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別逼孩子分享玩具和零食,樂於分享的孩子不是這樣培養的

別逼孩子分享玩具和零食,樂於分享的孩子不是這樣培養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別逼孩子分享玩具和零食,樂於分享的孩子不是這樣培養的

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搶玩具,太丟面子了,但是如果逼孩子分享,孩子不僅學不會,還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

實際上這並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們應該要知道,什麼時候讓孩子學會分享,該怎麼教孩子分享都是有講究的。

爲什麼要讓孩子分享?孩子早晚是要長大、離開嬌慣他們的父母,獨自一人面對社會,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懂得與人合作的道理。

而樂於與人分享,不僅僅能幫助孩子贏得友誼,也能避免他們因爲自私而被羣體排擠,因此早期兒童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教會孩子融入羣體。

在鼓勵孩子學會分享之前,家長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你爲什麼想要你的孩子去分享?

加拿大渥太華的家庭教育指導師 Betsy Mann 說:

很多家長堅持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因爲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他們在其他家長面前會很沒有面子。

同時 Mann 也提到,孩子的分享行爲不應該是被強迫的,「如果爲了讓孩子分享而對他們發怒,孩子們會覺得分享是與訓斥聯繫在一起的」,反而會導致牴觸的情緒。

別逼孩子分享玩具和零食,樂於分享的孩子不是這樣培養的 第2張

學齡前孩子不願分享很正常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家裏有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寶寶就會開始注意一個平時被忽略的玩具。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分享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如何幫助寶寶理解分享的概念,就成了一個難題。

一旦其他小朋友開始玩這些玩具,寶寶就會和他們起爭執,原本歡樂和平的氛圍就會被哇哇大哭和委屈的淚水淹沒。

寶寶有這種現象也不用太擔心,對於大多數學齡前寶寶來說,無法理解「分享」這個概念是正常的。

因爲學齡前寶寶更加願意理解「我的」,反之,他們並不願意理解「分享」這個詞的意思。

Mann 說,「當孩子的社交能力、情感體驗和認知發展增強後,他們自然就學會分享了」。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分享就意味着把東西從其他人那裏拿走。孩子沒有分享的概念,如果他們想要什麼東西,就一定要獨佔。

「分享」其實有不同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教他們分享了。

但這時,家長們經常將「分享」這個詞用在沒有相似性的不同情境中:

讓孩子分享被子:這個不需要輪流使用或者給別人;

分享玩具:需要輪流使用;

分享餅乾:需要給別人一半,並且這一半不會再回來。

這是幾種完全不同的情況,很容易導致孩子理解混亂。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長首先需要意識到這些情況的不同,並且依據這些不同來調整對孩子的要求。

讓孩子學會「分享」的辦法其實可以嘗試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1從小培養:當孩子可以用手抓東西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教他怎樣「分享」了。

你可以和寶寶來來回回地傳遞這個東西,同時說「該我玩啦,該你玩啦」。

學習輪換擁有一個物品,是寶寶學習分享的第一步。

2家長親身示範:可以在家裏和寶寶練習有趣味性的分享。

告訴寶寶如果他抱一下你,你就願意和他分享沙發;

或者在一起吃東西時,商量和他換着吃。

3觀念上的潛移默化:Mann 建議讓三歲及以上的孩子參與合作性的遊戲,但遊戲中不要有單獨的獲勝者。

讓孩子逐漸接受合作的狀態,也能夠提高孩子對於分享的接受度。

4和其他夥伴玩時,帶上計時器:有不止一個孩子要玩同一個玩具時:

要求孩子玩耍一段時間以後,聽到計時器響起,就該把他的玩具讓給小夥伴;

當計時器再次響起時,讓孩子們再次交換玩具。

當然,在實施之前,要記得提前告訴對方家長,以確保雙方都同意這樣的遊戲規則。

這樣可以讓孩子們知道,把玩具給別人並不是永久性的,不意味着自己會永遠失去這個玩具。

5多誇誇孩子吧:每個孩子都喜歡受到誇獎。

1. 鼓勵孩子們維護自己在衝突中的主導權,他們便能少一些與別人敵對的意識。

當其他孩子與你的孩子爭搶玩具時,家長該做的是控制其他孩子動手搶奪的衝動,代之以言語來說服我們的孩子。

2. 當孩子主動的分享時,家長一定要給出具體的讚美,不要籠統的說「真是個好孩子」。

建議家長用這樣的方式來誇獎孩子:

你把小卡車給小明的時候,看到他的表情了嗎?他真的很喜歡這個卡車,你做的真棒。這類誇獎能讓孩子注意到,鼓勵是來自於他的某一個具體行爲,再出現類似情況時,便會傾向於與別的小朋友分享。

別逼孩子分享玩具和零食,樂於分享的孩子不是這樣培養的 第3張

別讓孩子「忍痛割愛」家長們可別覺得只要強迫孩子分享,他們以後就會乖乖聽話主動分享了,在家長的不斷強迫下,孩子們反而不能理解分享的真正意義,還可能會產生一些奇怪的想法:

只要我哭得足夠慘,就算別人再怎麼想要,玩具也是我的;

誰鬧得最厲害,誰得到的就最多;

我討厭別的小孩,他們總和我搶;

我要變得貪心,才能得到屬於我的東西;

總會有人來搶我的玩具,我要時刻準備着。

每個孩子都有保護自我的本能,儘管大部分孩子到 3 歲左右才能理解「你的」與「我的」之分,但他們天生就知道「公平」和「不公平」的區別。

總之,要給孩子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引導爲主,不可強求。

因此,家長們讓孩子學習分享的時候也要記住以下兩點:

不要讓孩子認爲,但凡有人想要他們的玩具,他們就非得忍痛割愛,沒有別的選擇。

不能一味的強求,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很在乎他們的感受和需求的。

聽丁媽一句,就算想要孩子學會分享,也不能着急強迫,用正確的方法循序漸進、以身作則,教會孩子自己分辨怎麼做纔是好的,孩子自然就能理解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