而女兒最早的鏡子就是自 己的父親。

如果父親對女兒的着裝、舉止等有關性別色彩的方面,毫不注意或者有所壓制,女兒就會在女性氣質的建立方面落後於人。

如果父親經常適時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女兒就更容易認同和重視自己的性別角色,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女性魅力。

遺憾的是,依然有很多的父親在女兒的成長之旅中是缺席的或者不充分的。

有的父親說不懂得跟女兒相處,其實,即便不能和女兒成爲玩伴,只要能更多地陪伴和關注女兒也是可以的。

有的父親說,自己太忙了,事實上"忙"是相對的,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對父親角色作用缺乏認知和重視。

總之,爸爸一定要意識到自己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有多重要。

那麼,具體而言,爸爸們需要特別注意些什麼呢?我列出了以下五點:

? 小心你對女孩的“成見”——容易養出壓抑、無法走向獨立的女兒

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女孩,生來就特別調皮,好動,比男孩子甚至還要喜歡爬上爬下、瘋跑瘋跳。這讓她的父母很頭疼。因爲,她實在太不像個“女孩子”了!

幸好,這個女孩碰上了一個好老師。這位老師發現了這女孩的體育天賦。

後來,女孩成爲了一名優秀的田徑運動員。那些曾經給她帶去麻煩的特質,最後變成她最大的優勢。

每一個孩子,生來會有氣質類型上的差異。的確很多父母會發現,女孩子似乎普遍會比男孩子更安靜、更多喜歡粉紅色之類。

然而,早有科研結果證明,孩子出生後,對於顏色的取向(譬如我們常認爲的男孩會更喜歡藍色、女孩會更喜歡粉色),並無性別差異。那些差異其實是後天形成的。如此可見,社會陳規的力量更可怕。

比如我親見不少男人們,在家中會無意識地評價:我不喜歡老是嘰嘰喳喳的女人;女孩怎麼能這樣沒規沒矩;你是哥哥,要保護妹妹。

這些話語中傳達出的意思便是:男孩理應是更有力量的保護者,女孩子生來就需要舉止優雅、柔弱、無力、需要保護。

所有這些暗示,其實都會將女孩子推向無助,並讓她們習慣無助。缺乏強有力的自我,長期的影響就是製造出無法獨立的女人,無法用自己的手去主宰自己的生活及至夢想。

父親要捲入,但注意不要“過度”——不正確的捲入,會養出懦弱的女兒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過我這樣一個個案:

一位父親老來得女,尤其疼愛。女兒幼兒,父親出國公幹兩年,回來後爲了補償,更是對女兒照顧的無微不至。

女兒有任何事兒,都找他解決,包括日常瑣碎問題、考大學、選專業、挑男朋友、找工作。

這位父親像是一個大家長,事無鉅細地包辦了一切。他不僅扮演着完美父親的角色,還承擔了母親的職責。這讓女孩的母親變得同樣依賴父親。

如今,孩子三十多歲,未婚,和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有再好的工作機會,她也無法容忍離開家一天。男朋友如果出差不及時給她電話,她就會崩潰,必須要分手才行。

在這個個案中,父親對於女兒所有事情的包辦和代替,不是爲了給女兒更多的愛,而是爲了彌補自己內心的愧疚感。

強勢的父親打造了弱勢的母親,從小爲女兒打下了“男強女弱”的自卑心理,自信心的缺失造成了女兒成年後會遇到更多的挫折,並且缺乏對抗挫折的勇氣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父親對女兒的過分寵愛,造成了女兒自主性、自控感的降低,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和惰性。

總之,父親過於強大,母親的力量完全抵消,容易讓女兒找不到女性的力量。父親的正確捲入,女兒會更勇敢、果斷、樂觀;父親捲入不足或不對,女兒優柔寡斷、懦弱、自卑。

要解決父親捲入女兒成長的“度”的問題,爸爸們要記着一點:在你的家庭中,做一個開明的、呈開放狀態的爸爸,不僅要陪女兒成長,還需要留有足夠空間讓你們的夫妻關係得到滋養。

只要一個家庭中,媽媽扮演一個健康女人的角色,爸爸扮演一個健康男人的角色,他們的孩子就不怕會長歪。

Tips:

如今,全職父親有增多趨勢。據調查發現,全職爸爸在某些城市,比如上海已經達到了40%以上。這些爸爸選擇全職,有一部分原因是爸爸們覺得媽媽的教養方式跟他們不一樣,或者說爸爸們不喜歡媽媽對孩子的控制,所以他們進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還有一部分爸爸,則是爲了躲避工作中的壓力,而選擇了回到家裏去照顧孩子。

