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文|蘇豔雯

在搜索工具裏輸入“性侵犯”,大部分都是在講女童遭受性侵犯,並且前十頁沒有任何一個詞條是和殘障人士有關的性侵犯報道。

殘障人士不會遭受到性侵犯嗎?

肯定不是,性侵犯的受害者沒有特別的指向,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性侵犯。

只是,至今沒有一個具體報告說明殘障人士遭受性侵犯的數據。但是我們可以看早年美國一個統計數字,心智障礙人士中90%曾經遭遇過性侵犯,當中49%遭遇過多次性侵犯。

如果繼續輸入“性侵犯 殘障”,智障人士被性侵犯的新聞肯定是可以搜到的。只是,大多是在報道17、18歲左右的智障女性被性侵犯,甚少是關於智障低齡兒童的。

如果我們不能防患於未然,從小開始性教育,那麼孩子就可能會面臨性侵害的危險,特別是我們心智障礙的孩子。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第2張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裏面,特殊兒童是容易受性侵犯或性騷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生也會出現性騷擾的行爲,這也是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一部分。

大多數人一般會認爲心智障礙孩子是天真無邪的,認爲他們天生沒有性需要,沒有性發展這方面的問題。

心智障礙的孩子不需要性教育嗎?

很顯然,不是。

有研究表明心智障礙的孩子在性生理的發展大概比普通孩子延遲13個月,也就是說普通孩子後面的13個月特殊孩子也會有同樣的性生理的發展。

我們爲什麼從小就要開始給孩子做性教育?

這幾年我們也接到一些求助個案,和上面百度搜索到前幾頁新聞一樣,這些經歷過性侵犯的心智障礙人士都有以下三點:

缺乏性方面的知識。

我們很多家長在家裏會教孩子如何自理,但是對於最基礎的生理衛生,確實教的太少,太簡單。因爲我們羞於談性,也會出現不好意思去教孩子更多關於身體,關於性的知識。

因此,對於一個心智障礙的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經歷的一切,也沒有能力用語言去準確描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遭受性侵之後的闡述,也只能用“脫褲子”“給糖吃”等簡單字眼,並不利於監護人去發現事件,及時保護。

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性侵犯。

幾年前,我們曾經接到一個個案。十幾歲的智障少女被同村男性性侵,也是到了女生懷孕的時候家長才知道。女生被家長詢問的時候,也並沒有意識到這是性侵犯。因爲加害者給了女生喜歡的零食,並且告訴女生這是愛情,女生甚至拒絕離開加害者。

沒有人給這位心智障礙的孩子教過界限,教過社交距離,哪些身體接觸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身體接觸是要警惕的,哪些身體接觸是要拒絕的,哪些身體接觸是錯誤的。同樣,成人也沒有意識到心智障礙的孩子也有愛情、性的需要。因此,也不會和孩子去談及愛情。

被忽略的需求和被模糊的界限,並不利於一個心智障礙孩子去辨識性侵犯,只是便於談性色變的家長和犯罪難度大大降低的加害者。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第3張

兩年多前,一個語言能力不強的唐氏綜合徵的女孩的媽媽偶然遇到我,向我說起孩子的近況。因爲曾經在週日的課堂上了一年多的性教育課程,效果雖然並不是立竿見影。但是孩子對於自己身體的瞭解程度增加,對於界限和社交距離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

因此,某天她和媽媽坐地鐵,遇到一位男乘客故意蹭到女孩附近,女孩和媽媽說“媽媽,不舒服,換座位”。媽媽說,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家的女兒可以意識到性騷擾的事件,也沒有想過女兒可以提出這種要求。

不懂拒絕。

心智障礙的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服從,換個詞就是——聽話。在家聽話,在學校和在機構要聽老師話,這纔是一個好孩子。這種服從成人的教育,孩子很快就會泛化到服從一切成人。而且這種聽話的後果都是很好的,孩子會得到讚賞和嘉獎。

除了讓孩子一切服從之外,我們還不允許孩子拒絕,表達自己的不願意。如果一個心智障礙的孩子遇到一件自己不想要的事情,在哭鬧着拒絕,一般我們爲了迅速解決問題,我們會採取的策略是:用食物去交換。

因此,原本不願意的事,因爲條件願意去做了——這是交換條件。

5年前,我教的一個自閉症孩子,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一般,是一個非常喜歡吃的糖果的男孩子。孩子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是很明顯的用哭鬧來拒絕。但是當用糖果去交換的時候,孩子則是二話不說就照做的。

