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說什麼樣的話,決定了你扮演什麼樣的家庭角色

你說什麼樣的話,決定了你扮演什麼樣的家庭角色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比方,你下班進門被老公的鞋子絆了一下,你會怎麼表達自己的不滿?

A:你把球鞋丟在這裏,是想害我摔死啊?
B:你球鞋怎麼又脫在這裏?你是不是又喝醉了。
C:親愛的,拜託你把球鞋放鞋櫃裏好嗎?
D:怎麼辦?被你的球鞋絆到了,好痛……

我會選A,因爲我喜歡直來直去外加誇大事實。但是,被球鞋絆到真會摔死嗎?把話說的這麼誇張這麼刺耳他下次就不會亂丟球鞋了嗎?

蔡康永分析道:你說什麼的話,決定了你在他眼中扮演什麼樣的人。如果要扮演歐巴桑,就會說出歐巴桑的話來,如果扮演未婚妻,就應當說出未婚妻的話來,如果扮演美眉,就會說出美眉的話來。

同理,你想扮演怨婦,那麼就會怨婦口吻十足地說:和你說過一百回了,鞋子不要放門口,你怎麼從來記不住?天天跟你屁股後邊收拾,我欠你了啊?甚至可以再怨毒一些:我真是瞎了眼,怎麼找了你啊。

只不過是鞋子沒放好位置而已,如果一味誇張,加上前仇舊恨,真是什麼惡毒的話都可以招出來。遺憾的是,很多夫妻之間的交流方式,就是直來直去,而且摻雜着自己的壞情緒,好像話說得溫和些,就欠缺力度,不足以表現你的毒舌、機靈甚至一針見血,至於說出這種話的後果,管它呢,先爽了再說。

有個妞還曾經和我吐槽,有時候她明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裏,還是跟剎不住閘似地戳到對方最痛的地方。

夫妻之間,真要一言不合升級爲爭吵,絕對可以撒得鮮血淋漓,甚至覆水難收。感情是聊出來的,一句話可以讓人心中一暖,也可以把人傷得透透的,夫妻間不但需要好好說話,還需要智慧地說話,婚後的溝通與交流情況直接決定了你們的婚姻質量。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好好地和愛人說話呢?

首先搞清楚你們到底爲什麼要溝通。

你說什麼樣的話,決定了你扮演什麼樣的家庭角色

我記得多年前讀過的一篇文章,孩子把花盆摔了,爸爸很生氣,媽媽當時是這麼說的,我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養花。

所以,在夫妻交流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你的溝通目的。你說某些話,是爲了解決問題、表達不滿,還是表示關心?千萬不要違背初衷,切記,平等地交流與溝通永遠勝過表演毒舌與刻薄。

其次,不要努力回憶對方過錯並一一做爲呈堂證供。

“你怎麼回事,又亂丟東西,你可不可以不要總是這個樣子?”

“你這人真搞笑,你更愛亂丟好吧?上次不是你的鑰匙找不到了嗎?”

“鬼!你的臭襪子還每次放沙發上呢。”

這個場景熟悉嗎?很多夫妻吵架時都會扯出雞毛蒜皮的陳年舊事,這樣互相指摘對方缺點,努力回憶對方過錯的談話方式,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這種事情上,誰贏誰輸有意義嗎?避免無休止的車咕嚕爭吵很簡單,只要說一聲“好的,知道了”不就OK了嗎?

多讓他說。

大多數夫妻交流都是女人在唱主角,同事的小孩兒生病啦,朋友的朋友中彩票了,今天領導臭臉啦,男人呢,一般“噢”“嗯”,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話說完了。

想好好和他聊天,你不妨找下他的興趣點,想方設法打開他的話盒子。比方,我會向老公請教一些他感興趣的社會話題,他經常有很獨特的觀點,我會受益良多。尤其在我表示讚美後,他就會很嗨。此外,講話有時候需要氣氛,還是以我老公爲例,他酒過三巡,話會特別多,如果想讓他多說幾句話,那麼買上一斤鴨脖或者雞腳擺上桌,備上二兩小酒,你就且聽他說吧。

多說謝謝。

夫妻之間還要說“謝謝”?太客氣太生分了吧。之前我也這麼認爲,可是婚後我發現我公公就特別愛對我婆婆說“謝謝”,尤其是,發現我婆婆的“付出”後。

坦白講,在我公公和婆婆的婚姻裏,我婆婆是付出比較多的那一位,任勞任怨,我公公則比較懶,但我公公很會說話,每次他很認真地說“謝謝”後,我婆婆好像都很開心。

其實說謝謝呢,可以理解爲,我在意你對我的好了,比方,爲我冰好了西瓜,幫我洗了衣服,很多人把他對自己的好和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其實,你的“發現”與“感恩”會讓他非常開心,而你及時表達的感激,會讓他樂意爲你付出。

不要總是說對方“你總是...”。

“和你說過1000次了,拖過地後要涮拖把。”

“又沒帶鑰匙,你總是這樣。”

耳熟嗎?聽過或說過類似的話嗎?

你“總是”、你“向來如此”,我們特別愛給對方扣上“死性不改”的帽子,也許這樣的事情的確發生過兩三次,但是你也沒必要蓋棺定論。你需要的只是對方不再這樣做,完全沒必要說出“你總是”三個總結性的字來。

好好說話,說出來挺容易,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尤其是當你滿腔怒火的時候,這時候更要制怒,如果做不到好好說話,寧肯不說。

當有一天發生了什麼讓你暴跳如雷的事,你不是急晃晃脫口而出,而是在說話前停頓一下,思考要怎麼說的時候,你就已經進入了好好說話模式。

此外,就像蔡康永所說的,話有很多表達方式,你說什麼話,就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你是想做一個怨氣連天的怨婦呢,還是做個知書達理的知性女子?看你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