我想提醒的是,如果爸爸們帶着自己未解決的問題,去捲入女兒成長中,不一定是好事。但若是真正放鬆地、開放地、發自內心要陪伴孩子成長,那當然另當別論。

有一天,你的小女孩長成大姑娘,請爸爸們跟她保持一定距離,但請不要變得冷漠疏離

有不少父親,他們會在女兒幼時陪她們玩兒,用一種幽默、活躍的方式。他們的遊戲方式有時會顯得有些粗暴,如他們喜歡拋接、倒提寶貝,給寶貝更多的自由,鼓勵寶貝冒險等等。

恰是這種有別於媽媽風格的親子交流方式,對女兒會有特殊的吸引力,讓她感覺更加安全,思路更加開闊,更有力量感,情緒更易得到疏導,從而彌補女兒成天跟女性生活在一起所帶來的不足與缺憾。

但是,所有的育兒知識都會提醒:等到我們的女兒長成大姑娘,父親就應注意與女兒相處的分寸。這讓不少父親待女兒進入青春期後,傾向於嚴厲、苛刻。

父親的這種變化,會讓女兒感受到:自己被自認爲可靠且信賴的人“拋棄”了,爲了適應這種新的關係,會將一部分真實的自己壓抑起來。如此,會有損女孩自信、自尊的建構。

此類做法其實是走了極端。待女兒大一些,父女之間是需要有距離,但不必刻意變得冷漠、疏遠、完全不關注。這是兩碼事。

父親需要和女兒親密有間,以幫助她通過觀察父親對待自己的態度和行爲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認識男女性別角色的之間存在的區別。但是日常與女兒的溝通、家庭親子活動等,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 留意你的原生家庭,是否在“作怪”——不成長的爸爸,會給女兒帶去各種問題

有些爸爸跟我說:“我覺得帶孩子太煩了,孩子一病或者一鬧我就不想理他,我就覺得交給她媽媽算了。”我特別能理解爸爸的這種感受。

實際上,我提出過這樣的一種觀點:我認爲,爸爸有的時候不能夠接納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讓你不愉快的東西,是因爲爸爸自身性格中的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個問題可能也能追溯到爸爸的童年,跟自己的母親,或者父親之間的一些結沒有解開。

譬如,一位微信上的媽媽曾這樣跟我抱怨:

我家孩子爸,常常會對女兒發脾氣。聽不得女兒哭鬧。才1歲多點兒的孩子,他卻總要特別嚴厲的對待。總是批評我太慣着孩子了。

後來溝通過,這位媽媽又告訴我:

孩子爸從小被父母過分寵溺,他自己覺得很不好,所以認爲必須要對孩子嚴厲一點兒才行。

這是一個粗暴的邏輯。曾經自己過分被寵溺,造成這位父親一踏入社會,就備受挫折——在外頭,沒有人會像自己的父母那樣各種無原則容忍自己。闖蕩社會的過程中,他一定會積累大量的挫敗感和負面情緒。

事實上,父親自以爲“對孩子嚴厲是對孩子好”,其實不過是將自己的無助和惱怒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這是在往孩子身上投射自己的無助,只會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 重要的不是你的性格好壞,而在與你是否真心願意陪孩子——只要願意,你的女兒會比你更優秀

談及爸爸對女兒性格的影響,有些爸爸會問我:“我的性格也不好,怎麼辦?我很內向。”

其實這是不必要的擔心。

很多爸爸都有這樣的感受,忙碌了一天,當你想到孩子燦爛的微笑時,可能就忘記了一身的疲憊。爸爸就該下班回來跟孩子好好的、親親熱熱的玩一場。

在這個玩的過程中,爸爸很多情緒上的問題,或者性格上的問題,也會隨之慢慢地有所改變。

不管你認爲自己的性格有多不好,都可以通過跟孩子的互動,在跟孩子的遊戲過程中,慢慢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爲你的孩子現在就給了你一次重新成長的機會,自己可以跟着孩子一起成長,讓自己的性格也變一變,讓自己也活得開朗一些、快樂一點。

爸爸給孩子展現的無論是好的性格,還是不好的性格,都沒有關係。因爲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性格特徵,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爸爸的面孔。

孩子會認爲爸爸是一個真實的爸爸,不是一個遙遠的英雄,或者是對他冷漠不關心的爸爸。

給有這種擔憂的爸爸們一個最簡單的建議,那就是每天給女兒講一個故事吧。

我記得有一次跟新東方的副總裁一起吃飯,晚上十點的時候他跟我說,我必須要回家了,因爲我每天晚上十點半要給我的女兒講故事,這已經堅持五年了。我很敬佩這個老總,因爲他一定要比大多數的爸爸們時間更少、工作更忙。

在“開心”很小的時候(大概是五六個月的時候),我們也會每天晚上給開心講一個故事,不管她睡了還是沒睡。有時候我講,有時候是開心爸爸講。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講故事,這成爲我們三口之家特別快樂的一件事情。有時候開心哭鬧,開心爸會說:寶貝,爸爸給你講個故事吧。然後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當然,爸爸們需要一個過程去實踐,因爲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個體差異性,所以爸爸媽媽用我的方法不代表一定會非常好用,對你的孩子你還要想出自己的方法。如果你也更好的方法,也可以與我交流分享。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