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從青春期到結婚,有人教他如何面對“性”嗎?

孩子從青春期到結婚,有人教他如何面對“性”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性的發展會跑在腦袋發展的前面。有些初中生長得很大隻,但心智卻非常幼稚。同時,他們的大腦非常忙碌,像個正在大翻修的房子。如何引導他們重要的性教育觀念?

我們比較容易看到的,可能只是青春期孩子身體上的變化。可是,在這個身體劇烈改變的同時,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快速、更劇烈的變化,發生在青少年的大腦。

但我常形容,青春期的大腦,就像個正在大翻修的房子:他們腦袋很忙、身體很忙、功課也很忙,但我們卻常因爲他們的身體開始長得像大人模樣,而期待他們要知書達禮、要認真讀書、要行爲要端莊。這就好像我們走進重新裝潢的屋子,人家亂七八糟非常忙碌,你卻跑過去跟屋主要茶、要水、要招待、要禮貌。在青少年身心最忙碌、混亂的時候,我們若提出過多的要求與期待,對孩子來說,他真的做不到。

如何替身體和大腦都在“施工中”的青少年選書?

特徵 1. 性生理髮展的速度跑在腦袋前面

對策:多提供孩子優質愛情讀本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性的發展會跑在腦袋發展的前面。有些初中生長得很大隻,但心智卻非常幼稚。所以你會看到,孩子的身體開始發育、有性慾的感覺;可是跟他們討論起愛情、價值或思考時,又會發現他們的想法其實非常幼稚。

因爲性生理的發育,他會優先關心該如何處理自己切身的變化。比方說小男生有天突然發現自己半夜起來夢遺,他該怎麼處理?之後他開始有性慾,有一派父母可能會說,孩子你可以瞭解去探索自己的性傾向,但可能也有另一派的父母會認爲,孩子你要珍惜自己的身體與婚姻,不要跟人家亂來。

孩子從青春期到結婚,有人教他如何面對“性”嗎?

從13歲發育開始到30歲結婚,我們有教他該怎麼處理自己的性慾嗎?假設你要他守貞、希望自己不要這麼年輕就當奶奶,你有沒有告訴他,這17年時間該怎麼辦?根本沒有人在管啊!

像這些細微的事情,其實是孩子每天要面對,但從來沒有人把它當一回事。觀察目前坊間的相關閱讀素材,我覺得都很不貼近孩子真正切身的需求。比如說,孩子怎麼去看待自己的身體?性別教育怎麼去談?對於性慾、愛情跟婚姻所持的態度等等,適合的閱讀文本很不足。

面對青少年,我很強烈建議應該多給一些關於愛情的讀本。雖然我知道許多師長並不推薦,如果這個時候,你禁止他看愛情小說,他可能接觸到就是很通俗的、低層次的愛情素材,他的認知或許僅僅來自電視劇、電影、網絡或小說,但如果他所看所讀的內容,提供的愛情層次,都是隻有某一種水平,那他這一生的愛情層次,不會超越這個水平;若他們有機會,能接觸到類似大水不能淹沒、衆火無法熄滅等高質量情感的作品,那麼所謂偉大美麗的深刻愛情,纔有機會在他內心慢慢生成與茁壯。

特徵 2. 說不出複雜情緒

對策:好故事有助把感覺說出口

我也建議,多給青少年接觸與情緒表達、社會人際相處相關的作品。

當問青少年“你有什麼感覺”時,他們的回答常不脫“很爽”或“很不爽”兩種。其中有沒有並存的情緒?有沒有對立的情緒?有沒有什麼情緒的轉折的變化?他若沒有充分察覺,沒有辦法充分表述,整個情緒就會處於一種朦朧的狀態。

如何讓朦朧的情緒感受,用語言清楚準確的表達出來,是閱讀可以幫忙的地方。除了怎樣適切表達外,學習不要亂表達,也是青少年社會情緒與人際上必須學習的功課。

比方說,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覺得父母好偉大,但進入青少年後,會突然覺得大人很虛僞,他開始發現父母會講一套做一套。父母可能說鄰居的不是,但出門見了那位鄰居,卻又笑容滿面熱情招呼。

孩子是否能先往上一個層次到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再提升一個層次到對他人處境的理解。他如果能夠這樣往上轉,這個孩子就會慢慢變成熟;但若他不能往上轉,一直停留在“這個世界很虛僞”的層次,我們就會培養出一批憤世嫉俗、全世界都對不起我的公民。

特徵 3. 我是獨特的存在

對策:認知轉型,喜愛科幻、穿越情節

青少年大腦在改組,這時他會有一種從絕對、一元、直線思考,轉向相對、多元、批判思考的狀況。他的腦部開始成熟,有自我監控能力,整個形式運思的能力出來之後,他的思考會轉型。他們開始喜歡看那種比較複雜的,什麼柯南之類的、怪異的、有的沒有的推理。

有沒有聽過“中二病”?這是形容他們認定自己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世界上沒有人瞭解我,必然存在着與真實世界並不完全相同的另一個世界存在,只有我能夠感知道那個世界。

爲什麼青少年很能夠接受動漫中異次元、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這是他這個時期發展上很重要的思考特徵。他這個階段的發展,如果得到充分的支持,到青少年階段結束,照理說慢慢就會消失。但若他一直沒得到充分支持,老是被否定,長大之後,這個行爲很可能會持續而成爲缺乏現實感的成人。

最近有部很紅的電影《你的名字》,在日本創下票房直逼宮崎駿影片的紀錄。這部片子最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觀影族羣非常集中在青少年。分析箇中原因,恰好切中了上述我們提到的這些元素

這片子談到友誼、青春的悸動、對性的好奇與期待、對愛情的感覺與想法等。譬如,透過主角每天摸自己咪咪,細緻描繪青少年對身體變化產生的好奇,且它不同於一般於言情小說,還有更深刻、長遠的愛情層次;再者,青少年那種喜歡活在自己世界、尋求自我滿足的獨特言行,在電影裏被充分展現。電影最後,主角救了五百位村民,讓主角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基於對某種正向價值的肯定,我其實可以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大家談少年閱讀,至少應該要了解他們喜歡什麼、想看什麼。然而,若從青春期身心發展的脈絡來看,我們的出版市場對青少年閱讀的支應,其實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