如果用一顆糖果,你對這個小男孩說“來,把褲子脫了,給你糖果吃!”我猜孩子可以沒有任何猶豫,爲了糖果就把褲子脫了。

因此當我們在教身體界限和人際交往的時候,有特別跟家長強調這一塊。

一年多後在另外一個場合遇到男孩家長,家長告訴我,他們家孩子現在用糖果是交換不了孩子脫褲子的。這段時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因應這點去進行了調整,不再過多用食物做交換條件以換得一時的聽話,同時刻意去訓練孩子面對喜歡的東西也要學會拒絕。

心智障礙孩子不是不能教,而是要從小教。從小教他們生理知識,界限,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如何拒絕等等,這些都是性教育的範疇。

對於一個心智障礙孩子的性教育,無論如何,至少也要從小教以下幾點:

(1)公共場所、隱私場所的概念
(2)隱私行爲(換衣服、上廁所、洗澡、自慰……)
(3)隱私部位(最後的底線)
(4)拒絕 ? 預防心智障礙孩子的性侵犯,請重複教。

有些家長們會告訴我說,他們都有去買一些書籍參詳,也已經在家裏教孩子,遇到性騷擾/性侵犯事件的時候,要“一不,二跑,三報告”。

但是,事實是怎樣的呢?孩子這樣“教”一下就懂了嗎?

前段時間,一位媒體實習生遭遇性侵。其實當下,這位女孩子也沒能夠馬上意識到這是性侵犯,以及如何應對。

一篇科學報道中提及過,人大腦裏面中的杏仁核偵查到有攻擊行爲,有危險的時候,會立刻通知腦幹停止運動,呈現短暫麻痹。所以,無論是一位成年人或着一位幼童,都是很難在遭遇事件的時候立刻作出反應。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第4張

2005年曾經一項研究指出,在性侵犯的經歷中,高達88%的受害者都會出現這種短暫麻痹。遇到危險的事情,呈現短暫麻痹,這是非常普通的現象。


但是,你或許從電視電影看過這個鏡頭,路人從背後輕拍主角的肩膀,主角立馬一個過肩摔。

你知道,要有這種反射是經過多少的訓練嗎?那些軍人或着士兵,他們遇到攻擊就身體自動保護和反擊的動作是要重複的一遍遍,年復一年的訓練,直到身體可以條件反射。不然,遇到悍匪的時候,他們的性命就在猶豫或者短暫麻痹中丟掉了。

所以,當你決定教孩子如何應對的時候,請和孩子一遍遍的去練習。不然,當事件真的發生的時候,很難要求一個心智障礙的孩子如一個訓練有素的軍人一樣,立刻作出條件反射,做到“一不,二跑,三報告”。


萬一孩子不幸遇到性侵犯,該怎麼做?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第5張
01

遇到此類事件,過後孩子都要做一件事: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向可信任的成年人報告事件。

那麼問題來了,報告事件,向誰報告,怎樣報告?這不是我們成年人一句“你要告訴爸爸媽媽”就解決的。

在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將事情發生的日期、時間、地點,和對方的行爲,話語都記下來。


至於向誰報告,這個可信任的人應該涵蓋些什麼人?

可信任成年人由各個家庭去商議確定,並通知列表上的成年人此事。

可信任成年人控制在3-5位以內。

可信任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位不是親人。

教會孩子對性侵犯說“不” 第6張
02 接收到孩子的報告後,家長們可以做什麼?

讓孩子知道他/她很勇敢,你很高興他/她告訴你這件事情。

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會遇到孩子在遇到一些不合理的事情的時候,不敢去“報告”。後來,我們瞭解到,在孩子同儕的語境中,“報告”是一個負向的詞彙。不乖的、不好的、不對的,纔要去“報告”。

我們都知道報告只是更正式的意思,但是孩子們的認知不一樣。因此,‘報告“,家長們可以換一個詞去說,讓孩子是覺得當遇到性侵犯/性騷擾事件的時候,告訴可信任的成年人是一件極其正確的事情。

因此在孩子真的告訴我們相關事件的時候,請讓孩子知道,他們在做一件很勇敢的事情,很正確的事情,你也非常高興他們願意告訴你這件事。

陪伴孩子,讓孩子相信這不是他/她的錯,不需要爲此承擔任何責任。

上面提及過的那個被同村男子性侵的女生,被家長得知事件的時候,家長總會忍不住說“你怎麼那麼笨,那個人在傷害你!”類似的話。可是,關於性侵犯這件事情,當我們跟孩子說明事件的惡劣時,請不停地強調:這絕不是孩子的錯,她/他不需要爲此承擔任何責任。

尋找專業人士支援。

無論是普通孩子還是特殊孩子,家長都不是性侵犯處理的專業人士。我們能做的,做得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陪着孩子。其他更多的事情需要我們積極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孩子的心理輔導,這件事情不是一個家長可以完成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